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故城,俗称朝歌二道城。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县城四周,是第二道朝歌城的城垣上段,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一个诸侯国。在淇县城关镇,是一座屹立于淇水之滨、在殷都朝歌的废墟上兴建的城市。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城廓长米,宽米,周长米,城墙宽70米,高9米,文化层厚达13米,城内面积约有万平方米。自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卫国在朝歌立都近四百年。在这近四百年里,卫国有过康叔之治、武公盛世、文公中兴之辉煌。如今,从遗存的城墙遗址、冶铁遗址和制骨作坊遗址上,可见当时卫国都城的繁荣与昌盛。年5月25日,卫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朝歌是周王朝卫国都城。公元前年,西周政权建立后不久,以朝歌为中心发生了“三监之乱”,周公以成王命兴师伐殷,历时三年,杀武庚(纣王子)、管叔,放蔡叔。将邶、鄘、卫三监之地及殷余发划为卫国,封其弟康叔为卫君,治理殷地,建都朝歌,宫殿建在城内定昌(今东仓)、传至仔懿公,因其玩鹤丧志,不恤朝政,终于在公元前年被北方人狄人所杀,在朝歌历时年。《辞海》记云;“卫,古国名。始封之君为周武王弟康叔。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平定武庚的反叛后,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旅分封给他,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一个诸侯国。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淇县朝歌古都学会会长燕昭安认为,朝歌作为殷商故都曾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殷商灭亡后的余年间,朝歌又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卫国的国都。自卫康叔建国到卫懿公被杀,卫国在朝歌共历14世17位国君。卫懿公之前,卫国处在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中,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兴旺发达,成为当时著名的礼仪之邦。随着周王朝逐渐走向衰败,对各诸侯国也逐渐失去了控制权,导致诸侯国连年征战、相互杀戮,卫国也在这场诸侯争霸中元气大伤。朝歌古城淇县,历史上曾是京畿之地,殷商晚期先后有4位帝王在此营建都城。殷商灭亡后,朝歌继而成为卫国国都。作为西周时期主要的诸侯国之一,卫国以朝歌为都时间长达年。到了卫懿公时期,卫国衰微,公元前年,北狄进犯卫国,卫懿公战死,卫国都城被迫由朝歌迁至楚丘(今滑县境内),北狄乘胜追击,迫使卫国又迁都帝丘(今濮阳)。公元前年,卫国又由帝丘迁都至野王(今沁阳)。公元前年,秦二世废黜卫国国君,延续了余年的卫国从此灭亡。淇县史学界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历史上卫国共延续了多年,而从卫康叔建都朝歌到卫懿公被杀,朝歌作为卫国都城存在了多年。其间,这里曾有过康叔之治、武公盛世的辉煌岁月,出现了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如开国之君卫康叔、高风亮节的卫武公、大义灭亲的石碏,以及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中国第一侠客荆轲、政治家和改革家商鞅等。卫国都城,俗称朝歌二道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城廓长米,宽米,周长米,城墙宽70米,高9米,文化层厚达13米,城内面积约有万平方米。位于淇县中偏东的朝歌旧殷墟地,该城周长米,城基宽50至70米,残高1.5-3.6米,城墙板筑,板眼明显,均为平夯,板眼间距2.20-3.10米,板眼孔径6-8厘米,夯层清晰,每层6-12厘米。在夯土在发现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陶豆柄、陶盘、陶盆、绳纹板瓦,矮足粗绳纹鬲等,均系春秋中晚期遗物。目前,现存的卫国城墙有四段,一段是县城北三里桥两侧长米的北城墙,其他三段是西城墙,分别位于县煤建公司、县林业局院内和县银河纱厂后面。记者在淇县林业局院内看到,长13米、宽11米、高3米的卫国城墙,四周建有漂亮的花墙将其保护了起来。每段古城墙边都立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卫国都城”的标志。在故城东有两个作坊遗址:治铁作坊在付庄村约万平方米,发现有治铁残炉、木炭、熔渣、范板和残鼓风管等,制骨作坊在东关东北,跃进路北侧,约2.4万平方米,发现有牛、猪等各种骨骼,上面的锯痕清晰,有的已变为化石。两遗址中发现有红陶片、细把陶豆、折沿旋纹陶盆,以及绳纹小砖等,这些遗物为龙山、春秋战国至汉代的、年4月下旬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鉴定,纣王城上段为卫国故城。城内现有商代摘心台遗址、西坛村学校战国冶铁遭址。乍春,淇县文管所与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进行田野考古调查中,于卫国城东城墙南段外侧的东关村东头发现了付庄冶铁遗址和东关制骨作坊。在距离制骨作坊五六百米的地方,是付庄冶铁遗址,南北长,东西宽各约米,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考古发掘出了冶铁残炉、木炭及残鼓风管等,只是没有铁。在遗址西部的断崖上和壕沟里发现了冶铁残炉、木炭、熔碴、范扳及残鼓风管等。采集到的陶片有春秋中晚期和战国初期的细陶豆、折沿旋纹陶盆等。东关制骨作坊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在公路北侧灼路沟中采集到的有牛、猪各种骨骼。其中还有留有锯痕的骨片。据东关老年人讲,清宣统年间,附近群众在此挖出三百马车骨头卖给了一个意大利商人,装上火车运走了。从城墙建筑之雄伟,冶铁遗址和制骨作坊规模之宏大,可以断言,当时卫国都城朝歌的繁荣与昌盛。这对研究卫同的城池建筑、手工业、冶炼业和经济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史记·卫康叔世家》记云:“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河淇间故商墟。”清乾隆乙女年重修《汲县志》载:,武王封康叔于卫,今卫辉府东北朝歌城是也,是卫都,本在淇县。”卫国故城城廓之大、城墙之厚皆属罕见。将来通过对卫下层的发掘,进而对殷末帝都的考证将提供不可多得的资料。卫国都城的宫殿区和墓葬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未进行全面勘探,所以不知其详。但可以想象的是,那里一定埋藏着卫国都城更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卫国故城城郭之大、城墙之厚皆属罕见,对研究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的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证,对于整个殷商史,乃至整个商文化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