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褪色的扶贫领头雁
——记淇县灵山街道办事处大石岩村党支部书记徐光
徐光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张志嵩摄
“七老团队”将鲜红的旗帜插上了大石岩村的13座山峰顶部。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张志嵩摄
开栏的话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化“走转改”,鹤壁日报社决定开展“社长总编·青年记者走基层”新闻采访活动,旨在通过走基层,挖掘、推出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浓墨重彩地展现我市在党的建设、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点亮点,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做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党的政策真是好,政府送来好领导。
大公无私为人民,真是我们贴心人。
干部群众轮流干,酷暑寒冬不下线。
旅游开发四条线,条条道路绕山转。
…………
干上三五年,
看看我们未来的大石岩!
这是淇县灵山街道办事处大石岩村群众口口相传的一首打油诗。群众交口称赞的这位“好领导”,名叫徐光。
两年零八个月前,已在省城退休的他,本该颐养天年,却听从家乡召唤,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小山村,成了一名驻村干部。
“我是一个党员,也是一个山里人,到哪里都不能忘根、忘本。只有为群众办点事,生活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快看,那个老头儿是不是迷路了?”年的秋天,看到一位老人在大石岩村西边的蜘蛛山上摸索前行,在山上放羊的王二孩立即招呼同伴过去。眼前的这个老人肩挎着一个水壶,身背一兜馒头,一手拽住丛生的荆棘,一手拄着拐杖,衣衫全部湿透,膝盖、裤脚处被荆棘挂破,沾着斑斑血迹。
用创可贴简单处理伤口后,这个老人继续往大山深处前行。
王二孩和同伴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大石岩村新来的第一书记徐光。为找出一条适合开发的旅游线路,这已是徐光上任一周内第三次登上蜘蛛山了。
深藏南太行的大石岩村,位于淇县县城西南16公里处。在这里出生的徐光,16岁走出大山,光荣参军。肯钻研、爱学习、能吃苦的他受到部队领导的好评。28年戎马生涯,他从一名普通战士晋升为班长、排长直至师装备技术部部长,凭借过硬的本领5次荣立三等功。
上世纪90年代,脱下军装的徐光转业到地方,先后任省质监局稽查总队总队长、新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等职。其间,他办结各类案件多起,捣毁制假窝点多个,查办了毒大米、黑心棉、假农药等一批大案、要案,被授予“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全国质量技术监督打假联合行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年徐光光荣退休,在省城过着含饴弄孙的生活。
年,淇县启动“头雁回归创业”计划,邀请部分淇县籍在外人士回村任职,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作为乡亲们眼中从大石岩村走出的“最大的官儿”,徐光很快便接到了邀请。
一开始,他没有多想——
毕竟,已离开农村50年了,农村现状、农民所想、农民所盼,真的不很清楚。
毕竟,多年积劳成疾,心脏放了4个支架,身体条件也不允许。
但面对县、街道办干部的执着邀请,徐光挨不过,答应:先回村看看,再说。
年10月15日,徐光回到了大石岩村。站在校舍已成危房的村办小学前,放眼四望,村民的房子破败不堪,河沟被淤泥沙石堵塞,远处的13个山头、自己儿时放羊的地方杂草丛生乱石遍布,满目荒凉。
相比全国很多农村包括周边村庄的快速发展,大石岩似乎还在沉睡之中。
徐光心里一阵难受,他转身对陪同的县、街道办干部说:“你们先回去吧,我在这里静一静。”
“当时,突然有一种感觉,说不上来,五味杂陈,就想仔细看看这个从小到大生活了十几年的小山村。”徐光回忆,那天下起了雨,他在雨中漫步了一个多小时,村委会、学校、卫生室、偏僻小路……他把村里的角角落落走了个遍。
一阵眉头紧锁,一番思想斗争,一股子军人不服输的劲儿慢慢涌上心头。最终,家乡的深切呼唤、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让他下定决心:留下来!
