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源文选名人59从五里三尚书说开去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 https://m.yyk.99.com.cn/fengtai/68389/lianxi.html

陈湘源岳阳历史文化研究文选书影

从“五里三尚书”说开去

岳阳有俚语云:“五里三尚书,十里一都统,父子同上学,兄弟两进士。”其中的“五里三尚书”是说在风光秀美的南湖之滨,五里的范围之内安葬了明代出生于巴陵的三位尚书,并非是五里之内出了三个尚书。这三位尚书生前为官都清正勤勉,饮誉京师,死后同享祭于岳州文庙内的乡贤祠。现在三座墓葬分别为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耸立于岳阳市图书馆前的方尚书塑像

三眼桥北面的螺蛳山,有人们熟知的方尚书墓。方钝(—),字仲敏,号砺庵,明正德庚辰()进士,累官至户部尚书。《明史》本传称他为官清正,勤政爱民,“崇俭节用,以风天下”。总理黄河河道,兴修水利,成绩卓著。总理粮储,又使“国库充盈”,并深恤民艰,救灾赈饥。在户部“掌部七年,廉慎无过”。《湖广通志》说他“立朝正直,忤权贵”。有人想得到他的庇护保住官位,托他的族中贵人给他送礼,他即回书:“余一自入仕,所习惟一大明律。王法可畏,民生可念。汝不能其官,我不能为汝庇!”任京官时,“建岳阳会馆,立约32条,皆勉励忠贞之言”,结故乡同好为国效命。因反对严嵩专权而乞归。回乡后又为桑梓做了一些好事,修筑了枫桥堤、紫荆堤和助修三眼桥。“方尚书做官,提带湖南一省”,至今传为口碑。

年恢复修建于螺蛳山原址的方尚书墓

原来两个完整的石翁仲现仍立于新修的方尚书墓前

年被破坏后的方尚书墓一角

曾晋阶隆庆、万历两朝存问,卒赠太子少保,谥简肃。与刘大夏、夏元吉同享殊荣。年,他的墓因南湖渔场修建房屋被破坏,出土了墓志铭一方,对他的生平记述比较详细,补充了史籍的一些不足。墓志铭现藏岳阳楼公园。

颜尚书墓保护标志

颜尚书墓保护说明与纪念亭

这盒颜尚书母亲的墓志铭,就是金湖小区修建时的出土文物。“明故赠太恭人邵氏墓志铭”篆盖,乃礼部尚书乔宇书丹.

铭文由大学士李东阳撰、吏部尚书邑人杨一清书。

距方钝墓约1.5公里,南湖公园内姜家嘴前端,是颜尚书墓。颜颐寿,字天和,号梅田,明弘治庚戌()进士,初知宝丰、淇县便深受百姓拥戴,他在世时百姓即建生祠供奉。后迁右副都御史、南京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屡官至刑部尚书,因秉公执法,没按皇帝的意思处理李福达案,被革职下狱,不久病逝。到隆庆三年()才予平反,按尚书的礼遇,官加太子少保,赐葬故乡南湖。他虽长期居官在外,很少回乡,但见过他的乡邻,都称他“为人雅重,未尝以势位凌人”。他经常教育子孙:“奉公守法,毋辱门祚,至愿也。富贵奚羡!”《巴陵县志》收录了他吟咏岳阳楼、洞庭湖的两首诗,《题岳阳楼》云:“吴楚楼台此大观,丹梯百尺入云端。乾坤俯仰俱陈迹,今古江山一倚栏。柳树和风黄鸟语,兰汀细雨白鸥寒。卷帘更觉尘氛远,身世浑疑跨紫鸾。”评曰:“虽近体,雅有风致。”他墓前的石牌坊、石翁仲等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年,墓冢掘毁,现残墓墓道、墓门青石尚存于南湖公园的绿树丛中。

