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约公元前年--约公元前年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的建立
孔甲下传四世,夏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履癸(桀)继位。相传,夏桀非常残暴,百姓已不堪忍受。"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为摆脱孔甲以来的日益衰败的局面,桀加强了对内的统治,坚决镇压异己力量,据说他斩杀黎民如砍伐草木一般,但高压手段并未达到其目的,而是加剧了人民对他的痛恨,人民甚至发誓要与之同归于尽。到夏桀之时,夏王朝的统治已处于严重的内外交困之中。
与此同时,兴起于东方的商族则有较大发展,并逐渐强盛起来。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商部族的始祖契与禹同时期。尧称帝时,封帝喾之子契为司徒,后被封为玄王。帝舜时期,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建立商国。
夏朝中期,契的六世孙王亥驯服了牛,除了用牛耕地,还发明了牛车,用牛拉货物,开始发展以物换物的商业贸易,使商的势力逐步强盛起来。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契的第十四代孙商汤正式兴兵伐夏,在鸣条之战打败夏桀后,返回亳都,以"商"作为国号,建立商朝。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前期为兄终弟及,后期为典型的父死子继。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成汤时期的国家权力已经初步确立,奴隶制的社会秩序亦已稳固。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商朝的延续
商汤建国后,吸取了夏朝灭亡的教训,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权得到了初步巩固。
由于商汤的长子太丁死在商汤之前,所以商汤死后,按照兄终弟及制,由太丁的弟弟外丙、仲壬先后继任商王。
外丙、仲壬继位不久就死去,右相伊尹只好立太丁长子太甲为王。然而太甲为王年间,不修德政,昏暗暴虐,于是伊尹在商汤墓所在地桐建了一座宫室,称为桐宫,把太甲送入桐宫反省。在太甲闭门思过期间,伊尹代他行政,三年后,太甲已经悔过自新,于是伊尹迎回太甲,恢复太甲王位,自己退为臣。太甲二次即位,勤修德政,以身作则,诸侯归服,百姓安宁。(伊尹助商汤灭夏立下了不朽功勋,商朝建立后,商汤以伊尹为卿士,料理商朝政务。)
太甲死后,伊尹继续辅佐其子沃丁继位,伊尹死后,商王沃丁以天子之礼葬之。
沃丁死后,由其弟太庚继位,太庚死后,其子小甲(也有说是其弟)继位,小甲死后是其弟雍己继位,雍己在位期间荒废政事,商朝开始衰弱。
雍己死后是其弟太戊继位,据记载,太戊继位时仍是少年,怠于国政,只图享乐,一日王宫庭院的桑树下长了一棵楮(chǔ)树,七天的时间生长的很大,古代没有植物学的知识,于是把它看作是妖魔鬼怪,太戊很怕,此时大臣伊陟(zhì,相传为伊尹后代)进言,听说妖怪胜不过德行,大概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么德行缺失的地方,所以才会出现妖怪,如果大王善政修道,以德治民,自然就会免除祸害。太戊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痛改前非,勤政修德,治国抚民,商朝中兴,据古书上记载太戊在位75年,是商王朝在位最长久的。
太戊病死后,其子仲丁继位。仲丁继位初,都城毫都(今河南商丘)遭遇河决之害,遂将国都自亳西迁于嚣(今郑州商城遗址),商朝自此开始第一次迁都。仲丁在位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兰夷进攻商朝,仲丁出兵击退兰夷,但仲丁本身的势力受到重创。在仲丁死后,他的兄弟们凭借着自己的势力争夺他留下的王位,始开"谁势力大谁即位"的先例,从而造成持续一百多年的九世之乱。
仲丁死后,其弟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前期的兄终弟及王位继承制度遭破坏,商朝国力开始有衰落的迹象。
外壬死后,他的弟弟河亶(dǎn)甲继位。曾迁都于相(今河南内黄),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致使商朝国力再度衰落。
河亶甲死后,他的儿子祖乙继位。祖乙先将国都由相迁至耿,后因洪水毁坏又迁都于庇(今山东定陶)。祖乙在位时重用贤臣巫贤,使商朝国运再度中兴。
祖乙死后由他的儿子祖辛继位。祖辛死后由他的弟弟沃甲继位。沃甲死后由他的侄子、祖辛的儿子祖丁继位。
祖丁死后由他的堂弟、沃甲的儿子南庚继位,南庚在位时将国都由庇迁至奄(yǎn,今山东曲阜),商朝国运又开始衰落。
南庚死后由祖丁的儿子阳甲继位。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商朝衰落,诸侯不朝。
九世之乱历经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延续近百年的混乱局面,使商朝国力大幅度下降,商朝统治遭到严重削弱,四方诸侯、方国不再向商朝朝见纳贡,并日益威胁着商朝的统治。
阳甲去世,他的弟弟盘庚继位。盘庚继位以后,决定渡过黄河,把都城从奄迁到亳,后又北迁至殷(当时称为北蒙,今河南安阳),商朝自此称殷商,都城也就此稳定下来。盘庚迁殷后,推行商汤的政令,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了局面,从此百姓安宁,诸侯都来朝见盘庚,商朝国势再度振兴。
盘庚死后,其弟小辛继承王位。小辛继位后,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商朝国运又一次衰落。小辛死后,其弟小乙继位。
小乙死后,其子武丁继位,武丁在位时,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
武丁死后,打算废太子祖庚而立其偏爱的幼子祖甲继位,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不可强行废立,否则就可能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于是离开王都,到平民中生活。武丁次子祖庚继位(其长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不愿与兄长争夺王位,便暗暗地离宫出走)。
祖庚死后,其三弟祖甲继位,为了报效祖先功德,商人盛行祭祀,但所祭对象和顺序都很零乱,没有一定的规矩,祖甲即位后,创造了“周祭”之法,使殷人的祭祀系统更为严密规范,因此盛行于商代后半期,并逐渐达到最高峰。祖甲创立的周祭之法是祖先崇拜和宗教制度的最好体现。
祖甲死后,其子廪(lǐn)辛继位,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是始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