得知徐光要回村的消息,家里人顿时炸开了锅。
一向言听计从的女儿坚决不同意:“你咋去干那苦差事,一点都不考虑自己的身体了?”最疼爱的小孙女抱着他的双腿不撒手,相濡以沫的妻子甚至撂下一句话:“去哪儿都可以,就是不能回村里!”
一向无条件支持徐光的老战友马文栓也问他:“有清福不享,你咋想的?”
擅长做思想工作的徐光,只好“哄”着他们:我就是挂个名,争取些项目,不是天天在村里,隔三岔五就能回来。
“尽管家人都不同意,但我脾气倔强他们是知道的,认准的事儿一定要去做。”年10月19日,徐光从省城郑州回到大石岩村,成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消息像长了腿一样很快传开,平日安静的小山村顿时热闹起来。
“好不容易出去了,咋又回到了咱这穷山沟?”
“徐光是不是傻呀,这在外面当了大官哪有再回来的?”
也有准备看笑话的,村民申怀林说,自己当初就算得上一个,“徐光能真回来?是做个样子吧,六七十岁的人了,还能干点啥,不是让村里人笑话吗?”
…………
“徐光书记不回来有一百个理由。但面对群众的期盼,他下定决心回到村里来带领群众致富,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一个共产党人的忠诚,让我们非常感动。”淇县县委书记王海涛说。
从此,徐光把根深深扎在了大石岩。两年多来,他魂牵梦萦的是大石岩,汗水和心血浇筑的也是大石岩。
去年春节前,因为项目没有完工,他答应早点回郑州陪家人过年的计划一推再推,直到大年三十夜里才往回赶,到家时已是大年初一清晨。
了解徐光的人都说,别看他外表强硬、脾气倔,对家庭、家人却藏着一颗柔软的心。他的孝顺无论是在村里邻居中间,还是部队同事之间,无人不竖大拇指。
苦孩子出身的徐光,弟兄姐妹6个,他排行老小,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含辛茹苦拉扯他们长大。小时候的玩伴冯海铭说,从未见徐光穿过一双像样的鞋。提干后,徐光不仅把他当兵时在农村找的爱人接到了部队,还把独居的岳母、母亲先后接到了家里,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
艰苦的生活磨炼了徐光的意志,也培养了他与群众息息相通的情感。他特别喜欢吃老家的饭菜,喜欢在山里走一走,到群众家里坐一坐,那是他情感的土、不变的根。
正如年7月30日河南省第八届优秀复转军人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对徐光的评价:“火热军营淬炼党性,心系群众书写忠诚。他争当脱贫攻坚的‘领头雁’,勇做山村致富的‘开路人’,甘为基层岗位的‘螺丝钉’,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永远的兵’。”
在这次颁奖典礼现场,主持人问了徐光一个问题:“听说,你很久没有回家了,想家人不想?”
“想,特别想。”他瞬间哽咽。
“最想谁?”
“最想我的小孙女。”话音刚落,可爱的小孙女飞跑上台。这突如其来的幸福让他始料不及,再也控制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
女儿说:“父亲到村里以后,人黑了,瘦了,但更有精神头了。看到群众这么期盼他、感谢他,我们家里人虽然非常心疼他,但最终还是支持他的决定。”
在徐光眼里,一个人要有信仰,每个共产党员都是为民谋利益的一面旗帜。“我是一个党员,也是一个山里人,到哪里都不能忘根、忘本。只有为群众办点事,生活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扶贫先扶志,必须先拔掉村民思想上的穷根!”徐光把扶贫当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入手,激发乡亲们的精气神。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古人吟咏太行山的诗句道出了大山的雄奇险峻,也道出了制约大石岩村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工作千头万绪,从哪里入手?徐光首先静下心来对大石岩村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这是一个典型的深山村,被蜘蛛山、朝歌寨等13个山头包围。这个村由大石岩、小春花、大春花、塔沟河、李沟、小庄、两流水、阴窝8个自然村组成,它们呈树杈状分布在群山间的谷地,依山趁势坐落于河道的两侧。
全村多户、多口人,青壮年大多数外出打工。人均耕地不到1亩,全是“望天收”。此外,村里还有林地亩、宜林荒山多亩。
在与乡亲们座谈、聊天儿后,徐光感到,山村落后的原因不单是一个“穷”字。村民们希望脱贫,但意志消沉,没有信心。徐光把一些扶贫措施讲给村民听,有人还问易地扶贫搬迁每人分房子是真的假的,是不是骗人的。
甚至有人说:“祖祖辈辈不都是这样过来了?折腾个啥?”
