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商周王墓几乎没有被考古工作者发现

(殷墟王陵墓葬区鸟瞰图)

题目的说法,应该不准确。

第一,“商、周王墓”,不是“几乎没有被考古工作者发现”,而是有所发现,而且发现不能算少。

第二,只是由于很早且很长时间被盗掘,“商、周王墓”被发现后,一些也难以确定是哪个“王”的墓。

第三,即便勘探发现了“商、周王墓”,因处于繁华城区,目前没有发掘。

第四,换个角度说,先秦王墓“不封不树”,且没有“墓祭”,时代久远,这确实给考古工作大大增加了难度。

(年殷墟王陵区发掘现场图片,梁思永、高去寻)

先说商王墓。

公元前17世纪,成汤灭夏立商,建都于亳。

根据历来的考证,结合考古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是汤亳之说。

早期商王陵墓,当在此都城附近。不过,截止到现在,确实尚未有确定发现。这与发掘面积只占遗址总面积很小一部有很大关系。

商朝,立国余年,传8代,历31王。且“商都五迁”,这也给考古发现大大增加了难度。

约公元前14世纪,商中期的商王盘庚,第五次迁都至“殷”。至武王灭商建周,商都再没有迁徙。

(殷墟王陵区大墓及祭祀坑平面图)

年开始的安阳殷墟发掘,拉开了中国大规模田野考古的序幕,不仅把商代史的研究推向了实证阶段,而且也揭开了商王陵及其他许多商代物质文化的神秘面纱。

考古发掘证明,商王陵墓区位于安阳洹水备案的侯家庄西北岗。其与东南方向的王室宫殿、宗庙区隔河相望,距离约2.5公里。

此墓区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坐落于一片高地之上,分为东西两个区域。

墓区经历过两次大规模发掘。第一次,是由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持,于-年发掘。第二次,由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组织,于年开始发掘,延续了十几年。

(殷墟王陵区侯家庄4号大墓发掘现场,梁思永、高去寻)

西墓区中,发现了7座四条墓道的“亜”字型大墓和一座未完成大墓。东墓区中,发现了一座“甲”字形大墓,另有一座四条墓道大墓和三座两条墓道的“中”字型大墓,还有一座一条墓道的“甲”字型大墓。

“亜”字、“中”字、“甲”字型墓,都应该属于“王”一级别的墓葬。重要性,依次递减。

考古证明,在殷墟宫殿区内,也应该存在一个墓葬区。商王屋顶的妻子之一的“妇好”墓。即发现于此。,亦为一条墓道的“甲”字型大墓。不过,其墓面积较小,只有20多平方米。武丁的另一个妻子“妇妌”之墓,存在于王陵区,面积比“妇好”墓大十多倍。

(殷墟王陵区侯家庄“亜”字型大墓发掘现场,梁思永、高去寻)

“妇妌”墓,年第一次发掘,年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可惜的是,只在第一次发掘中,出土了非常著名的“后母戊鼎”或曰“司母戊鼎”,而别无他物。

王陵区的“亜”字、“中”字、“甲”字型大墓,情况一致。根据盗洞回填土的伴出物及后期墓葬叠压等因素分析,大约在周代,最晚不超东汉,这些墓葬,均经过大规模、多回次的盗掘,致使各墓中出土物品非常有限。“后母戊鼎”或曰“司母戊鼎”能够保存下来,已经非常不易。

由此,也较难确定这些大墓的墓主各自属谁。

李济、邹衡、张光直等先生均直接参与了发掘,并有相关重要研究著作留世。加上杨锡璋、曹定云、高去寻、郑振香、谷飞等其他考古学家的见解,占主流的意见认为,上述商王墓,不包括盘庚、小辛、小乙三王的陵墓在内。

(殷墟王陵区和宫殿区平片图)

问题在于,到目前为止,殷墟已发掘的部分,只占整个遗址的10%左右。随着考古工作和发掘的继续,或许会有惊人的发现。

另外,安徽亳州城北1公里处,有“成汤陵”,竖有“商成汤之墓”碑;山东曹县等地亦有“汤王陵”,此皆为纪念性建筑当无疑。河南淇县西岗乡河口村淇水岸边,有“纣王墓”,目前真伪未知。

再说周王墓。

根据古文献分析判断,周王的先祖,应该葬于周原岐山一带;文王以后的诸王,则应葬于逢高一直范围内或周边。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的确没发现一座可以确认为西周王陵。

陕西扶风周原遗址发现了一些大墓。如周原黄堆发现的一些大墓中,有车马随葬,带墓道,木椁结构。有人推测,这里就是西周王墓所在之地。

在陕西“大周原”地区,发现了一些大型的聚落遗址,其中“周公庙”遗址发现了7处墓地近千座墓葬,带墓道的大墓22座,10座是四条墓道的“亜”字型大墓,墓周筑有“陵墙”。赵丛苍等学者认为,这些大墓,或为历代周公。

公元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于骊山脚下。现今临潼代王镇宋家村有“周幽王陵”,但真假未辨。

(西周墓葬挖掘现场)

东周,自平王迁都洛邑,二十四传至赧王被秦所灭。

据文献,并经考古证实,东周王陵分为王城、金村、周山三处。

洛阳王城墓区。

年发现4座“甲”字型东周大幕。1号墓中,出土带有“天子”字样的石圭及铜车马器、玉器、铁器、彩绘陶器等器物。科学院考古所洛阳发掘队认为是东周王陵。

年发掘的4号大墓,规模远大于前墓,属战国中期墓葬。但就是东周王陵抑或周王所封“西周君”墓,意见不一。

(东周天子六驾车马坑)

年,洛阳市第27中学校内,发掘了一座“亜”字型大墓,出土若干件随葬青铜器,一件上有“王作宝尊彝”铭文,学者推测,此墓很可能是“平王”墓。

年、年,在王城王陵区内,发现了两个六马驾车的车马坑,附近皆有大墓存在。根据文献“天子六驾”的记载,这两座大墓,均应为东周王墓。但因处于城市繁华区地下,目前暂时无法勘探发掘。

洛阳金村墓区。

此处为“成周”域内。年,勘探出一座大幕,据文献,推测是东周中期的景王姬贵墓,未发掘。-年,这一地区陆续发现了8座“甲”字型大墓,排列有序,墓型庞大。此区内共发现20余座东周大幕,但都因盗掘严重,遭毁灭性破坏,难以确定墓主身份。

周山王陵区。

年,洛阳第二考古队在此区进行了重点勘探,推测4座大墓,一座为“甲”字型,三座为“中”字型,推测为周灵王等东周王陵。

(洛阳金村东周大墓平面图)

《周易.系辞》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衣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这是说,古代君王墓葬,上面不封土成丘,陵园不种植树木。这种习俗,后人解释为“薄葬”,其实更可能只是“风俗”所然。春秋之后,这种习俗才有所改变。

汉代蔡邕于《独断》中言:“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称寝殿,有起居、衣冠、象生之备,皆古寝之意也。”

这是对“古无墓祭”的解释。“墓祭”,亦于春秋开始出现。

殷商考古证明,当时商王室设有专门的祭祀场所。三星堆考古,亦证明如此。

以上两点,为现在的考古,增加了发现“商、周王墓”的难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5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