柘城“七台八景”之扑朔迷离青岗台(上)
■主讲人
李树峰,柘城县岗王镇李中口村人,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商丘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商丘市戏剧家协会和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历任柘城县文化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兼剧目创作组组长等职务,现为柘城县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曾创作出版电视连续剧剧本《文天祥》《历史的回声》,历史文献《柘城文史博览》,历史著作《柘城通史》等书籍,曲艺作品曾荣获全国群星创作奖、全省群星奖,第二、三、四、五届河南曲艺牡丹奖等。
■阅读提示
百度百科显示,国内有两地具“七台八景”之说,一为周口市淮阳区的“七台八景”,二便为我市柘城县的“七台八景”。但更主流的观点认为,“七台八景”之说曾甚为流行。商丘古来便盛行“七台八景”之雅,至清代,商丘所属各县都已有一套自己的“七台八景”说词。这些“七台八景”之台,往往是指台基堌堆。市文物局局长刘昭允曾言,“所以至今所能见到的豫东一带的土堌堆,凡称台,不是古代文化遗址,就是古代寺庙基址,或是春秋战国墓葬所在。”本期,李树峰将带领大家把目光转向柘城,去探秘“七台八景”中的历史和传说。
“七台”与“八景”
柘城古代“七台八景”有“七台”与“八景”之别。“七台”是指吴起台、升仙台、明皇台、歇鹤台、青岗台、楚王台、凤凰台;“八景”分别为柘沟春水、白塔晓钟、牛头雪霁、砖桥古渡、心闷暮鼓、远襄晴岚、霸岗烟柳、楚台望月。
既然要说“七台八景”,自然不能绕开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在我国,“七台八景”之说算是一种文化现象。其起于何时,始于何处已无从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文化现象曾经十分流行并且一直保存下来,即使是千百年后的今天仍为人们津津乐道,难以忘怀。
据考证,“七台”往往实有其景,都是当时的文化遗址。但“八景”就不同了,各地的“八景”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属于民间文化,多源于传说。据说在某一时代,“八景”的命名十分流行,当时的文人为了附庸风雅,几乎在各地都找到并命名了“八景”。即便在当时,这些“八景”也仅有少数尚存遗迹,多数“八景”已难觅踪迹,只是文人骚客笔下吟诗作赋的一种素材而已。
探究“八景”之源,最早的当数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中的记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八景”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风物景观,也是人文文化的一种历史体现。后来名胜地多称其景物为“八景”。例如燕京八景、青岛八景、睢阳八景、淮阳八景,还有柘城八景等。
古人所称“八景”之中的八处景物,常常是某一名胜地著名景物的集合,并符合历史和人文的属性与特征,集中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八景”的选择和命名也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如部分城市曾进行过“八景”的评议和更新。流风所及,难免会有滥竽充数的现象出现,但这始终不失为一种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现象。
“七台八景”起源
查阅这些诗人,乔如陵是明代万历年间(年—年)的贡生,曾任归德府通判及柘城知县;李本固是万历八年(年)庚辰榜进士,曾任南大理寺卿、归德府知府;林而兴在万历年间任柘城县教谕;张云鹤在万历年间任柘城县训导。王廷俊、王大壮、钟敏三人没有查到来历,但他们的诗既然被光绪版《柘城县志》列为明代,与李本固、乔如陵等人列放一起,想必也是同时代人。可见,在明代末期,至少在明代万历年间,柘城“八景”之说已经形成。
但需要说明的是,柘城的“七台”在当时有其景,且为当时名胜。但后来由于保护不善,一些遗址已荡然无存。至于“八景”,多基于民间传说,牵强附会,有的地方在当时已无遗址。如“远襄晴岚”,本来是西周初年陈国第三代国君皋羊,也就是陈国首任国君陈胡公次子陈相公的事。只怕明代甚至更早一些的远襄人也不再保留种花的习惯。而“晴岚”只是雨过天晴之后的一种景观,于今更难寻觅。