让大石岩村落后的根子不是“山穷水恶”,而是“志短人穷”。扶贫先扶志,必须先拔掉村民思想上的穷根子!
回村的第三天,徐光就召集党员干部开务虚会。
首先是开眼界。徐光与党员干部一起观看宣传片,学习文件,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家的发展成就。他要让大家看看,国家发展变化有多大,先进地方发展到哪种地步,特别是一些原本落后的地方如今发展得如何红火!
给大家鼓劲儿。会上,徐光拿出“老三篇”——《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读给大家,带领大家观看焦裕禄事迹的影片,学习焦裕禄同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徐书记一字一句地领读,大家又像回到了课堂上。”村干部申东林说。
给大家定方向。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启发大家思考:脱贫攻坚,每个人该怎么做?全面实现小康,大石岩村该怎么办?建设一个美丽、富裕的大石岩村从哪里入手?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理儿。没有路,山货出不去,外人进不来。由于路不顺,大量的柿子烂到树下无人捡,农民的特产卖不出去。大石岩村周边的大山上,青龙背、铜子洞、红山古石群、北魏石刻等景点星罗棋布,但是因为道路不通而让游客望景兴叹。
山里修路难,一说要修路大家就打退堂鼓。有人说,老几辈儿没有修过路,不是照样过来了吗?
对此,徐光一针见血地指出:群众不是怕修路,而是非常期盼修路。不愿修路是因为没有信心:对干部没有信心,对自己没有信心,担心修不成白费一番努力。
在徐光开眼界、鼓干劲、定方向的“三步战略”引领下,20多位老党员、老军人、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家长、老骨干自发组织在一起,决心发挥余热,跟着徐书记大干一番。
徐光为这20多位老人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七老团队”。记者看到“七老团队”名单中,60岁至69岁的6人,70岁至79岁的11人,80岁以上的3人,平均年龄74岁。徐光说,这些老人有党性、讲原则、威信高、号召力强,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七老团队”出主意:在大石岩村周边的13座山峰插上红旗,以此增强大家的自信,激励大家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我们看到,如今山上飘扬的红旗,作为旗杆的钢管高约10米,粗如碗口,别说要插旗杆,光是拖着旗杆上山就绝非易事。
层峦叠嶂的太行深山区,艰难险阻随处可见,漫山的荆棘让人难以前行。13座山峰,村里的年轻人也没有几个上去过,但这些老人,带着铁锹、千斤顶,背着馒头、水壶,爬高山陡坡,穿丛林荆棘,硬是把鲜艳的红旗插上了大石岩村的13座山峰!
