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党拾遗靳波风驰云动话上党西部文明

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开栏语上党从来天下脊。“居太行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上党区地处上党腹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中华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近年来,众多文人志士致力于挖掘和弘扬上党区优秀的历史文化,硕果颇丰。本土青年作家靳波近年来对上党历史文化深度考察和收集整理,其新著《上党拾遗》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时期至中华民国,内容从文化古迹的考察到传说故事的考证,从名人典故的挖掘到古镇古村的推介,内容涉及潞商、潞酒、古镇、名村、庙宇、非遗、民俗等多个方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抛砖引玉,挖掘、传承和弘扬上党历史文化,上党文旅推出专门版块《上党拾遗》,今天推出第一篇----《风驰云动话上党》,以飨读者。风驰云动话上党靳波上党,是一个千年古地名。据说殷商已有,但在史料上没有明确记载。东汉刘熙著《释名》对上党地名的解释为:“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也。”这句话的含义,借用明弘治版《潞州志》的说法是,“上党所治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上党有多高呢?古语云:“居太行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又云:“自河内观之,则山高万仞;自朝歌望之,则如黑云在半天。”河内和朝歌都是古地名。河内在这里指河内郡(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朝歌指商朝晚期的都城(今河南淇县)。如果仅从地形上分析,上党得名可能远远早于殷商。上党自古“与天为党”。因为这个缘故,上党还一度被称为“天党”。关于天党的建置,官方没有明确记载,但在民间众多的碑碣、诗赋中都能找到它的影子。明户部主事李新芳《送刘百洲召取台谏之选》一诗,就有“秋月明天党,清风吹客衣”之句。再后来,“天党”又一度被讹传为“天堂”,在《隋唐演义》小说中,单雄信的故乡就是山西潞州天堂县二贤庄。老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哪曾想,山西潞州还真出了个“天堂县”!上党,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走进今天的长治古城(古上党中心),想触摸一下上党的历史,最好去“上党门”转转。上党门始建于隋开皇三年(),乃隋代上党郡署的衙门。唐代,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曾重新修葺;金元之际毁于兵火,明、清两朝又多次重修。现存遗址主要为明清建筑,年被正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党门坐落在长治古城府坡街,大门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两侧建有钟、鼓二楼,楼檐下各书两个遒劲的大字,东为“风驰”,西为“云动”。相传隋唐年间,上党歌舞升平,商贾云集。一日,有洛阳府和平阳府的两位客商在上党门附近游玩,一阵小风吹来,钟鼓齐鸣,仙乐飘飘,二人看见门楼上的脊兽、门前的石狮也仿佛像云一样舞动起来。后来,他们逢人就讲“上党是仙境,上党是仙境”。上党到底是一个如何神奇的地方呢?历史上的上党郡和上党县,又和长治县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上党郡历史上,“上党”在典籍中第一次出现在春秋时期。并且它一出现,已经是一个郡的建置。据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记载:“解狐举邢伯柳为上党守,柳往谢之。”明丘濬著《大学衍义补》一书也载有此事,“赵简子问:‘孰可为上党守?’解狐曰:‘邢伯柳可。’”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有关上党地名的最早记载。