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面牌催生出两面派,背后是朱元璋三洗怀庆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纷繁复杂。与拥有上千万数百万人口的一些大姓相比,有些姓氏人口非常稀少,其稀罕程度堪比大熊猫,弥足珍贵,被坊间称为“宝藏姓氏”。

上面这个字,读shuǎ,大家都认识。平时的生活中,以耍组成的词语很多,很常见。比如玩耍,耍猴,耍大牌,偷奸耍滑......见到位帅哥美女什么的,你内心肯定也是想上去跟人家耍一耍朋友。

“耍”字,上面一个“而”,下面一个“女”。根据《说文解字今释》第页的注释,面颊上的须毛是“而”之范式,“而”、“女”两范式叠加,那就是“女人装扮上胡须”。想想看,一位漂亮的小姐姐,沾上假胡子,这不是唬弄人嘛!你这是要耍哪样?

《汉字字源》提供了另一个解释,即用面颊上的须毛戏弄女子。这个就很有点暧昧了,用胡子扎女孩子,后面会发生什么不多解释。

“耍”是汉字的常用字,但是,用来做姓氏,就属于稀有了。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耍”姓人口数仅余人,全国排名位,位于“遵”姓之后,“枫”姓之前。姓耍的人,在山西临汾、河南卫辉、台湾台东等地均有分布,由于耍清川将军在辽宁大连离职休养,大连自然也有姓耍的人。耍姓最集中的一个地方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郇封镇雪庄村,村中有多口人都姓耍,人数仅次于史姓,是该村排名第二的大姓。

空中俯瞰雪庄村

耍姓姓氏奇特,如何形成,从何而来,没有任何文字记载,至今不可考,成为一个待解的历史之谜。关于耍姓,更多的只是一些猜测和传说。

第一种说法,商代有一个诸侯国”而“,商灭亡后该国的后人改而姓为耍姓。

修武县是一个很古老的县。早在武王伐纣时,周武王率大军来到修武,在这个地方整顿兵器,等待其他造反的诸侯前来汇合。

后来,像托塔天王,哪吒,雷振子等等纷纷赶到,姜太公召集大伙开会,一致推举周武王当盟主,大军开拔,向着商王的都城朝歌进发。至今,在修武县城外还有一个大土堆,名为武王会盟山。

商王得知有人造反,但是商朝的大军主力这个时候正在山东那儿攻打东夷人,一时赶不回来勤王,于是匆匆将大批奴隶武装起来,从都城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出发前来迎战。

两支军队走到了牧野这个地方相遇,牧野即现在的河南卫辉,距离修武和朝歌距离差不多,大致都是50公里左右的距离,在那儿爆发了著名的牧野之战。战斗激烈而残酷,姜太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商王的奴隶大军叛变了,转而投奔了周武王。两路大军合兵一处,杀向朝歌,商朝灭亡,伟大的周朝建立。

第二种说法,耍姓是女真人完颜氏的一个分支。因获罪满门抄斩,其中一人逃了出来,流落到修武,改姓耍隐居起来。

女真人生活在白山黑水间,宋朝时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女真人武力值爆表,与宋联合灭了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后来又发兵灭了北宋。

河南焦作古称山阳。中国古人把山之南、水之北称阳,山之北、水之南称阴。地球的北回归线以北,朝南的一面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照;由于地球自转和引力作用,水流对河的南岸侵蚀更严重。因为此,古人一般都选择在阳的一面聚居。长此以往,我国的很多地名中都带阳,比如洛阳、南阳、襄阳、耒阳、益阳等等,而地名中带阴的则很少。

山阳,在太行山东南,大沙河以北。古黄河河道,从大沙河进入卫河,在华北平原形成了一大片沼泽地,称为大陆泽,而后再流入大海。黄河此后又经历了数次改道,最后夺淮入海,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没有了黄河来水,大陆泽逐渐干涸萎缩,形成了肥沃的千里华北大平原。现今华北各地的很多小湖泊小水面,如白洋淀等,就是古时候大陆泽留下的影子。古代另一个很著名的沼泽地云梦泽,消失得并不那么彻底,虽然留下了江汉平原,但也给湖北留下了千湖之省的美名。

曹丕篡汉后,汉献帝被改封为山阳公,被害死后就埋在了焦作。在焦作的古山阳城遗址附近,还留有汉献帝陵,只是早已被盗墓贼洗劫一空,留着一座巨大的封土堆诉说着大汉雄风。

魏晋时期,政治崩坏,很多文人逃避现实,寄情山水。焦作市紧依南太行,有山有水,成为很多文人骚客的隐居地,最著名的就是竹林七贤。

焦作市人文地图

雪庄村地处平原,北距著名景区云台山仅20公里,可以说一抬腿就能进山,是个非常适宜避祸隐居之处。云台山就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地方,景区的茱萸峰是游人必去的打卡地,而景区的子房湖,传说是张良辅佐刘邦得天下后隐居的地方。