“把旗插在了山顶上,在蜘蛛山开凿台阶,在青龙背上修柏油路,过去想都没人敢想,但我们干成了,大家的士气一下高涨起来。”说起徐光带领大家干的事情,村民王春明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农村要致富,必须选准路,方向对了要坚定地走下去!”结合大石岩村实际,他带领群众确定了建设乡村旅游名村和特色林果村的目标,闯出了依托旅游振兴的路子。
大石岩村是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户、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在哪里?徐光苦苦思索。
年秋的一天,大石岩村简陋的会议室内人声鼎沸,大家发言热烈。一场商谈村里发展规划的“诸葛亮会”在徐光的主持下正在进行。
“村里山高路险,地薄粮少,就是把地翻个遍也刨不出几个钱来。”有的村民很茫然。
“咱村的特产远近闻名,就是没人来买,得想办法让城里人来乡下转转。”有的村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结合大家的发言,徐光根据自己多日来的考察,提出了发展思路:利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好基础设施;结合自身林果业和山区土特产优势,利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开展特色种植;利用人文地理优势和优越的山水资源,开发旅游景点,边开发边挣钱。
多年的部队工作经验告诉徐光,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必须选准突破口。他把村里的优势、劣势深入分析,把自己的思路用最朴实的家乡话讲给群众听。
“通过汇总各方意见,我们确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就是要把大家动员起来,建设淇县一流的乡村旅游名村和特色林果基地。”徐光说,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村集体就有了收入,老百姓也能靠卖谷子、粉条、柿饼、核桃、花椒等特色农产品增收。
徐光以旅游促发展的思路,最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
踏平坎坷成大道。短短两年,大石岩村多少年做不到的事变成了现实。大伙儿齐心协力开发了“荒野洪荒游”“水系游”“红色洞穴探险游”3条旅游线路,恢复了1条传统乡村线路,配套建设了1个停车场和日接待能力余人的服务区。
其中,蜘蛛山的“荒野洪荒游”是他们的第一条旅游线。
顺着村西头新修的台阶和道路,不到半小时,就能到蜘蛛山山顶,遥望云雾缭绕的远山,仿佛置身仙境。沿着新修通的山脊道路前行,云雾团团,随风飘荡,似一场大自然的魔术表演。
第二条线就是“水系游”。村东头米处的山沟里,有一个“白流瀑布”,过去一到盛水时节,这里就形成一个高约50米、宽约40米的瀑布,蔚为壮观。目前通往这里的道路已经修通。
随着第三条旅游线路“红色洞穴探险游”的开通,洞沟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乘车沿着崎岖山路行驶近一个小时就抵达了洞沟。众多山洞中,一个高和宽均达10米的大洞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个洞,洞内有洞、洞上有洞,洞口在山脚下,出口在半山腰。村民介绍,此洞常年平均温度在15℃左右,冬暖夏凉。
除了新修的3条旅游线路,大石岩村又对传统的古村落旅游线路进行了修整。这个村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石木建筑,据统计,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共有多座。在小庄自然村,记者看到,一条古色古香、不规则的街道由谷底逶迤到半山腰,两侧是清一色的石头建成的古民居。这家地基连着那家屋顶,透过这家窗台便能看到那家小院,错落有致,生趣盎然。
这些古民居多是南北各5间、东西各3间组成的小四合院。建房所用的青色石头规整有序,“大石岩村石头多,这些石料多是就地取材。”徐光说,“房屋墙体的厚度多达半米,屋子里冬暖夏凉。”
在修建旅游线路的同时,徐光将村里破败不堪的学校旧舍改造成能接待人的大石岩村人民食堂,把40余间老房子打造成景区服务中心,规划建设了停车场、大石岩土特产集贸市场,目前都已建成投用。
有了这4条旅游线路,有了接待能力,大石岩村的旅游业开始火起来!
今年4月中旬,一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为保护千年国宝不被日寇掠夺,奋起反抗、舍生取义的电影《镇龙传说》在村里开拍,片中一半以上镜头是在大石岩村拍摄,参演的多名群众演员,全部来自大石岩村和附近村庄。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拍摄,就是看到了这里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电影制片人刘岸冉说,近期还有两三部片子要在大石岩村取景拍摄。
平日里,一批批旅游、会议、学习、参观的团队,让曾经寂静的大石岩村热闹非凡。年,大石岩村游客数量达到10万人次,接待各类社会团体观摩学习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0万元。
“农村要致富,必须选准路,方向对了要坚定地走下去。”徐光说,目前他们正在筹建“双百英雄(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纪念馆”、红色摄影基地,谋划拓展训练项目,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起来。
“当干部就得为群众办实事,只有办实事,群众才信任你、支持你。”群众的事再小,在徐光眼里也是大事,他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默默奉献,不求索取。
“出水了!出水了!”