守也叫郡守或太守,是古代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邢伯柳,是目前我们所知的上党郡第一任郡守。关于这段历史,清顺治版《潞安府志·职官》中也有记载:“赵上党守,邢伯柳。”赵简子(?—前年),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领袖。如果从赵简子生活的时代算起,那么上党正式被载入史册,至少也有年的历史了。为什么说邢伯柳是“赵上党守”呢?因为与此同时,还有韩上党、魏上党之分。战国时期,群雄逐鹿,韩、赵、魏三家分晋,上党之地被韩、赵、魏三家分之。韩、赵、魏三国瓜分上党之后,同时都设有上党郡。赵上党郡有二十四县,韩上党郡有十七县,魏上党郡没有明确记载。唐张守节著《正义》云:“韩上党也,从太行山西北泽、潞等州是也。”我们今天的长治、晋城等地,大部分都属于韩上党郡。另据吉林大学吴良宝教授在《战国时期上党郡新考》一文中考证:“赵上党郡基本有山西和顺、榆社以南,壶关以北,沁县、长子以东,太行山以西地区;韩上党郡有山西沁源、安泽及沁水等地区;魏上党郡有高平、陵川及晋城等地区。”总之当年三国之上党,赵国的地盘最大,韩次之,魏最小。邢伯柳,是当时赵国上党郡第一任太守。史料记载,韩上党郡的第一任太守叫靳黈,他比赵上党郡太守邢伯柳要迟一百多年。上党之地,“民多俭质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务学”。如此说来,靳黈算个很合格的“上党人”。公元前年,秦国出兵进攻韩国的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市),韩桓惠王派人前往上党,让太守靳黈把上党郡割让给秦国求和。靳黈严词拒绝,他大义凛然地对使者说:“虽然韩王有令,但作为上党郡太守,我的职责就是守卫上党,如若不能,愿与上党共存亡!”使者回禀韩桓惠王后,韩王一气之下就派冯亭接替了靳黈的太守之职。冯亭接任上党郡太守之后,把韩上党郡十七个城邑双手奉送给了赵孝成王。为了得到韩上党十七座城池,赵孝成王不惜动用四十万军队和秦军在长平开战,结果一败涂地,四十万将士被秦军坑杀。之后,上党并入秦国版图。《荀子》曰:“韩之上地(《玉海》注:上地,上党之地也。),方数百里,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公元前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党郡即其一,郡治长子。《正义》云:“秦上党郡今泽、潞、仪、沁等四州之地,兼相州之半。”有专家考证,秦上党郡包括了现在山西省和顺、榆社以南,绵上、和川、沁水以东,阳城、晋城以北,以及河北省涉县、河南省林县等地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到了汉代,承袭秦制,上党郡辖长子(今长子之地)、屯留(今屯留之地)、余吾(今屯留余吾之地)、铜鞮(今襄垣、沁县之地)、涅氏(今武乡、榆社之地)、沾县(今昔阳、左权、和顺之地)、襄垣(今襄垣之地)、壶关(今壶关、长治、平顺、黎城之地)、泫氏(今高平、陵川之地)、高都(今晋城之地)、潞城、陭氏(今长子、屯留之地)、阳阿(今泽州大阳之地)、谷远(今沁源、安泽之地)十四县,隶属于并州。三国时期,亦设上党郡。建安元年,郡治移至壶关。据《后魏·地形志》记:“上党郡,汉治长子城,董卓作乱,治壶关县。”秦、汉两朝,上党郡的郡治都设在长子。不过,这个长子可能也并非今长子县城。据《魏书·地形志》云:“长子县有长子城,即县东故城也。”明万历版《潞安府志》记载:“故城水,出潞之故城,俗名破城。在城南十六里,北流会黎水。”清光绪版《长治县志》又记:“后魏长子县城,今名故城村,在县南十六里。”清乾隆版《长治县志》解释道:“故城即安城镇,土人名破城。”由此来看,秦汉时期上党郡的郡治长子,很可能指今上党区郝家庄镇安城村。董卓作乱以后,上党郡的郡治才移治壶关县。不过,这个壶关也并非今壶关县。据《旧唐书·地理志》载:“上党,汉壶关县,隋分置上党,州所治。”也就是说,当年上党郡的郡治壶关,应该指的是汉代的壶关县,也就是后来的上党县区域。郡治的位置,应该在今上党门附近。两晋时期,上党郡治移至潞县(今潞城),领十县。此后,一直延续至南北朝时期,上党郡的建置依然还在,只不过地盘却越来越小。后魏上党郡领长子、壶关、屯留等五县。晋永安元年(),石勒占领上党。太元十一年(),慕容永称帝长子,上党郡归之。北周建德七年(),又分上党郡置潞州。隋开皇十六年(),潞州改置韩州于襄垣。隋大业初,又改韩州为上党郡,领上党、长子、潞城、屯留、襄垣、黎城、涉、武乡、铜鞮、沁源十县。唐武德元年(),上党郡复改为潞州。唐天宝元年(),又复改潞州为上党郡。唐乾元元年(),复改上党郡为潞州。至此,上党郡最后一次亮相历史的舞台,从此便消失在了历史的云海。