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经常将“扯淡”“再不来了”一词挂在嘴边,如果一遇上明朝人也将这两个词语拿来说,是不是觉得这又是场穿越剧呢?
现实中,却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明朝确实有这样的人,并且还将这两个词语刻在自己的墓碑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扯淡碑”
河南淇县,有一块奇特的明代古墓石碑,碑首横刻“再不来了”4个字,碑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7个大字,而“泰”字左右“扯淡”二字特别明显,因此民间称其为“扯淡碑”。
这个碑的落款日期为明末甲申,由此可见“扯淡碑”出自明朝。年,“扯淡碑”从河南淇县城北下关八角楼西寺院,迁至摘心台公园内,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
主人身份成谜
墓碑主人到底是谁呢?竟如此幽默,但字里行间又透漏出对生活的厌倦。“扯淡碑”上没有明确记载,我们只能从碑文中寻找蛛丝马迹。
“扯淡碑”两边的碑文写道: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己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生不言寿莫老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
意思是:我是燕人,沐(水木)氏,年到云梦山修道,我的事迹已经记载史册,其他的就别问了。我生来不讲自己的年龄,也不知道自己多大岁数了。有人说我已经岁了。然而我回答,我已经四大皆空,成了一个与琴棋书画为伴的抱病老人,特立此碑。
从碑文得之,这是一个涿鹿老人,大约岁了,姓沐,在云梦山上修仙,早己看破了红尘。
碑上有个特殊的年份,年。这一年,明崇祯帝自杀,山海关大战、满清入关,李自成兵败出逃北京,是动乱不堪的年代,明朝和农民起义军的人都有可能避难于此。但沐氏历史上却很少见,当时最大的沐氏家族当属明朝开国功臣沐英的后人。
因此,专家猜测“扯淡碑”很可能是明朝勋臣沐氏墓碑,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进京时,沐氏逃到淇县云梦山栖身,伺机东山再起,可他活了岁也未能如愿,故而悲观厌世,临死前写下“扯淡、再不来了”六个字。
“扯淡”一词到底何时出现
其实,“扯淡”一词在明朝确实已经出现,本意是淡化,不再纠缠的意思。经过后人附会演变,才有了闲扯、胡说、不相干的意思。
该词出自于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今上初年,高新郑被逐家居,患家末疾,忿郁无聊,每书壁及几牌云“精扯淡”三字,日以百数,则华亭、内江、江陵诸郄在胸中,已渐消化矣。
也由此可见,墓碑主人刻上“扯淡”“不再来了”,就是为了表示沐氏与世无争厌世的态度,早已将东山再起的执念放下。
小结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老人家活到岁着实不易,且能够放下心中执念,安享晚年也是幸福的一件事,历史也不是某个人能够改变的,诙谐幽默地刻下这“扯淡碑”,竟还造福当地人,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算是功德圆满。
参考资料:《万历野获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