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鹤壁日报
本报讯(鹤报融媒体记者李明英)“出门看着优美的环境和干净的街道,心里很敞亮。”这是今年65岁的张爱芬说起自家门口变化时的话。7月25日,记者在淇县泰康路古坊街采访时听到不少居民议论,提升改造后的背街小巷让他们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淇县朝歌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李明飞告诉记者,在创城工作中,朝歌街道大力发扬城市建设主战场和主力军作用,举全街道之力、聚全民之心,立足长远见长效,坚持内外兼修,以绣花功夫扎实推进背街小巷整治,优化百姓的居住、出行环境。
“我们对泰康路古坊街等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公路进行了打通、拓宽,将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统一设计,补齐短板。”李明飞说。
线缆成功“瘦身”。朝歌街道位于淇县老城区,背街小巷存在大量废缆线和飞线,严重影响观瞻并存在安全隐患。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年初以来,朝歌街道联合多家单位实地走访调查,将凌空线缆落地,使东街路等9条背街文化小巷面貌焕然一新。
文化铸魂,街区逐渐“扮靓”。该街道作为淇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战场和弘扬“商卫文化”主力军,坚持文化引领,着力打造“德润朝歌、大美淇县”品牌。在整治中,按照背街小巷“一街一主题、一街一文化、一巷一景观”的原则,对古城内老旧街区地下、地面和墙体进行改造,将朝歌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设计进行集中展示,打造了一批朝歌文化展示街区。
“目前,已完成改造东街路‘中国成语之都小巷’、西街路‘中国姓氏之乡’、摘星路‘豫北商埠、市井文化一道街’、西三路‘封神演义故事发生地小巷’。”李明飞说,四条街巷与朝歌老街、文昌阁、摘星台共同形成朝歌古城历史文化符号,提升朝歌古城文化的深度、厚度。
便民利民,群众展笑颜。该街道坚持以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为目标,高标准建设综合服务圈、全民健身圈、养老服务圈、健康医疗圈等生活圈,持续加强“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