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文明史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就在此耕耘生息,辛村文化遗址、鹿楼汉代冶铁文化遗址、鹤壁集宋代古煤矿遗址和古瓷窑遗址等,都充分反映出这里古文化的发达和经济的繁荣。
鹤壁所辖浚县是儒商始祖子贡故里,有众多名胜古迹,浚县正月古庙会素有“华北第一古庙会”之称,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所辖淇县古称朝歌,曾为殷末四代故都和西周时期卫国国都,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林姓、孙姓、康姓、石姓、殷姓等数十个姓氏均源于此,是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起源地。鹤壁境内的淇河是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被中国诗歌协会命名为“中国诗河”。浑厚的太行山、柔美的淇河水、丰沃的黄土地、聪慧的鹤壁人,共同孕育了独特的鹤壁文化。
诗经文化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是先秦重要的文学古典,被称为华夏文化的元典之一。而鹤壁与《诗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诗经》中大量的咏及鹤壁境内的淇水卫地。
诗经中《邶风》、《鄘风》、《卫风》这“三风”的诗歌正好是卫国都城位于朝歌时间段内的作品。收入《诗经·国风》邶、鄘、卫“三风”中的诗歌共有39篇,再加上作者为当时卫国或朝歌人的6篇,《诗经》中创作于鹤壁境内的诗歌共有45篇。朝歌及其南面的牧野曾是商周朝代更替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这些也反映在了《诗经》中,再加上其它与鹤壁相关的诗歌,共有16篇。《诗经》中与鹤壁相关的诗歌总数达61篇,占《诗经》中诗歌的大约20%。
在《诗经》里与淇水卫地相关的诗歌,不仅有风、雅、颂诗歌的共同特点,还具有突出的当地文化特色,主要是廉洁文化、淇竹文化、爱国文化、感伤文化、讽刺文化、孝道文化、赞美文化、思乡文化、人生感言等。
中国古代的廉洁文化开始于淇河岸边,周公姬旦在淇河畔所作的《康诰》、《酒诰》和《梓材》三篇文告是中国继商朝甲骨文之后最早的关于廉洁的文章。除此之外《诗经》关于廉洁的诗歌还《抑》、《宾之初筵》、《淇奥》、《定之方中》等。《淇奥》是《诗经·卫风》中的第一篇诗歌,是以淇园竹子的品格歌颂卫武公的著名诗篇。至此以后,淇水卫地的廉洁文化就融入到了淇竹诗歌文化之中,后世描写淇奥、淇园、淇竹的诗篇之中,大都包含对廉洁的歌颂。
卫国公主许穆夫人所作的《载驰》、《竹竿》、《泉水》三篇文章充分代表了《诗经》中的爱国文化。许穆夫人热爱祖国、不忘故土的情怀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表达。这些爱国诗篇对后世诗歌的创作的影响极大,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爱国诗歌文化。
《卫风·氓》是诗经中感伤文化的代表作。《诗经》中创作来源于淇水卫地的感伤诗歌达17篇,对此后后世的感伤诗歌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新台》、《青蝇》两篇诗歌代表了《诗经》中的讽刺文化;《凯风》描写的是孝道文化;表现赞美文化的诗篇有《淇奥》、《硕人》;表现思乡文化有《河广》、《竹竿》、《击鼓》、《泉水》等;《考槃》一文则独具特色的表达了纯粹的人生感悟。
《诗经》与鹤壁之间有着如此众多的联系,这些传世诗文也成为鹤壁文化中代表。
淇河文化
淇河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古代人民在其两岸繁衍生息,形成了底蕴丰厚、源远流长、独具风韵的淇河文化。淇河文化是淇河自然景观文化与历史文化的集合体,具有生态性、文化性、景观性、稀缺性四个方面的特点。所谓生态性,是指淇河基本保持着自然原始风貌,这在整个中原地区是非常难得。
所谓文化性,是指淇河流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文化品位高,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所谓景观性,是指淇河具有比一般河流更丰富的景观因素,在景观建设、旅游开发上占据了一般河流难以抗衡的优势地位;所谓稀缺性,是指淇河清澈的水体、深厚的人文积淀。
发生在淇河两岸的众多的文化现象也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这其中既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遗迹,也包括殷商文化、卫国文化及相应的宗教文化等。
淇河两岸的文化遗迹中最为典型的当属殷商文化。早在三千多年前,古都朝歌这颗璀灿的明珠,就矗立在淇河之畔。朝歌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其历史遗迹有:摘心台,在古城内,是纣王摘比干心处,原名摘星台,意即台高,登临其上可以摘星揽月,比干在此被摘心后易名摘心台;折胫河,在城西里许,古称奥水、阳河、勺金河,是纣王折樵夫胫处;鹰犬城,在县城东北十八里古城村,是纣王狩猎的处所;酒池,在县城西北十五里的大洼村,是纣王贮酒及观牛饮处。
