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出台淇县关于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助推“两个健康”示范县创建“1+N”系列文件,精心组织推动金融发展、服务、监管、稳定等工作,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
此外,淇县常态化推进银企对接,每月发布一次重点项目和企业融资需求,每月开展一次“工业园区行”活动。去年以来,累计开展政金企座谈、行长看企业、金融知识培训等活动21次,为企业和银行对接搭建了良好平台。
针对疫情等情况,淇县协调银行机构及时推出“金燕抗疫贷”等信贷产品,并采取展期、延缓付息、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对44家中小微企业10.4亿元到期贷款进行支持,有效保障了企业资金需求。
上门要贷款”变“贷款送上门”
“银行主动上门为我们‘送’来了贷款,为我们企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胡博这样说。
如今,在淇县有这样感触的不仅是胡博。从“上门要贷款”变为“贷款送上门”,体现出的是淇县真心实意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态度,更是主动搭建银企“连心桥”、做企业坚强资金后盾的信心和决心。
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淇县专门出台《淇县金融机构“首席金融服务官”实施办法》,从9家银行机构和中原证券分管信贷副职中,为全县50家重点企业选派了“首席金融服务官”,提供上门服务,既当政策解说员、业务办理员,又当理财顾问员、经营指导员,一改以往企业追着银行跑的被动局面,有效提高了企业融资便利度、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截至目前,淇县“首席金融服务官”已走访企业多次,讲解信贷政策60多次,进行财务辅导40多次,帮助贷款2.5亿元。
“广开”融资渠,“涌入”资金流
近年来,淇县始终将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全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主渠道”增贷。深入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百千万”3年行动计划,通过建立重点支持企业名录库、实施主办行制度、推广普惠金融模式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稳定、紧密、良性互动的银企关系,让银行敢贷、愿贷、会贷。从年至今,累计帮助各类市场主体争取贷款.02亿元。
——“市场渠”融资。出台《淇县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上市挂牌扶持政策,按照储备、培育、改制、辅导、申报、上市“六个一批”思路,分类推进,梯次发展,3家企业进入省定上市后备企业库,18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其他渠”引金。淇县鹤淇投资有限公司牵头成立河南农开裕维先进制造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设立特种尼龙产业引导基金1.06亿元,切实加快了百亿级“河南特种尼龙产业园”建设。县政府与汇祥担保、农信联社、中原村镇银行携手,按照4比3比3的风险比例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万元,并按照1比10的比例放大,发放贷款万元。
打好组合拳助困难企业渡难关
“是党和政府的帮助,让我们企业在最困难的时候渡过了难关,重获了新生,才能发展到今天。”见到记者,鹤壁纯正自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伟说。
鹤壁纯正自然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淀粉、谷朊粉等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年由于资金等原因,濒临倒闭。为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淇县实行“领导干部领衔+工作专班支撑+服务管家服务”机制,帮助企业重新树立了发展信心。与此同时,还设置驻厂客户经理,现场为企业提供资金监管、财务辅导等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自主经营能力,实现“自我造血”。
目前,该公司蒸汽管道正在建设,新老厂区正在改造,预计7月底前将全部竣工投产。届时,公司规模将扩大一倍,产品将推陈出新,不仅成功走出泥潭,还将展现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仅如此,为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营造诚实守信营商环境,淇县还引导法院与金融机构深度对接,成立“淇县人民法院金融审判服务联系点”,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涉金融债权案件在法定期限内执结。目前已累计开展诉讼笔、金额4.63亿元,收回不良贷款笔、本息1.19亿元,优化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
本文来源:鹤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