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一座历经三千多年的古城,至今没有改过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华夏大地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城市。但是随着朝代更迭,历史的变迁,很多原本朗朗上口的城市名被修改过,失去了原有的神韵。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商朝首都朝歌,变成了现在的淇县;长安变成了西安;“常山赵子龙“出场时更是变成了“石家庄赵子龙”;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那个“一下雪,就美成了金陵‘’,更是成为中国被改名次数最多的城市。

但是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却有着一座特殊的城市,在它多年的历史里,名字从未改过,一直沿用至今,它便是历史文化名城邯郸。

提到邯郸,可能很多人的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是“邯郸学步”这个成语。一个燕国的模特觉得自己国家的模特步伐姿势不好看,来到他心目中的时尚大都会-赵国首都邯郸学习走位,可惜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着学着,把自己搞的不会走路了。

邯郸,号称“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不仅仅有上面提到的邯郸学步,还有着廉颇的“负荆请罪”、平原君到楚国求救的“毛遂自荐”、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等等成语典故。根据专家不完全统计,与这座城市相关的成语多达多条。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遇到不认识的字,秀才不识字-读半边,一般不会错。于是很多人在看到邯郸这个城市名称时,常常把它读作gandan或者ganchan,而非handan。其实如果从邯郸城名字由来出处来看,读作gandan,在某种意义上,也没有错。

关于“邯郸”二字的由来,众说纷纭,一直没有定论。有人说此地原本是一个复姓邯郸的人的领地,所以以他的姓氏来命名。而根据《汉书·地理志》中的记载,古代邯郸这个地方有一座山,其名邯山,在邯山的尽头建有一座城池。因为“郸”是山脉尽头的意思,因此这座城池就被人称之为邯郸城。

根据现代学者的考据,其中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一般认为,在战国以前,“邯郸”一直被写作“甘丹”。而在中国的古汉语中,甘象征着太阳升起过地平线的地方,丹则意味着太阳落山过地平线之处。因此,邯郸也被称之为日出和日落的地方。

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关于人类的起源,与华夏始祖女娲密不可分。而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就位于邯郸市涉县的古中皇山上。不仅如此,早在年前,新石器早期诞生的磁山文化,也在邯郸繁衍生息,生根发芽。从此,人类文明的起源与日出日落之地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邯郸,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古城,建城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竹书纪年》中记载,在商朝末年,邯郸已经成为当时商城殷的陪都,其中更是修建了离宫别馆。从此,邯郸也开始了三千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年,赵国国君赵敬侯将都城从中牟迁到邯郸,并将邯郸打造成了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大都市。邯郸也从这时起作为赵国的都城时间长达年之久。赵国的第九代国君,赵武灵王继位后,在赵国内部实行胡服骑射,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改革,迅速提升了赵国的军事实力,赵国也顺利成长为了战国七雄之一。在战国时期,那些个你耳熟能详的名字,廉颇、蔺相如、乐毅等等在邯郸城开始轮流上场。

邯郸这座古城,不仅仅有历史名人,更孕育了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当年吕不韦在赵国都城邯郸认识了作为质子的秦庄襄王,认为他奇货可居,对他进行投资,并将赵姬献给了他。这才有了后来横扫六国,使四海归一,成就了他中华大地第一次大一统的千秋霸业。

在这多年的建城历史中,邯郸,虽历经风霜,却从未改名。因为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北方,邯郸一直作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贸然改名,势必会造成社会的混乱和动荡。其次,随着秦汉崛起,政治权力中心逐渐转移,邯郸已很难恢复往日的辉煌,被埋葬在了历史的滚滚车轮中,所以也就没有了改名的必要。

现在,这座底蕴深厚的城市,正在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希望这座古城能变得越来越好。也希望中国的古地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毕竟一个城市的名称也是这座城市的传承的一部分。

“吾乃石家庄赵子龙!”难免让人感觉怪怪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