鹿台,在县城西南十里处,是纣王积财之所,《史记》注疏云:纣王建鹿台七年而就,其大三里高千尺;朝歌寨,俗称老寨,在县城西十五里朝歌山上,与鹿台毗邻,是纣王屯兵之地;纣王殿,在县城西北四十华里的纣王殿村,为纣王屯兵之所。
郊台,在县城北十三里的冯庄村西,是纣王郊祭的地方;北海子,在县城北二里的三海村,是纣王育禽兽之地;凉马台,在县城南十里十三里堡村北,是纣王养马的地方;纣王墓,俗称纣王窝,在县城东十五华里的淇河西岸,纣王死后葬于此。武王伐纣之后,朝歌成了西周王朝卫国的都城。迄今朝歌还保留着卫国故城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万多平方米的卫国冶铁遗址;面积广袤的制骨作坊。
淇河流域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目前见著文字记载,而且保存比较完好始创于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寺就有四处,其中二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主要有南北朝梁普通年间(公元年)始建,唐开元年间重修的灵山寺;创建于北魏永熙二年(公元年)的石佛寺,寺中的田迈造像,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北魏石刻珍品;创建于魏武定七年(公元年)的朝阳寺。此外,还有前嘴石窟、唐代石刻珍品“陈婆造心经浮图”、宋代“青岩绝石窟”、明代“五里井石窟”等。
淇河两岸的也涌现出许多名垂青史的著名人物,如谏臣祖师——比干,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中华第一古军校的创始人——鬼谷子,纲领释门四十年的高僧——法上等,这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也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许多亮丽的闪光点。
运河文化
开挖于隋朝的隋唐大运河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大运河浚县段又叫卫河,是中国大运河永济渠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河最早记载见于《水经注》,源头接近淇河东岸。据《浚县志》记载,古卫河上起枋堰,下至河北威县以南的清河,称为白沟,为一季节性河沟。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年),曹操于淇水口下大枋木使之成堰,遏淇水入白沟,以通漕运。隋大业四年(公元年)开永济渠,成为南北大运河的一段,“南达于河(黄河),北通琢郡”,系南北水运要道。唐宋时称御河。因其流经古卫国黎地,故又称卫水、黎水。大运河浚县段历史上的河道与今卫河河道基本一致,全长约71公里,河床宽60-80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县城穿过浚县全境。
自东汉至清末年间,卫河一直为漕运要道,对南北交通及浚县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浚县作为航运中转站,素有“小天津”之称。浚县古城西城门外原是大运河码头,与大运河联系最紧密的西大街就成为浚县城内最繁华的街道。建国以后大运河浚县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持续在运输、通航、灌溉、防洪、调蓄水源等多方面的发挥作用,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才因水源不足而断航。
在浚县境内,有多达百处的地名与大运河(卫河)有关,充分展示了运河两岸文化发展与河流的息息相关。对这些与大运河有关的古地名进行疏理分类后有以下几种:因靠近大运河居住,名字里带有三点水的淇门、耿湾、户湾、申湾、宗湾、王湾等村镇;因靠近运河上特殊地貌而命名的新镇、顺河、圈里、老鹳(观)嘴等村镇;因曾经是运河渡口所以名字与摆渡相关的赵摆、郭渡、王渡、吴摆渡等村;因是曾经与运河码相关而命名的交卸、老码头、新码头、码头等村。
因靠近运河上重要桥梁而命名的桥西、东王桥、西王桥等村;因靠近运河上重要水利工程而命名的枋城、埽头等村。大运河浚县段是大运河目前保留的最好的一段运河故道,反映了大运河河道的线路走向。历史上,大运河浚县段在中国古代南北的航运、交流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鹤壁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段河道蜿蜒曲折,没有进行大范围的航道整治和航道升级改造,基本保持了卫河历史上的原貌,两岸更有枋城堰遗址、云溪桥、黎阳仓遗址、北街土圆粮仓、浚县古城墙、县衙遗址、文治阁、文庙、大伾山、浮丘山等丰富的文化遗存点,是国内古代运河遗存的典型代表。
淇河、运河、诗经三大文化构成了鹤壁的文化灵魂,这就是鹤壁的文化!
感恩相遇,承蒙厚爱,我是小周周,喜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