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事写在前面:
截至27日,卫辉的灾情好转。据新乡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卫辉内涝情况已经得到缓解,水位正在逐步下降。
不过,在卫辉市区北侧、与市区隔着卫河和共渠的部分村庄,水患引起的衍生灾害仍在。这当中,紧邻共渠北侧的唐岗村、辛庄村沿线四五个村庄,截至27日晚,仍然面临生活物资短缺的问题。
此刻的卫辉变成一座孤城,尽管人员基本得到安置。但在孤城周边,更深处的偏僻农村里,断水断电持续至今,不能畅通地发出消息,情形仍不能乐观。
“救援队的大车进不来,大路基本不通,只有走小路,但小路到村里面要经过一个涵洞,积水太深了,很难送进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某部人员赵东晓说道。
获准支援的物资车,目前可走的救援路线仅有一条,地形相对复杂:“走荷宝高速,到京港澳高速,从鹤壁南淇县高速路口下,走云梦大道右转到朝歌路,也就是国道一直走,走到比干庙以西位置,穿过一个涵洞,到达比干庙村儿里面,然后在村里面走,到达比干大道,一直向南到我们现在的位置”。赵东晓介绍。
这是救援人员自行找到的一条“生命通道”。
个馍
灾难来的时候,辛庄的孔组长没有落泪,但在发放救灾物资时,今年64岁的他崩不住了。
那天是7月24日,困了6天的村民们终于看见赈灾物资,是由来此支援的火箭军某部官兵带来的约个馒头。
“馍不够分啊,我们村民们被困太久了,见到了馍,都抢着要,七老八十的老人也在里头抢”,孔组长说,他当时就忍不住,站在那里掉眼泪。
受灾群众的粮食(摄影郭嘉亮)
如果按平时交通来看,辛庄村其实不算偏僻,它在卫辉市的主干道——比干大道边上。然而,辛庄村与市区隔着的两条河,卫河与共渠,都是此次水患的重灾区。漫溢的水流淹过两岸,也致使卫辉城区的水位高涨。
而辛庄村及附近的几个村庄,是在两条河的北侧。这就导致它们被水患与市区隔绝开,市区充沛的物资无法进入,断水断电造成了消息阻塞。
馒头还不是真正的救援物资。来此支援的火箭军某部刘政委告诉南风窗记者,他们出发到卫辉时,本身自带了生活物资,一路上,沿途的民众看见军车,硬要塞馒头到军车上。赵东晓说,他们当时还在想,“哪可能吃得完?”
但在当地的灾情,远远超出他们想象。
官兵们来这,是要支援一处部队仓库。刘政委回忆说,当时在附近的村民们,或求援、或自发地要离开村里,计划往南边市区的方向去,“当时我就想到,应该是村里没电没水,他们的物资太匮乏了”。于是,部队蒸好了馒头送去。
没想到在现场,馒头一度引起骚乱,“馒头太少,人太多了,都想要多拿几个,争吵得很厉害”。
孔组长一直被困村里,他很了解当地的匮乏。从7月19日大暴雨开始,村庄就被水患围困,没电没气,做不成饭,“我们把家里能烧的烧了,沙发拆了,取出木头烧。还有桌子、板凳,都拆了烧了”,他回忆说。
问题在于,“匮乏的问题持续下去,或者是那天的暴雨再来一次,我们家里已经没东西烧了”,他哽咽道。
面对灾情,市民垂泪(摄影郭嘉亮)
救灾物资并非不够,事实上,生活物资源源不断从各地送来。7月25日,南风窗记者在卫辉市区主干道看到,多有盈余的生活物资摆在路边,供安置居民和救援人员等自取自用。
然而,这些物资很难送往卫辉深处。
其实早在7月24日,来此的官兵们就开始帮忙联络物资,但主要的干道和大路被淹,无法对外通行。
赵东晓介绍说,经过摸索后,虽然官兵们都不是本地人,但他们通过自行探路,摸通了一条本地人都不知道的小路,即文章开头提到的“生命通道”。
“生命通道”打开了局面,刘政委介绍说,25日开始,有联络到的物资车赶来,缓解了当地物资问题。
儿童领取物资(摄影郭嘉亮)
但它的功能也很有限。这是因为,“生命通道”经过一处涵洞,水淹到了只能露出一个头的高度(截至27日)。所以,救援队的大车都进不来,只能通过部队和村民组织的小车车队,将来到这里的物资分批装在小车上,再往村里送。
积水太深,物流太小,“问题还没有根本性解决”,刘政委说。
被困的三个日夜
孤城深处,求援信息不畅通的问题尤其严重。
河南持续暴雨引起的灾情中,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