传说完颜氏家族中逃出来的那一人来到雪庄村隐居,为了纪念常年白雪覆盖的家乡,将此地起名雪庄。为逃避政敌追杀,从此改姓耍,取名耍千中。“‘千’和‘迁’是谐音,意思是迁居中原。后生四子:耍存仁、耍存礼、耍存义、耍存智。之后繁衍数百年,才有如今耍姓后人。

这个传说还有个变种,将时间往后推到了明代,人物也由女真完颜氏改成了明朝时期的一位高官,其他都差不多——满门抄斩,家族中有一男丁逃出,来到修武雪庄村,改姓耍隐居避祸。

第三种说法,耍姓的祖先是元朝皇室的一个分支,分封到修武这一带。明军北伐后,来不及逃亡漠北,只好改姓隐居起来。

传说这位元朝皇室为了不被汉人攻击,脱下了王爷的服装,穿上汉人衣裳。由于久居中原,汉话早已说得流利,唯一的区别是名字。但是他又怕改了汉姓后,其后代因岁月久远,忘记了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所以迟迟拿不定主意改什么姓。

这一天他的小孙子跑来,嚷嚷着要夫人带他去外面玩,嘴里一直喊着”我要去外面玩耍,去外面玩耍......“,他灵光一现,”玩“字拆分开来从右往左念,可不正是元王!后世的子孙从这个玩字,当能悟出自己元朝皇室的后代。

他的夫人想得更细一些,说”玩“字太明显了,官府的老爷们都是读书人,喜欢玩心眼,他们一看”玩“这个姓,定会怀疑我们的身份。玩耍相连,我们不如取玩耍后面的那个耍字当姓,这样后代们看到耍字,就会想到玩字,想到了玩字,就明了了自己是元王的后代,是成吉思汗的子孙。

从此,耍姓这一族就在雪中村世袭繁衍,开枝散叶。

传说往往有历史的影子。这三个关于耍姓来源的传说,考究历史的话,第三个传说似乎最接近真相。

元代,包括修武在内的怀孟一带,确实和皇室有很深的渊源。元初,据《元史》和《怀庆府志》记载,这里是忽必烈的“汤沐邑”(国君等收取赋税的私邑)。元仁宗在即位前,曾陪生母在怀州居住了三年,他当皇帝后,为了表示吉庆,将怀孟路改为怀庆路。

到了明清,怀庆府、卫辉府、彰德府为黄河以北三大府。近代,由于道清铁路的修建,修武县焦作镇成为道清铁路局的所在,道清铁路与京汉铁路的交汇点选在了新乡,仅仅不到半个世纪的光景,辉煌了数千年的古怀庆府、卫辉府迅速被下属的焦作市、新乡市取代,只有彰德府勉强成为了地级市——安阳市。

在元代,元朝的皇室对怀庆一带优渥有加。

其一,大力兴修水利。

中统元年(年),名臣谭澄任怀孟路(怀庆府)总管,《元史》记载:“岁旱,令民凿唐温渠,引沁水以灌田,民用不饥,教之种植,地无遗利”。

太保刘秉忠在和忽必烈谈论各地郡守时说:“若刑之张耕,怀之谭澄,何忧不治哉?”由于启用良吏,大力开展水利设施建设,使宋金以来凋敝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人口大量增加,元至元七年(年)“迁怀孟新民一千八百余户居河西”进行屯田。

其二,重视教育。

官府重修文庙,兴办义学,乡里文风鼎盛。整个怀庆府,一直到现在,均甚重视教育,每年的中考、高考都有不错的成绩。

在元代,仅修武县就有薛澍和逯鲁通过科举入仕,成为元代重臣。薛澍还娶了元朝皇帝的公主,人称“薛驸马”,他任吏部尚书兼掌五部事,有“元天一柱”之称。

其三,兴办屯田,减免赋税。

据《平章政事关关墓志》(张翥书)记载,元朝在此的守将关关“绥辑流散,务屯种”,“少暇乃捐己资,起义塾,来学者延师教之”。可见,元朝派至此地的官吏还是做了不少好事。

元末,红巾军大起义。元朝出了位著名的军事将领察罕帖木儿及其养子扩廓帖木儿,怀庆府成为察罕帖木儿的势力范围。

察罕帖木儿(年—年)

在当地,留下了这样一个传说:察罕帖木儿率领的元军精锐相当能打,与朱元璋的农民军在怀庆府展开激烈拉锯。战争期间,双方都让百姓们挂上拥护他们的牌子,元朝军队来了,百姓做块木牌“保境安民”,起义军来了,老百姓再做块木牌“驱除鞑虏”。

后来,双方进出太频繁了,有人图省事,就在木牌的正面写上“保境安民”,背面写上“驱除鞑虏”,谁来了把牌子翻一下就可以了,此即“两面牌”,周围的百姓见了也纷纷效仿。这就是“两面派”的来历。

有一次,大将常遇春攻了过来,恰巧有一块牌子从门上掉下来,恰巧落在大将常遇春马前,恰巧是”保境安民”这一面。常遇春连续翻看了几户的牌子,均是两面牌,由此识破了百姓的机关。