两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杨家湾深井出水的那一刻,大石岩村的很多村民仍沉浸在激动与喜悦之中。
大石岩村与水,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大石岩村附近虽然山泉众多,但想找到一眼适合打井的泉眼却难之又难。多年来,村西白流山顶的山泉是唯一的水源,水流时断时续,满足不了村民的需要。
上世纪七十年代,群众在离村1公里远北山的一个沟里,发现了一处泉眼。村民们把石头一锤锤地凿出一截截七八厘米宽、五六厘米高的水槽,把水槽一个一个接起来,用水泥勾缝,全村人干了半年多,足足接了0多米,才把大拇指粗细的水流引到山下。
即便如此,到了旱季,水就变成了一滴一滴的。特别是春天栽红薯苗时,水就更显得珍贵。一盆水淘了米还要洗菜,洗完菜洗碗,最后喂牲口或浇地。
无奈之下,村里只得依照人口数量,给每家每户排好时间来水槽边接水。一天24小时,水槽边人来人往从不间断。挑水绝不能洒,否则,流的眼泪和洒了的水一样多。
阔别家乡多年,村里竟还是依靠这个小泉眼吃水,徐光的心又一次被深深刺痛了。
必须找到泉眼,打井!他横下一条心。
徐光请来水利专家,在村东北高坡上一处叫杨家湾的地方,发现了泉眼,找到了打井的位置。
为加快进度,他又派人全力寻找打井队,要求10天内打井队入村。可当时天已转凉,打井队不好找。到了第10天,打井队迟迟不见人,徐光说:“我就在打井的地方等着,打井队不来,我就不走了!”
军人出身的徐光说到做到,年逾花甲的他在初冬大山的寒夜里,一直在井址旁等到晚上10点多。
打井队终于来了!
然而,要打井,还需走一系列程序。徐光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有水,一切都不是困难,一刻不能停,没有资金徐光就自掏腰包,开干!
20个日夜连续奋战后,年11月15日,徐光回村的第21天,终于成功打出一眼深余米、水量丰沛的深井!
出水的那一刻,村子里沸腾了。偌大的钻井平台被蜂拥而来的乡亲们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你一瓢我一瓢地痛痛快快喝了个够。
“除了下雨天,谁听过这哗哗的流水声啊!”
“多少年打井没有打成,徐光回来不到一个月就干成了!”
这个时候,最应该出现在人堆中的徐光却躲在角落里,喜极而泣,泪湿衣衫。
“当干部得为群众办实事。”在徐光看来,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只有办实事,群众才会信任你,支持你。
年春,山里发大水,大石岩—李沟、大石岩—阴窝两条路上有两个小桥被洪水冲坏,还有几段路基眼看就要垮塌,加上重型货车碾轧,急需重新修复道路。
徐光迅速召集村干部开会,商谈修筑灵山—大石岩公路的事宜。正开会时,徐光接到电话,为了争取项目,上级要求把两条道路的情况拍些照片,如实汇报。
时间紧迫,任务繁重。那天的春雨下得又密又紧,会议结束已是中午12点,徐光顾不上吃饭,顾不上披雨衣、打伞,一头钻进冷雨中,下河沟、爬山头,把所有情况全部仔细查看了一遍……2个多小时,拍了42张照片。
“他一刻都没停歇。任务完成后,徐书记浑身上下湿透了,冻得瑟瑟发抖。”村民申东海记忆犹新。
特色林果业和杂粮是大石岩村的优势,村里流传一句顺口溜:“大石岩有四宝,微量元素少不了,铁锌核桃铜锰柿,高钙米、山羊肉,花椒成了大气候。”
为了把这个优势发挥好,徐光在灵山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聘请省林科院专家为大石岩村作了林果业与山体绿化规划,首期亩土地投入10万元,购买了11种优良果树苗免费发给村民,并连续补助5年的土地流转费用,二期亩树苗正在选购。
果树进入挂果期后,将达到“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的效果,极大地促进农户增收和旅游业发展。
