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家
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吃过饭了吗?”这好像是母亲永远不变的第一句问话,“今年天冷,恁要不,就别来回跑了,身体都还没有恢复好,在家歇歇吧。”
“没事,前两年春节都没去,今年疫情过了,说啥也得回家看看。上次去过后,这都三四个月了……”放下电话,看着阳台上早已买好的礼品,不由喜上眉梢:“今年终于可以回娘家了!”
想起三年疫情深重期间,单位三令五申:非必要不出市!出市必报备!我虽嫁的不算远,但却横跨两个地区,娘家位于新乡最北边,婆家居住鹤壁最南端,刚一抬脚就算出市。
为了不给单位添乱,不给别人惹麻烦,不给自己找事儿,平时说话聊天尽量避开“回娘家”这几个字。生怕引起领导怀疑,担心同事恐慌,只好把一腔思乡之情深深埋在心底。
一场疫情一次感悟,以前乡愁是一张车票,现在乡愁是一份安全的核酸报告。
好在当下通讯发达,手机视频解了思亲之痛,隔三差五能听听母亲慈爱关切的声音,看看父亲日渐苍老的脸庞。
每次视频,不管聊的时间长短,言语中总能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牵挂,再三嘱咐:“路上小心,按时吃饭,做好防护。”并一再说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操心他们,可我每次挂掉电话时,又总觉意犹未尽。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句话道出了无数身不由己、出门在外的子女的心酸和无奈。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让所有人潸然泪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图个团团圆圆。”是呀,多想去看望一下父母,床边尽尽孝心,让他们享受一些天伦之乐。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惜岁月,忆往昔。那年,我因结婚将工作也随之调动,面对新的生活和新的工作环境,我一时不太适应,每个周末成了期盼——因为可以回娘家了!一下班,我就骑上变速自行车直奔目的地,30里坑坑洼洼的乡间道路对于归心似箭的我根本不算个事儿。
那座位于两个县界的桥离我越来越近,转弯上了桥,便会远远看到奶奶站在村口迎接我,“又瘦了”是她每次见到我常说的话。第二天临走时,奶奶常常送我到村口,目送我远去的方向。过了桥即将转弯,当我扭头回望时,她还在原地未动。
一晃,奶奶离开我们已经16年了,后来我每次回老家,总会朝村口那个位置凝视片刻。
今年的大年初二,高速路口的车辆明显多于往常,好在秩序井然,我们顺利融入了南下的车流。坐在车里看着倒退的路边风景,思绪也回到了从前……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我,清楚得记得春节跟着父母去姥姥家走亲戚时的场景。父亲骑一辆自行车载着我们一家四口(那时妹妹还没有出生),我穿一身崭新的厚衣服窝着身子斜坐在车的前梁上,尽可能不遮挡父亲的视线。母亲抱着弟弟咧着身子坐在后面,车子的右边用绳子绑着一个篮子,里面是平时不常吃的点心、罐头和一些挂面。父亲歪歪扭扭吃力地骑着车,路况不好时,就下车推着走,路上遇到熟人,母亲总会下车聊上两句,七八里的路程会走上个把小时。农村道路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遇到雨雪天,步行走亲戚是常有的事儿。
到了90年代,摩托车成了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春节走亲戚时,路上各种各样的摩托车呼啸而过,偶遇路窄处虽拥挤但不会堵车。平时拉风的摩托车到了此时,较自行车确实节省了时间。但由于天寒地冻,虽然大家戴着头盔,系着围巾,穿得鼓鼓囊囊,但依旧阻挡不了寒风地侵袭,一趟亲戚走下来,整个人被冻得失去了知觉。
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有了较大的变化。私家车已走进平常百姓家,渐渐的,路宽了,车多了。现在,天气的优劣,路途的远近,再也无法阻挡我们回娘家的脚步。打开汽车后备箱,南方的水果,北方的特产,精美包装的各种饮品已司空见惯。
交通工具的变迁大大节约了大家的时间,提高了效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不禁为祖国发展如此之迅速而震撼,不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自豪。
“风吹着杨柳呀,唰啦啦啦啦啦,小河里水流,得儿,哗啦啦啦啦啦,谁家的媳妇,她走呀走得忙啊,原来她要回娘家……”突然,车载音乐响起了一首欢快的歌曲,不经意间,车子已驶入高速出站口,一条红色横幅映入眼帘:卫辉欢迎您!
如果生活是一场旅行,“回娘家”这个站点将永远不会错过!
作者简介:海强,河南省淇县前进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闲暇之余喜欢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