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北仙境黄洞

北京主治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美丽传说,成就古老村落

在距古城朝歌淇县西北20公里的太行山区,群山环抱着一个约10平方公里的山间小型盆地,盆地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思徳河上游自西向东穿过盆地南部边缘,与另一条支流在前嘴汇合后,注入武公祠水库。黄洞村就坐落在盆地北侧,周围青山环抱,村前玉带掩映,由北大岭向南延伸下来的两道土山,位于村子的东西两侧,山高数十米,在村的东南角逐渐收拢,几近合抱,正好将该村围拢起来。在两山汇合处的外侧,有两个圆形土丘,形成一狭窄通道,为进出该村的必经之地,两架土山犹如两条下山的巨龙,东边那条龙头朝西,西边那条龙头朝东,加之又有两个圆形土丘,仿佛二龙戏珠一般。在村的西侧,有一座突兀而起的孤山,山高百余米,人们称之为玉皇顶,古代叫万田山,宛若一方大印,伫立于北山脚下。站在村的高处,遥望南山,有一古寨,名叫花寨,又叫小西天,形似笔架,花寨山腰有渗水池,四季不干,犹如文人用来磨墨的砚台。由于这里独特的地形地貌,所以自古以来被风水大师们说成是具有王者之气,居住在这里的人,将来不仅有帝王降生,还可出文臣武将不计其数,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早便有人在这里定居。

据史学家研究,在距今5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先民们便沿着美沟即思德河一带,建立了原始村落,并将这一带称之为沬。殷商末年,商王帝辛又在距该村以西10多公里的深山里,建立军事基地,屯兵习武,这里是往来于纣王殿与朝歌城之间的必经之地。到了北魏,这里已经有了石窟千佛洞,表明这一带不仅有人居住,并且佛教文化已经渗透到民间,深入人心。北宋时期在石窟上面的山崖上,留下了当时被称作浚州卫县的石刻。到了元朝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了手工业作坊,至今留有当时人们烧造瓷器的古窑遗址。元朝末年由于长期战乱,元朝军队和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在这一带反复争夺,大量百姓或逃亡,或战死,致使这里几乎成为千里无鸡鸣之地,明朝建立之后,便开始向这一带大量移民,因此现在的住民绝大多数都是当时移民的后代。很多古村落也都是从那时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

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对风水学有着解不开的情结。考古学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把背山面水,安全隐蔽的地方,作为居住地。长期生活实践告诉人们,凡是风水好的吉祥之地,总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风水坏的地方,总是暗藏危机,一片荒凉,充满恐怖。说到底,风水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活动如果违背了自然法则,就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的日常生活要做到“万物兼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使人和周围的生活环境达到和谐、互助、共处的关系。中国古代建筑所推崇的四合院、中轴线的建设理念,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些传统文化和哲学思维。

自从《易经》传世以后,风水学便有了理论基础,更加受到了世人的重视,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诸如择庄、选宅、看穴地等不可或缺的东西,也导致了一些江湖术士混迹其中,用来作为骗人和敛财的工具。在风水学盛行的古代,像黄洞这样山环水绕,气脉充盈之地,自然会成为人们居住的首选。

在黄洞村中间有一座古寺,村民称之为后寺,菩萨塑像下边有一古洞,据说洞深长达数理,可以到达山的另一面,因为这里很早就有出生皇帝的说法,所以最早人们称此洞为皇家御洞。由于后来有黄姓人家在此居住,故称黄家洞,最后简称黄洞,这就是村名的由来。

黄洞村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主要姓氏有李、牛、韩、刘、贾、杨等。

一条曲折蜿蜒的东西大街,将全村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在这条大街的两侧分布着不计其数的大小胡同,走进这些胡同内部,就像进入了一个迷宫,外村的人来到这里必定会晕头转向,摸不着东南西北,因此这里自古就有“黄洞街,胡同多,接接连连都是客”的说法。

在大街的东端,就是村子的入口处,这里也就是两座土山的汇合处,很早以前曾在这里建有一座寨门,寨门是由石头砌成的拱券,高约4米,进深约8米,券门顶上建有一座庙宇,三间一层,歇山挑脊,筒瓦覆顶。据老年人回忆,庙宇周围有走廊,庙内有魁星塑像,周围墙壁上绘有各种人物画像,庙宇坐南朝北,正门上方写有“魁星楼”三个大字,另一面写有“文昌阁”三个大字,由于年代较远,人们的记忆大多模糊不清,只记大概,寨门建于何时,庙宇的规模大小,以及上面都有哪些装饰和文字记载,都已无从考证,加之解放以后由于村镇建设,道路拓宽,券门被拆除,券门两边的土山和土丘也因建设用土,渐渐被人挖掉,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