依托龙头企业开展扶贫。村里94户贫困户签订了到户增收协议,采用合作帮扶的模式与一家公司合作,贫困户入股该企业,每户每年可获分红元,连续受益3年。他们还发挥村内“隆岩农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引导其与贫困户签订脱毒红薯、油菜、花椒等特色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
最让徐光牵挂的,总是贫困户。
年的第一场雪刚飘下来,村干部就接到了徐光要求开会的紧急通知。
出什么大事了?这么急?7个人一碰头,才知道,议题只有一个:怎么让申德安过冬。
申德安,60多岁,智障,无依无靠。气温骤降,徐光立即想起了他,于是带上新买的保暖内衣、棉袄直奔申德安家。此刻申德安正蹲在自家门口,冻得瑟瑟发抖。
不知是出于警觉还是羞于见人,看到徐光的到来,申德安大声喊叫,撵徐光走,说啥也不让进门。
无奈之下,徐光立即通知其他村干部过来开会,带着村干部们强行推开了申德安家的门,要把他身上的旧棉衣脱下来换新,谁知申德安坚决不肯,竟端起了要打架的架势。
徐光当兵的倔劲也上来了,命令道:“必须把毛头(申德安乳名)身上的衣服扒了,换上新棉衣!”
村干部申东林从后面一把抱起了申德安,几个村干部架着肩膀,拿剪刀,强行把他身上的破棉衣脱了下来。一扒开棉衣,大家傻眼了:里面尽是破布条、塑料袋、废纸……
“毛头几十年没换过衣服,棉袄里塞的那些东西味道呛死人。”现在提起当时的情景,申东林仍一阵心酸。
三下五除二地给申德安换上了棉衣,徐光和村干部又从内到外把申德安家打扫了个遍。
今年55岁的贫困户董二根和妻子都是智障,全家没有一个劳动力。村干部冯二海回忆,他和徐光到董二根家里,看到乱石成堆,仅有的几张破床歪歪扭扭地堆在墙角,“他家的院子里、屋里,没有下脚的地方,连锅台也塌了。”
徐光当即安排人先修锅台、修床铺,再整修院落,按照扶贫政策抓紧救助。很快,董二根家房屋、小院焕然一新,这个家终于有了生气。
伴着徐光无尽的心血与汗水,截至目前,大石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中,已有80户、人脱了贫,贫困发生率降至4.3%。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也浸润着每一个大石岩人的心灵。冯海贵、孔水洲、徐晓慧……这些曾经常年在外打工谋生的村民,纷纷回村支持家乡发展。
以前从来没有集体收入的大石岩村,竟破天荒地有了自己的分红:年,经村两委研究,决定拿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40%分配给全体村民,拿出20%给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补贴。
“年村里给每人发了10元钱,年每人20元、70岁以上老人50元……钱虽然不多,但这是头一次嘞!俺村以后肯定越来越好!”今年55岁的贫困户徐中高兴地说。徐中有老伴儿和女儿,徐光还帮徐中申请了到户增收项目,每年收入元,金融扶贫每年分红元,还介绍他到山上修路,干村里的工程增加收入。
群众的事再小,在徐光眼里也是大事,他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默默奉献,不求索取。
“要把工作落到实处,就要顶满格、出满勤、干过点。”要求别人做到的,徐光首先做到。他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打铁先得自身硬。“要把工作落到实处,就要顶满格、出满勤、干过点。要求别人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只有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才能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徐光经常这样告诫自己。
到任后,治理村容村貌刻不容缓。要修路,两个麦秸垛挡道。一说要挪开,有的群众就来讲条件:“损失怎么办?”当兵出身的徐光立马自掏腰包:“值多少钱,我把麦秸垛买下了,抓紧清理!”