廪辛死后,由其弟康丁继位,在位时,羌方在今陕、甘一带屡犯商王朝,康丁在抗击羌方的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但羌方并未被攻灭,成为隐患。
康丁死后,其子武乙继位,在位时,西方的周部落逐渐强大,加上国内巫教势力极大,经常假借天意钳制商王的行动,武乙经过种种斗争,终于使巫权大为降落,王权大为上升。
武乙死后,其子文丁继位,为了解除周人的威胁,采取怀柔政策。当时的周侯季历伐戎有功,被文丁嘉封为牧师,执掌商朝西部地区之征伐,屡立战功,文丁忌惮周的强大,为了遏制周族势力,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召唤到殷都,名义上封为"方伯",号称"周西伯",实则软禁了一段时间后将其杀害。(季历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的父亲)
文丁死后,其子帝乙继位,在位时,江淮之间的夷族强盛,夷方、孟方、林方等部落叛乱,反对商朝,再加上商王文丁杀了周族首领季历以后,商周关系恶化,帝乙为了避免东西两方同时受敌,采用和亲的办法来缓和商周矛盾。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沬(mèi)(即朝歌,今河南淇县)。
帝乙死后,其子帝辛继位,帝辛也就是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任君王。继位后,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可结果却出现许多叛乱国。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牧野之战商纣王与周部落决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
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面对纣王的暴虐,他的一些亲人想用"仁"与"德"的思想来劝谏他,结果"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酒池肉林:据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炮烙之刑:商纣王为了镇压反抗者所设置的一种残酷的刑罚,即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炭使热,令有罪之人行其上,辄坠炭中活活烧死。
牝鸡司晨:本义为母鸡代公鸡报晓,古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纣,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指的就是纣王听信宠妃妲己的话,而毫不理会忠臣们的进谏。
妲己:有苏氏部落女,商纣王镇压有苏氏暴乱,有苏氏兵败,知纣王好色,就献出自己的爱女妲己,并叮嘱妲己一定要报这个丧国之仇。妲己入宫后,因容貌遭其他嫔妃妒忌、羞辱,想起自己的家仇国恨,于是她利用纣王沉迷于自己的美色,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优势,想方设法怂恿纣王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商朝的政治
官制上,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家机构,有各种职官,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
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sè),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侍卫武官亚,卫士亚旅,掌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掌外地籍田的畋(tián)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
律法上,商人十分迷信鬼神,商王自称是上天的儿子,也称天子,在王权神授观下,商朝的法律也都是一"天"与"神"的名义制定的。
商朝的军事
军队人数上,商朝的士兵约有12万-15万
军队建制上,王作三师右中左,说明当时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可能是师,以人为基层单位,人为中级单位,并有右、中、左的区分。
武器配备上,据考古发掘和甲骨文记载,主要有战车、弓、箭、戈、矛、刀、斧、钺(yuè)、干盾、矢镞、头盔、甲胄等,其中戈、矛、刀、斧、矢镞、头盔等是用青铜铸造的。
商朝的经济
农牧业上,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都比较快,种植五谷畜养六畜,并开始养淡水鱼。农具主要有木器、石器和蚌器等,盛行火耕,农民已经懂得了施用农肥,并已经开始贮存人粪、畜粪等方法。
手工业上,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巨,产量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尤以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高峰,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技术相当成熟,各种常用的器具和礼器、酒器十分精美。
土地方面,农民通过其所属的公社领得自己的份地,公社分公田与私田,农民需要同时耕种公田与私田。
赋税上,"公田"上的收获物就作为交给奴隶主贵族的一种赋税。
司母戊鼎商朝的文化
服饰上,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是源自于此。其服饰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样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但是比较高级的染织品、刺绣品及装饰品都由奴隶主阶级享用,而底层的民众只能穿麻布以及与麻布同类的葛布制成的编织物。
音乐上,由于农、牧、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出现了。乐舞是宫廷音乐的主要形式。
文字上,殷商时代文字已经得到充分广泛的应用,发展得也比较成熟,汉字的结构在甲骨文中已经基本形成。
历法上,主要服务于农业,在甲骨文中,已经记载有日食、月食的现象了,在这一时期,六十干支记日已开始使用,商朝以10日为一旬,每旬的最后一日,要进行卜旬。在商朝的历法中,以月亮盈亏一次为一月,月份有大小之分,商朝以12个月为一年,并且出现了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