勃然大怒的常遇春将此事报告给朱元璋,朱屠夫立即下令常遇春把怀庆府地区的百姓斩尽杀绝。常遇春领命后,率军向怀庆地区杀去,见人就杀,鸡犬不留,来来往往杀了三个来回。此后,又将元宝放在大街上,第二天前来察看。如若发现元宝少了,就证明还有活人,接着又杀,直到怀庆地区百姓都被杀光了,常遇春才罢休,这就是三次血洗怀庆府的故事。

朱重八登基当了皇帝后,下令从未遭受兵祸的山西洪洞县往怀庆府移民,由此开启了洪洞县大槐树下的那段历史。

传说中的拉锯战虽然有夸张的嫌疑,但是也反映了元末明初中原地区战争的频繁和民众对那段战争历史的集体记忆。

由于元朝对怀庆地区的政策相当好,派去的官吏也多是有为能干之人,所以民众对元政权普遍存在好感,这就出现了洪武元年十二月庚寅“孟州复叛,官吏皆滔没”。第二年正月丁酉“大将军徐达遣指挥张焕将兵万余人,取孟州山寨”,平息了叛乱(《明太祖实录》卷37卷)。

这就可以理解百姓挂“两面牌”,其实是对破坏自己安定生活的朱明政权的排斥和仇恨,也表现了对元朝政权的怀念。

大明朝对怀庆府确实持歧视态度,明朝一代,怀庆府的赋税是河南八府中最高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河南八府,而怀庆地独小,粮独重。”《怀庆府志》卷5《田赋》中,何瑭(怀庆府进士)说:“怀庆田土较河各府最狭,而税粮最多;其民之田,亦可知矣。”

民众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就以民间传说的方式将其归咎于明军攻打怀庆府不利,夺得天下后,朱元璋迁怒百姓,增加了怀庆府三倍的赋税。明代河内知县王以在《灾伤图序》中说:“高皇帝削平祸乱,怀府守铁木儿抗王师。已而高皇帝定鼎,按怀庆额赋而三倍之。”这个说法此后被清代和民国年间编撰地方志的纂修者因袭,康熙三十四年《怀庆府志》:“怀庆之赋之重,盖出于明太祖一时之怒云”。

也因为此,朱元璋在怀庆府民众心中便是个喜怒无常、蛮不讲理的人物,进而在“三洗怀庆府”中被描绘成嗜血成性、杀人不眨眼的大魔王。

更改汉姓在此隐居,躲避追杀,虽然能瞒得住官府,但是瞒不住长期在本地生活的百姓。由于朱明王朝对当地人曾“助铁木耳(尔)守,以抗王师”,对怀庆人民施以强制移民和增加赋税的报复,使得怀庆民众怀念元朝,痛恨朱明,不仅没有对留下的蒙古人群起而攻之,而是有意保护。没有人去官府告发,使得隐姓埋名成为可能。

以此观之,耍姓先祖为遗留在修武的元代贵族,不是没有可能。至于究竟是忽必烈或者元仁宗的旁系子孙,还是守将察罕帖木儿的后人,那就不得而知了。

地处平原的河南省,自从黄帝东出函谷,在远古时代就是部落落脚的首选之地,而部落又是我国姓氏文化的起源,所以河南也是我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源自河南的除了一百多个我们常见的姓氏外,人们还推选出河南十大罕见姓氏——歹留举,岁晓钦,伽建立,怯富申,耍菊梅,湾保英,揣建勇,漫学斌,遵晓鹤,豁金周。其实,在河南的宝藏姓氏还有许多未能列入,比如与耍姓同在修武县的还有一个“抄”姓,传说其祖上也是蒙古贵族。

如今,“耍”姓人,无论是生活习性和服饰语言都完全和汉人一致,人口统计也列为汉族。耍姓虽然人口少,但是也出了一位英雄,把美国鬼子耍得团团转。

上篇文章讲到 三十九军师团四打老秃山,指挥战斗的耍清川团长亲自去敌后高地侦察(即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与美军激战的那个高地),精细筹划和准备,指挥部队全歼美军一个加强连余人(此战实际歼敌近人),成为我军进攻战斗的模范战例。

耍清川团长在担任团前曾任师团团长,一次战役云山战斗时指挥团和师侦察工兵混合营全歼了美军骑兵第一师骑8团团部连一部、骑8团2营一部、骑8团3营全部,二次战役指挥两个连抗击了美二十五师24团的北进,为主力赶到歼灭这个美军黑人团做出了贡献......

耍清川后来担任39军副军长、外长山要塞区司令(正军职),长期驻守在祖国的边关。周总理有一次接见耍清川,博学的总理对他的姓氏很感兴趣。周总理问耍清川是不是少数民族,耍清川说,祖先是不是少数民族,他们不清楚,他们登记的都是汉族。两个人就耍姓聊了很多,气氛轻松而愉快......

由于没有任何历史文字资料留存,耍姓的起源也许将永远是一个历史谜团。不论怎么说,耍姓早已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仅仅人的耍姓人中就出了一位为国家民族立了大功的英雄,如果按照人口来算的话,这个比例无疑要远远高于大多数姓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