紧接着,做村标,清理河道,建设停车场、综合服务区……由于资金短缺,他经常还要垫资购买工具和物料,不到一年时间,徐光就为村里垫资7万多元。
回村第一年,徐光住的村委会办公室用房漏雨,无法做饭,他就自掏饭费吃在群众家,今天东家、明天西家,群众戏称“咱村来了个要饭的”。
在徐光的车后备厢里,放着拐杖、军用水壶两件“宝贝”,他每天外出都带在身边。为化解争议,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早日开通蜘蛛山等3条旅游线路,徐光不管刮风下雨,说走就走,背着水和干粮,拄着拐杖,每个山头都跑了不下10遍,最多时一天爬了7次山。
与烈日同行,与繁星为伴。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医院。年春天,由于天天上山勘察路线、指导施工作业,徐光病倒了,却不肯离开施工一线。在村医申怀文的一再劝说下,徐医院治疗。住院的17天里,群众去看他,他第一句话就是:“路修得咋样了?”
记者乘车行进在通往洞沟(第3条旅游线路)的路上,眼见多处是急拐加高坡,有的还是度的大转弯,危险处让人屏住了呼吸。再加上这里恰巧是大山的风口处,下车步行时,山风像刀子一样划着人脸,又麻又疼。
行路者尚且畏惧,修路者该有什么样的胆识呢?村民毛文国说,前年在这里修路时险象环生。为节省开支,他们只找了一台挖掘机。挖掘机一天的费用就得两三千元,村里既想让挖掘机满负荷工作,又要保证安全,谈何容易!
打退堂鼓不是徐光的秉性。他下定决心,采取一步一挪的办法,反复轧实道路后再向前推进。他75岁的哥哥徐德曾是修路能手,徐光就把他请来为机手帮忙。上山前他们一再叮嘱机手全面检修:修好机器就是保咱们的命。”
修路时,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紧跟挖掘机,寸步不离。背靠危岩,面临深渊,狂风把砂石刮到脸上疼痛难忍,稍有闪失就是机毁人亡。说起这个情节,徐光只是一笑:“这比起当兵时爬冰卧雪真不算啥。”
“徐光,你不容易!”今年4月24日,徐光的老战友、70岁的李庆龙一来到大石岩村,就说出这样一句话。
李庆龙曾3次到大石岩。第一次是年接徐光入伍,大石岩的贫穷落后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第二次是年年初,徐光回村不久,此时的大石岩与几十年前相比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但他已分明感到一股蓄势待发的炽热力量包围着整个村庄;第3次也就是这次,大石岩发生的巨大变化让他吃惊不已、赞许不已。
“我与徐光相识五十载,一个被窝里睡过觉、一个碗里吃过饭,我了解他,正直、肯干、上进、不服输。大石岩村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变化,徐光付出了太多。”李庆龙说。
身教胜于言传。徐光的一言一行感染着大石岩村的每一个人。“徐光真是来干事的!”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打消了顾虑和迟疑,并迅速把这种情愫转化为大干快干的自觉行动,需要拆自家墙头时主动拿起铁锨,需要清理门前垃圾的连夜打扫。
当初“想看徐光笑话”的申怀林,不但彻底转变了态度,还成了“七老团队”的领头人,带人把第一面红旗插上了山头,成了徐光手下得力的干将,“徐书记是个干事的人,是真心为大石岩村着想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拥护他、支持他,我一定要跟着徐书记干好!”