掐指一算,如果从邢伯柳任赵上党郡第一任太守算起,到唐乾元元年()上党郡最后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上党郡的建置断断续续也延续了千余年。“上党县,本汉壶关县也”上党县,原本是汉代壶关县的一部分。据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载:“上党县,本汉壶关县也。隋开皇中分壶关置上党县,属潞州。”又载:“壶关,本汉县也,属上党郡。山形似壶,于此置关,故名壶关。隋开皇十六年分壶关置上党县,大业二年()省壶关并入上党,武德四年()重置。”用清光绪版《壶关县续志》中的一句话讲,就是“壶关与长治(县)本一县地。隋虽分为二县,不久复合为一。唐始各自为治。”上党和壶关二县,原本合为一县,分分合合又各自为政。隋开皇十六年(),上党县第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那一年,距上党郡再次被废过去六年时间(隋开皇十年废上党郡),上党县又隶属于了潞州。当年上党县的县治,一说设在故县。据清乾隆版《长治县志》记:“隋开皇初,上党郡废,始置上党县。上党县即今故县村。”故县村即今上党区西池乡西故县、东故县村。对此,清光绪版《长治县志》又进行了修正,认为“后魏之上党郡治,隋所立上党县,皆当在故城村”,即今上党区郝家庄镇安城村。究竟哪种说法更靠谱,需要专家进一步考证。如果仅从地理位置分析,似乎“安城说”更靠谱一些。上党县设立十年之后(即隋大业二年),上党、壶关二县又合并称上党县。没多久,唐武德四年(),又分上党置壶关县。隋大业三年(),潞州又复改称上党郡,上党县又隶属于上党郡。之后,从五代十国至宋、金、元时期,上党县或隶属于潞州,或隶属于隆德府等,一直到了明洪武二年(),上党县区域并入潞州版图,上党县的建置才被官方正式取消。上党县的建置,从隋开皇十六年()到明洪武二年(),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等多个朝代,延续了年后正式告别了历史的舞台。“长治县,即古上党县”明嘉靖三年(),山西潞州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义军领袖陈卿率众二万余人,聚集在今平顺青羊山一带,杀富济贫,声震朝野。明嘉靖六年(),太行山南部七州十三个县全部归陈卿所有。嘉靖七年(),朝廷调动京师、山西、河南十万大军,兵分三路,终于平息叛乱。陈卿被俘,押往京师“凌迟”处死。青羊之变后,明王朝为加强对潞州地方的统治,升潞州为潞安府(意为潞州从此平安),同时割潞城、壶关、黎城三县地,嘉靖皇帝取“平顺百世之泽”之意赐名平顺县,又取“长治久安”之义把原先上党县的区域附郭(即长治县治所与潞安府治所同设于原潞州城内)设长治县。从此,肩负着美好使命的长治县第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长治县,即历史上的上党县。据《明史》记:“长治(即长治县),即上党县。”清顺治版《潞安府志·建置》记:“长治县,即古上党县,创自隋,至元无改,明初省。”清乾隆版《潞安府志》又记:“盖长治(即长治县),即隋唐以后之上党县,上党即古壶关也。”一般认为,长治县正式设置时间为嘉靖八年()。此说最早见于《明史》,据《明史·地理志》记载,“长治,元上党县,洪武二年省入州,嘉靖八年二月复置更名。”清光绪版《长治县志》也引用此说。不过,又据清乾隆版《长治县志》记载,“嘉靖十年,因青羊寇荡平,而后朝议遂改州为府,设县附郭”,又把长治县设县的时间推迟了两年。到底哪种说法更准确?据明礼部尚书顾鼎臣撰《创建平顺县记》记,平顺县创建“始于嘉靖八年九月望,告成于十二年二月朔”。明代南京国子祭酒崔铣撰写的《新开潞安府治记》则记:“嘉靖壬辰(即嘉靖十一年),内外谋协,尽行是议,上锡府名曰潞安。旧统六县,复增其二,附郭曰长治,青羊曰平顺。”由此来看,升潞州为潞安府,同时附郭长治县、置平顺县从筹备到创建大约经历了四年时间,嘉靖八年()仅仅是筹备开始阶段。升潞州为潞安府、同时附郭长治县应以明代《新开潞安府治记》记载“嘉靖壬辰”即嘉靖十一年()为准才对。另据清乾隆版《潞安府志·职官》记:“长治县第一任知县睢泽,直隶晋州贡士,嘉靖十一年任。”更加佐证了长治县正式诞生于明嘉靖十一年()。公元年11月23日,长治县“撤县设区”,更名为上党区。如果从明嘉靖十一年()长治县创建算起,至公元年长治县“撤县设区”,长治县悠悠走过了年的历史。今天,她重拾“上党”这一延续二千多年的文化地名,又肩负起“上党从来天下脊”的重任,踏上新的历史征程!靳波长治市上党区西火镇赵家庄村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来源:靳波、上党文旅集团作者/来源:上党文化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