再如“楚台望月”,其与“七台”之一的“楚王台”实为一处景观。也许是当时人们愁于“八景”其数不足,而把“七台”之一的楚王台重复列上;至于“昭君出塞”,当时的京都长安是如今的西安市,王昭君出塞无论如何也不会绕道柘城楚王台,逗留住宿,焚香祭月;“霸岗烟柳”,无论当时的柳絮多么浓厚,也不至于阻挡追兵,让楚霸王躲过当时的败战;还有“柘沟春水”,柘沟从旧城内西北角流向东南,原为旧城中一景,而旧城在嘉靖二十一年(年)圮于水,明代末期早已是一片湿地,“柘沟春水”肯定已被淹没无法寻踪。
有了这些例子,我们可以说古人在拟定“七台八景”时是很有难度的,是有些牵强附会的。所以我们如今欣赏“七台八景”,要从欣赏历史文化的角度去着眼,去发现这些历史文化现象侧面折射出的古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柘城的“七台八景”源于没有明确记载,但从康熙版、光绪版《柘城县志》中收录的诗文来看,柘城“七台八景”之说应该形成于明万历年间。目前发现的最早吟咏“八景”的诗文有郧西乔如陵的《砖桥古渡》,以及安昌王廷俊的《牛头雪霁》、莆田林而兴的《白塔晓钟》、临青李本固的《柘沟春水》及《霸岗烟柳》、常熟王大壮的《心闷暮鼓》、夏汭张云鹤的《远襄晴岚》、粤西钟敏的《楚台望月》。
从寒浞篡夏说起
如果按照通常的排序办法,吴起台在柘城“七台八景”中占据的是首位。不过这次我们尝试先打乱一下顺序,把更有故事的吴起台往后放一放,先聊聊同样被历史迷雾笼罩着的青岗台。
光绪版《柘城县志》记载:“青岗台,在城东三十里,高四丈余,上有寺。”据光绪版《柘城县志·寺观》载,该寺院叫青岗寺,是古代民间祈雨祭祀老龙王的庙宇。相传这里原是寒浞之子奡所筑,称弄闹台,为奡寻欢作乐之所。少康灭奡后,人们在台上建老龙寺,敬龙王爷。每逢古会或干旱,万民焚香,常有青蛇出洞,传说此为青龙下凡救济万民,故名老龙寺,又称青岗寺。同时,当地又有老龙堌堆的传说,并有“老龙堌堆村”。
记载和传说并不一致,那青岗台到底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据清康熙三十九年《柘城县志》记载:“奡墓,在胡襄城东二里。”由此可见,清代初期的人们认为这是夏代叛臣寒浞之子奡的墓葬。这个记载,涉及到了使夏朝中断了半个多世纪的一场叛乱。
夏朝由大禹所创。禹去世后,伯益主持了部落联盟的事务。后来禹之子启杀死伯益,结束“禅让”制,建立世袭制,创建夏朝,建都古称夏邑的今禹州市。启之子太康不理朝政,出现“太康无道”,致使“夏政凌迟”。太康又将都城由夏邑迁到古称斟鄩的今偃师市境内。
当时东夷族的一支叫有穷氏,以善射著称。有穷氏部族在首领后羿率领下大举西进,占据伊洛平原,推翻夏王朝的统治,从而出现了后羿代夏的局面。后羿先是废掉太康,拥立其弟仲康为傀儡国王。仲康在位12年卒。后羿赶走仲康之子相,自己当国王。然而后羿却沉溺于游猎之中,抛弃贤臣,重用伯明氏善于进献谗言的寒浞。此后,寒浞杀死后羿,占有了后羿的家室和妻妾,生下了另一名字为浇的奡,以及殪。康熙版《柘城县志》记载,寒浞统治期间,寒浞之子奡受封于朱,即现在的柘城。寒浞在柘城东胡襄镇老龙堌堆村筑造一台,名弄闹台。台上建房舍数间,置美女、声乐,在此寻欢作乐。但也有史料记载奡受封于过,即现在的山东淇县。
寒浞以为已经把夏王朝的子孙斩尽杀绝,但他没有想到,夏王相已经怀孕的妃子后缗从城墙下的水洞逃出,逃回了位于如今山东济宁市南的娘家有仍,并在有仍生下一子,取名少康。少康长大后做了有仍国主管畜牧的牧正。不料少康身份泄露,寒浞派寒浇带人前来抓捕。少康闻讯逃往有虞,即今虞城县西南。在有虞被国君虞思招为女婿。虞思还把位于今虞城县东的伦邑赐给他,赏他良田十顷,士兵五百名。少康不忘父仇和亡国之辱,刻苦习文练武,广交天下勇士贤臣,组成了一支复国大军,向寒浞宣战。复国大军首先攻克寒浇的封国“朱”,其部下大将“懊恼”战死并葬于此地,后人把他的墓地叫作“懊恼塚”。
少康经征战两年,先后攻克了寒浞的两大封国,收复了中原地区的大部地区。接着又攻下寒浞的老巢斟寻都城。此时寒浞已年近80岁,无力征战,躲在深宫里苟延残喘。其部下见大势已去,在夏军围城的时候突然反叛捉了寒浞。少康入城后下令将寒浞处以极刑,灭绝全族。
关于少康灭寒浞中兴夏朝的故事,史料中记载比较多。比如,《春秋传》《离骚》《论语·宪问》都有相关内容。据后人考证,寒浞被灭后,弄闹台人去楼空,人员驱散,台上房屋先后坍塌,只留下一处高出地面四丈多的土台。后来随着民间宗教信仰活动的兴起,人们为让当地风调雨顺,便在台上建起龙王庙,敬东海龙王。每遇天气干旱,人们便在台下祭奠老龙王。由于常有青蛇从台下爬出,又能求得甘雨,所以人们便将此台更名为青岗台。
青岗台香火在历代十分旺盛。清朝康熙年间,人们又在台上建青岗寺,修建龙母殿,上有房屋数十间,前后三节大院,建设规模较大,院内翠柏林立,由和尚管理。民国初期,冯玉祥执政河南期间推行“扒庙打神”政策,和尚被驱散还俗,青岗寺被拆除。
来源:《京九晚报》
编辑:魏俊宏陈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