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郭戈秦川
在良相坡蓄滞洪区附近,淇河、卫河、共产主义渠三条河流相互交织,水势复杂。
7月22日,受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我省大部分地区迎来新一轮降雨。见天气不好,鹤壁市淇县西岗镇闫村巡河队员刘志红吃罢午饭便匆匆返回淇河大堤。3公里长的护岸工程,他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
闫村所在位置又名良相坡蓄滞洪区,总面积48平方公里。由于地势较周边低洼,这里成为我省海河流域运用最频繁的蓄滞洪区,建国至今累计进洪10次,被当地人笑称“洪水招待所”。
“淇河是海河水系卫河的主要分支,老话说‘淇河闯祸,卫河遭殃’,历史上淇河洪水就多次在我们村漫溢分洪。”提起良相坡蓄滞洪区的历史,刘志红心有余悸——距今最近的一次使用是在年8月,当地最高滞洪水位66.55米,相应滞洪量0.6亿立方米,历时14天,淹没耕地8.5万亩。
“过去一进入汛期,乡亲们就得提前收拾行李,随时准备撤离。为了下游安全,我们必须舍小家顾大家,时刻准备着将洪水‘领进家门’。”入夏以来,刘志红带领巡河队员每天值守在河堤上,为全村百姓盯紧第一道岗。
为平息水患,经国务院批准,鹤壁市于年在淇河上游建成投用盘石头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在淇河流域中占比89.4%,削减淇河洪峰60%。同时,该市还建成卫河坡洼(良相坡、柳围坡)蓄滞洪区工程,进一步强化卫河、淇河流域环境治理及生态保护,使下游7个蓄滞洪区的防洪标准由3年一遇提高至10年一遇。
西岗镇臧口村位于良相坡蓄滞洪区的咽喉之地。在这里,淇河与共产主义渠相互交汇注入卫河,三条河拧成一股奔流北上,河道狭窄,水势复杂。
臧口村村民臧建国家的土地位于淇河岸边,最近雨水频繁“上线”,他的心情也如过山车一般。“蓄滞洪区内都是低洼地,排水不畅。一进入雨季,庄稼很容易被淹。”他告诉记者。
“先天不足”的低洼地,并未浇灭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热情和信心——想尽办法谋求种地以外的新出路,越来越多人开始从事养殖业,一来它不受气候和地质条件影响;二来如再次滞洪,大不了“赶着猪娃儿们一起撤”,总比“带不走的庄稼地”更灵活、损失更小。
年,臧峰泉从县城的纺织厂辞职,回村发展生猪养殖,然而在此之前的十多年里,他拼命想要远离这片蓄滞洪区。
“汪洋泽国的画面贯穿在儿时记忆里,当初想离开家是种本能反应。但在外面漂久了,谁又会不想家呢?”近年来水利治理能力不断向好,让臧峰泉遵从内心的选择回到家乡,他拿出自己攒下的10万元积蓄购买生猪头,如今一年收入超过6万元。在他带动下,臧口村先后有10多户村民从事生猪养殖。
“国家防总近日开启安徽阜南王家坝大闸,时隔13年再次启用蒙洼蓄滞洪区,有效减轻了我省淮河流域的防洪压力。咱们全省一共13个蓄滞洪区,鹤壁就占了6个。关键时刻,鹤壁也将发扬‘王家坝’精神,舍下家顾大家,坚决打赢海河流域防汛抗旱保卫战。”鹤壁市水利局局长徐伟表示。
据悉,今年海河流域降雨较往年总体偏多两成。目前,鹤壁正组织对全市13条河流、14座水库、6个蓄滞洪区等主要防洪工程全面排查,将防汛责任措施落地落细落到“最后一米”。
编辑:蒋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