年9月谢尚书墓发掘现场1

谢尚书墓在南湖游路北侧尚书山上(非今尚书山公园,那里原名虎形山,是颜尚书家族墓地),东距颜尚书墓约一里多路。谢登之,字汝学,与张居正同赴乡试,举第一。他们二人同游洪山寺时,张居正见谢登之“几年闻说洪山寺,今日来登第一峰”题诗后,夸说:“此人名当出我上。”自此交厚。谢登之于嘉靖丁未()成进士,累官至工部尚书。后来张居正任宰相,他也不依附,独行其志。谢登之死于任上,张居正亲往灵堂吊唁,在他家“视其笥,朝裳之外,无他物”,对其清廉自律,十分敬佩,即赠其子以银,并请准圣旨使他归葬故乡。原墓前的石翁仲高达两米,石香炉重约数吨,可惜皆被填于南湖游路路基之下。更为可惜是,所存墓冢和厚薄参差的青砖垒砌的占地一百多平方米的谢尚书墓,为建银苑小区被批准发掘迁葬。揭开封土,唯见三具已朽的红漆棺木和两枚铜钱,既无砖砌墓室,也无陪葬物!完全印证了他为官清廉的历史记载。原墓在今小区门口。

年9月谢尚书墓发掘现场,右一乃笔者

岳阳明代可谓人才辈出,尚书就出了8个。除上述三位外,还有户部尚书夏元吉,内阁首辅、兵部尚书杨一清,兵部尚书刘大夏,礼部尚书黎淳,户部尚书杨一鹏(《岳阳市志》载有兵部尚书彭泽,称汨罗人,考《明史·彭泽传》,实兰州人,全传无一字述及岳阳、汨罗),及都御史邓延赞、艾穆等。他们都是岳阳文化培育出来的精英。刘大夏、黎淳前面有专门篇目,下面简略谈谈夏元吉、杨一清与杨一鹏。

夏元吉(—)字维喆,汨罗归义街人。明代重臣,从政37年,历五朝。累官至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兼少傅,位列台阁。他执掌户部20多年,国库充盈。一次回湘省亲,发现地方官为讨好朝廷,加额强征民税,回京后即弹劾该官,将其革职。他主持疏浚吴淞江,消除水患;浙西大饥,他请旨放赈30万担,解民倒悬;唐赛儿起义平服,他宽待俘虏;皇上念其功高,奖励他领三份薪俸,他坚持只要一份……由于他德才过人,清廉正直,“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明太祖说:“微原吉,非他人及之。”永乐皇帝说:“高皇帝养贤以贻朕,欲观古名臣,此其人矣。”同朝官员说:“卿大夫雅量,推公第一。”

杨一清(—)字应宁,祖籍云南安宁,后随父迁官岳州占籍巴陵。少时即露聪颖,号为神童。14岁中举,18岁登进士,累官至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首辅,“赐银章二,曰耆德忠正,曰绳愆纠违,令密封言事”。他的一大功绩是,利用宦官张永与刘瑾的矛盾,剪除了权奸,为国除害。二是任陕西巡抚和总督三边军务时,洞察敌情,善于用兵,使诸边境得以安宁。卒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襄。史称“其才一时无两”,著有《献纳稿》《玉堂前集》等9种卷。

杨一鹏(?—)云溪区人,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累官至户部尚书。他出身寒微,苦读力学,终有所成。播州(今遵义)动乱,他力举安抚,未动一兵一卒将之平息;官差采办皇木在川敲诈,他统一价格,制止了不法行为;他主持正义,爱惜人才,使因封卷错乱而落榜的王应熊脱颖而出;襄城长官贪污军饷,他直言敢谏,诛除贪婪……因皇陵焚毁案被污而陈尸街头示众。后其子著《忠冤录》为父鸣冤,才得昭雪。葬于云溪乡八一村凤凰山。年代,他母亲的墓被盗掘,出土墓志一方,青砖刻制,简陋粗糙,似可说明其为官前的家庭境况。

年12月24日配图发

此文所用图片,皆笔者拍摄或收藏,欢迎大家使用。

作者简介

陈湘沅,笔名陈湘源,文博副研究馆员,岳阳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文史委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考古学会会员,岳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岳阳市非遗专家库专家。年从艺,工生行兼三花。曾任岳阳巴陵戏剧团团长兼编导,创作、改编剧本40多个;导戏20多个;主笔撰写《湖南地方剧种志(三)·巴陵戏志》。年从事文物工作后,出版个人专著《岳阳说古》《千古名城岳阳解谜》《深度解读岳阳名胜古迹》《岳阳历史文化论争集》《解读岳阳楼》等11部。参与主编《岳阳历史文化丛书·千年名邑》等多部;参与编撰和审稿《湖湘文化大辞典》《湖南大辞典》《岳阳市志》等20多部;发表各类文章多篇,有多篇(部)作品获国家、省、市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