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在民间之所以有那么高的知名度,其主要功劳在于《封神演义》,而非史书或者传说中属于他的《六韬》兵法,但问题是,小说中的姜子牙当然是夸张的艺术形象,而且实话实说,小说对这位历史上极为著名的军事家塑造的并不成功,姜太公几乎只能靠众多同门师兄弟和师侄助力,关键时刻还有师傅给他法宝,但读者是看不到姜子牙的军事才华的,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从这角度上说,《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远不如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更为精彩出色,那么身为军事家的姜子牙,真正的谋略和才能究竟如何呢?
为西周训练出一支仁义之师,自然是姜子牙的本职工作,也是最出色的功绩,而所谓的仁义之师,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其最大特点便是姜太公为之制定的五大纪律,分别是:不许杀人,不许破坏别人的房屋和财产,不能把别人家的井堵死,阻断无辜之人的水源,不能随意砍伐森林,导致普通平民,没法进行烧柴生火等正常生活;最后一点就是不能随意猎杀,普通人家养的猪狗牛羊等等,毕竟在那个年代,一个家庭的财物最主要的就是,这些家畜动物。这也就意味着,姜子牙告诉自己的手下士卒,不能去抢夺无辜,断他人的生路,凡是违反,必然杀无赦。
这样一来,周军所到之处非常受欢迎,特别是比起纣王手下的那些商军,周军的形象,好的不只是一点半点,完全是天壤之别。但遗憾的是,没等周文王,有机会跟商纣王面对面交锋的时候,他便去世了。即位的便是著名的周武王姬发,在周文王临死之前,他给儿子留下了三句话,作为遗嘱。这三句话很有深意:第一,见到善良之事的时候,千万不要怠慢;第二,时机到了千万不要迟疑,不能游移不定;第三,处理罪恶千万不要手软。其实,这三句话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果断。因为惩恶扬善需要果断,机会面前更要果断,这个果断体现在哪里呢?归根结底还是要灭商。
就这样,周武王在姜子牙的帮助下,又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在他即位后的第十三年,终于开始东征,讨伐商纣王,当部队来到孟津的时候,各个部落听说周武王出兵了,大家就都来支持了,于是周武王在孟津会盟诸侯,开始了对商纣王的讨伐,大军浩浩荡荡来到牧野,也就是商纣王国都朝歌城的附近,牧野大致的位置就是如今的河南省淇县,在这里爆发了牧野之战。
这一战充分的体现出了姜子牙用兵之精妙:毕竟,周军是属于远征千里,属于典型的疲惫之师,但是他们来到朝歌附近的时候,并没有直接选择派兵攻打,而是选择有利地形,就地扎营休息,这就将被动变为了主动,士卒得以充分休息,将以逸待劳的优势转移到自己这边,并且引诱商纣王主动出击攻打自己。商纣王当然是自信强大,满不在乎的,在派兵远征后便调集兵力,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为了让自己这边人更多,信心更足,商纣王的部队有市民,甚至还有不少死囚和奴隶,这样一支乌合之众,又怎么可能打败,认真准备西周的仁义之师呢?结果自然是毫无悬念的,而且通过《封神演义》我们都知道了,西周大获全胜。
而在历史上,按照文献记载,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过程也不复杂,基本上就是在凌晨整理队伍,到黎明的时候,就等来了大批的商纣王部队蜂拥而至,如此关键时刻,姜子牙亲自率领精锐,趁着商朝部队还没有准备好,展开彻底的进攻时,他率先冲击打乱了商朝的部署,而后周王室的子弟亲兵,组成三千虎贲军。当然,这种说法也就是一种后世的夸张,他们真正的身份,应该就属于御林军在姜子牙身后援助,继续冲击。
结果商的军队就这样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又休息不好,再加上本来就是临时拼凑的队伍,战斗力自然低下,而除了姜子牙之主力部队之外,在孟津会师的那些诸侯各国,也早已跃跃欲试,一起杀向商纣王的大营。商纣王的部队,只剩下了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兵败如山倒,前方的部队迅速溃败,后面的部队想挡也挡不住,反而越打越乱,越乱越输,商纣王也没有办法,只能跟着败兵一起逃跑,最后逃到朝歌,自杀了事。
由此可见,这样一场决定天下大势的战役,能够取胜当然要归功于姜子牙的运筹帷幄,合理调配兵力,而这些内容,在《封神演义》中几乎是看不到的,即使有类似的描写,但也早已被内容精彩,想象力丰富的神怪故事冲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