“我是一个党员,一个山里人,能干多少时间我决定不了,但活一天为大石岩村干一天我能决定。”徐光说。
在徐光的带领和指引下,党员动起来了,群众干起来了,大石岩村“活”起来了。村民们用自己的双眼见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属于大石岩村的奇迹。
“发挥好骨干带头作用,再难的工作也会迎刃而解。”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徐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扶贫战场作为教育干部、发动群众的平台,形成共同推动大石岩村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发挥好骨干带头作用,再难的工作也会迎刃而解。”这是回到大石岩村的徐光一直反复教育党员干部的话。
村干部申东林说,徐光就像“一团火”,他走到哪里,哪里的矛盾很快就得到化解。
年夏,雨水较多。村里一户村民由于建房时没有修排水管道,一遇雨天,院子里便会倒灌满雨水,想修管道,又和邻居产生了矛盾,这可咋办?问题反映到徐光这里后,他立即找来当时负责该片区的村干部冯华清:“排水问题不是小事,问题不能过夜,今天解决不了,我们谁也不走!”
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解,两家解开了疙瘩,就排水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村民申长亮说,徐光书记是一面镜子,比照着他的干劲,我们谁也不能落后。
年元宵节,蜘蛛山登山台阶铺设工程开工。每天不到5点,三路修路大军就扛着铁镐、撬棍、铁锤、钢砧等砌石筑路工具,背着锅、带着米面油盐,浩浩荡荡地上山了,每天忙在山上、吃在山上、歇在山上。
由于年轻人常年在外务工,村里大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村民董祥安、董海安、申占平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也是5点起床加入修路大军。有人劝他们:这么大岁数了,出出主意就行,山就别上了。3位老人一听就急了:徐书记那么大的官还拼命干,咱有啥理由不往前冲?
60多岁的申长亮,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他需要负责照顾两个年幼的孙子。但他每天一手拉着一个孙子与大家一起上山修路。中午就带着俩孙子在山上生火做饭,这样能省一个来回。要知道,从蜘蛛山到家,一个来回就得两个多小时。
有人问他:“你这是何苦呢?”申长亮脱口而出:“人家徐书记是何苦呢?”
灵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耿超说,徐光更是一座“移动的党校”,让村干部处处受教育。他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干工作的方法、团结干部群众的做法,在各级干部中树起了榜样。
在徐光的影响下,全村党员干部恢复了过组织生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度,一个更具凝聚力、向心力的村两委班子被唤醒了。
村干部们说,过去我们大石岩村的干部也想干事,但找不到合适的方向,缺个领路人,徐书记一来,把大家力量凝聚起来了。
在打造3条旅游线路上,徐光提出工作战斗化的思路,把村干部、“七老团队”成员、群众分成“三个方面军”,任务分到3条旅游线路上。
按照徐光确定的目标,老村委会主任申清海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采用记工分的办法,先不兑现工资,等旅游事业发展起来、村集体有收入后逐步兑现。
群策群力,大家的事大家干。大石岩村在徐光的带领下,男女老少齐上阵,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有人出人,3支修路大军形成了!
因为有了分组,大家形成了明争暗赛、各不相让的比拼态势。从年8月份到当年年底,大石岩村里一派繁忙。一位村民这样描述当年的景象:酷暑时节铁锨舞,严冬时节机声隆,蜘蛛山上垒锅灶,洞沟前面扎寨营。
修路的关键时刻,资金告急。村民杨义清(现村委会主任)一咬牙,放下手头的生意,垫资10万元,全身心跟随徐光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
听说徐光回来建设家乡,退休后定居新乡市、能书善画的申东海老人也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与徐光一起勘察旅游线路,自愿承担了景区的文字设计、文艺创作等工作。
村里绿化荒山时,大石岩村买了棵油松树苗,前来送树苗的浚县人李培国被徐光和大石岩村村民的激情与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村的村民不要工钱还拼命干。”结果李培国不仅亲自扛树苗上山,还赠送村里多棵树苗。
在徐光的手机里,有一个由55名成员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