过去这里没有修通公路之前,人们是沿着河边行走,黄洞村又有两架土山作为屏障,行走在马帮古道上的人,根本看不到黄洞村,所以这里很早就有走村不见村的说法。有的人还记得有这么一句顺口溜:进庙口,过鱼泉,过去大岭是林县,一路村庄都游遍,唯有黄洞看不见。这或许就是当年往来穿梭于马帮古道上的商旅者们的亲身感受。

在淇林公路通车之前,两地之间的货物运输,主要靠人扛马驮,古时庙口和临淇是两个主要贸易集散地,两地之间正好有一天的路程,而黄洞正好位于两者之间,接南连北,承东启西,是来往于两地的商旅们,补充人畜食物的中间站,也为这一代百姓靠运力谋生找到了的出路,据前嘴村王家大院后人回忆说,其祖上就是凭力气大,到林县扛木材,挣钱后才开始买地,并逐渐兴旺发达起来的。

古宅老院,彰显厚重文化

黄洞村的古宅老院主要分布在村子的中间部位,经过历次翻修和重建,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还有50余座,多间,面积余平方米,其中三合院和四合院有20多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牛太华老宅和杨老明老宅,以及刘家大院。

据刘家家谱记载,刘家先人于清朝初年,由林县石镇迁居黄洞,开始以种地为生,农闲时兼做些小买卖,手头还算宽裕。

刘家大院位于黄洞村的中间,东西大街的南侧,该院建成于清朝乾隆38年,是一座三进院落,现在分别为刘家后人居住。在这座院落的东面和南面,分别建有花园及书房,均在建国初期被拆除。

整座建筑围绕一条中轴线,东西对称,南北照齐,主要建筑均为坐北朝南,并逐级升高,南北长70米,东西宽15米,共有房屋50多间。所有建筑一律为硬山清水脊,顶覆布瓦,台基为石砌,坚固防潮,上面为砖,便于运输和施工,上下搭配,科学合理,十分协调。整座建筑就像由砖、石、瓦、木构成的一部交响曲,和谐严谨,美观实用,长幼有序,主次分明。大门(又叫街门或宅门),位于整座建筑的东南角,取紫气东来之意,正好位于八卦中的巽位,属吉祥之位,体现了“坎宅巽门”的古代风水学原则。

进入大门,首先看到的是由倒座南屋和客厅组成的第一进院,也叫前院或外院。刘家后人回忆说,当时人们把南北两座建筑叫作南客房、北对厅,一语道破了这座院落的用途。第一进院没有建东西厢房,院墙为花墙,花墙以内建有凉棚,以便客人在院内休闲纳凉,由院子中间向北拾阶五级,就是客厅的前廊,再向前过隔扇门,就进入了客厅。客厅为五间一层,东西两头为甩袖,甩袖中间有万字格落地窗,正中间就是进出客厅的隔扇门。客厅前廊的外侧,有两根方形石柱,集承重与装饰于一身,石柱正面雕刻一副对联:

创业维艰,祖宗曾甞勤苦;

守成不易,子孙宜戒奢华。

前廊两边的墙角上部束腰处,分别有两个砖雕飞龙,飞龙上边是两只卧着的梅花鹿及雕花装饰。

出客厅后门,再过一风道,就是第二座院的院门,也叫二门,过去常说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指的就是这道门。院门建有门楼,靠院一侧立有两根石柱,上边用来承受门楼的重量,下边用来安装隔扇和板子门,柱子外侧可以分流行人,不仅美观实用,又起到了装饰作用。正房为明一暗二,据说当时是按建筑层数缴税,所以实际房高两层,但上边不留马门,只能按一层计税。这座建筑不仅上边不留马门,下边正门两边也没有窗户,而是分别用一块50公分见方的石块,在中间凿出一直径30公分的圆孔来代替窗户,圆孔周围雕有装饰花瓣,从而大大增加了室内的隐秘性,当时主人为何如此设计,又是哪些人在里面居住,现在不得而知。房角樨头处有砖雕麒麟、凤鸟和花卉图案。东西厢房分别为三间两层,硬山挑脊,布瓦覆顶。

从第二进院院门出来,在风道的东头建筑一临街门,俗称角门,此门看上去既不高大,也不豪华,却别有一番深意,角门下边由石头砌成,门顶为木头过梁,过梁上边用砖砌成“三门四户”,过去常说女人在家围着锅台转,不出三门四户,指的就是这道角门。

穿过第二道院正房后门,就是第三进院,正房为五间两层,和前面不同的是第三进院的院门外,有一个外院,使两座正房的距离拉大了许多,更有利于第三进院通风透光,房子的主人也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第三进院的院门和东西厢房建筑样式与第二进院相同,只是正房显得更加高大,四角戗角布满各种砖雕装饰,正门斗板石雕“吉星高照”四个大字十分醒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