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以构建信用导向的营商环境为目标,以信息归集、信用分类、联合惩戒、信用修复等为抓手,积极探索“1+4+N”模式市场监管全链条信用分类监管机制。
1个目标
深化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已成为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构建信用导向的营商环境为目标,积极探索市场监管全链条信用监管机制。
4个环节
强化信息归集公示。企业信息归集是做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的基础工作,淇县市场监管局以“高质量”为目标,归集企业信息。在企业信息归集工作中,按照“谁产生、谁录入”的原则,在企业信息产生之日起20日内,归集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做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归集企业注册登记信息条、行政许可条、行政处罚信息条、抽查结果信息条。
强化信用分类监管。信用分类监管旨在合理配置监管资源,解决“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针对性不强,发现问题比例不高的问题。淇县市场监管局以三个“对接”为突破口,把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形成工作闭环,有效提高监管精准性。一是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检查对象名录库对接。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中,按照企业的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将不同风险等级的对象分类创建对象库,便于实施信用分类抽查。二是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频次对接。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中,针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检查对象,实施不同频次、不同比例的抽取。对信用风险低的A类企业,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实现“无事不扰”;对信用风险高的D类企业,实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地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做到“无处不在”。三是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系统对接。实施抽查后,及时将抽查结果进行公示与信息归集,确保企业信用风险信息动态更新,信用分类结果动态调整。今年,按照信用分类开展部门联合抽查19次,优化了监管资源配置,提升了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
强化部门联合惩戒。淇县市场监管局通过信息公示,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一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了企业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等信息,为其他部门准入审批和行业监管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对收到的法院生效法律文书,依法依规将失信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各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予以任职限制或行业禁入,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目前,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条,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条。
助力企业信用修复。为构建信用导向的营商环境,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执行信用分类监管、联合惩戒等工作要求。同时,在信用修复方面,全面助力企业进行信用修复、重塑良好信用。一是优质高效服务。推进企业信用修复程序化、标准化,制定了信用修复操作流程、提交材料目录一览表,提供专人指导服务,助力企业快速信用修复。二是压缩办结时限。针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办结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短为“即时办理”。三是开辟绿色通道。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发生时,企业提出申请,可通过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不受节假日影响办理。目前,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条,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90条。
N种探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35号)要求,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事前、事中、事后做出了多方面探索,从信用承诺、信用践诺、重点领域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等方面探索信用监管模式,逐步形成行政性、市场性和行业性多管齐下的信用监管模式。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实现智慧监管,做到“上可溯源,中可监控,下可留痕”的食安监管,推动县域校园食品安全实现无缝衔接。通过平台,市场监管部门可随时借助网络摄像头,实现对全县93所学校食堂和3家养老机构食堂的远程巡查,提高了监管效率和科技水平,为我县构建信用导向的营商环境加油助力。(岳晓辉王浩然)
-----------------------------------
投稿邮箱:hnfz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