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一天,来到了豫北小城鹤壁,小城相传是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这是一个很漂亮的城市,人口不多,街道宽阔,路两旁栽满了国槐树,此时正是开花的季节,绿叶中一簇簇一团团的槐花怒放,远看像云雾在枝间缠绕。清晨或者傍晚,在路边散步时,凋零的花瓣便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落在人们头上、肩上,如下了一场七月雪,铺的人行道上,满目洁白,遍地清香。几天里,教授们讲的课,没有了五个W等老生常谈,更多的是奇闻轶事及入骨三分的剖析,纵横捭阖,旁征博引,引起人无限遐想。楼下听课,楼上睡觉,偌大的课堂,竟无遇一个旧友、博友,怎不让人少了几分酒兴,多了一丝怅惘?归家前的云梦山之游,也许是最好的一课。豫北一带,是进入中原的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这里就纷争不断,硝烟弥漫,单是两晋南北朝时,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有三胡都活动于这里。这些故事常见诸于史书,因此也略知一些地名。如晋大将军桓温、刘牢之数次北伐,都曾在浚县大伾山上扬鞭抒怀,指点江山。还有殷商的首都朝歌,过去一直以为在安阳,却没想到是在淇县。云梦山就在淇县于西南十五公里处,许多人都不知其山名,但说起鬼谷子的名字,却少有人不知。此地名气虽大,景区很小,颇像一个精致的公园。进入山门,迎面是一座武士车马塑像,塑像背靠悬崖峭壁,并不像其他景区那样沿中轴线可以一直向前深入,而是要先向左拐。因为这里庙宇楼亭都是依山凭险而建,以环路曲径衔接的,所以你不能一览无遗,把所有景色尽收眼底。这也更增加了游玩的趣味性。景区内有多处鬼谷子的塑像,一看就是后人的手艺,完全是图解式的作品,了无新意,反显蛇足。讲经洞、庞涓洞毛遂洞也让人起疑,恐怕也是后人的牵强附会。唯有那些依山势而建的亭台楼阁,红砖青瓦,危楼重阁,依偎在青松翠竹、薄雾缭绕的山旁,若隐若现,典雅壮观。虽说是现在的建筑,却也还值得赏玩。参观时看了一回介绍,知道了战国时,道号鬼谷子的王禅,在这里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军校,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军事家和纵纵家。那鬼谷先生为何到云梦山来隐居讲学?因鬼谷子与孙膑祖父孙武子是至交,孙武子用了多年心血,著兵书十三篇,意欲献给齐王富国强兵,但齐景公不学无术,视兵书为粪土。后把兵书献给吴王阖闾,自己仅存手稿。吴楚交战,吴王依兵书作战,大败楚军。楚昭王得知阖闾有此宝书,便悬赏重金搜寻,吴王把兵书藏于姑苏台。越兵破吴,火焚姑苏,兵书被烧。于是楚王要挟齐王交出著书人,孙武子深恐仅存手稿落入野心勃勃的楚王之手,便拜托鬼谷子保管。鬼谷子带着书稿到颖川阳城隐居,阳城临楚,恐被昭王发现,又跋山涉水,隐于陕西扶风池阳,这里毗邻犬戎,屡遭战乱,于是他东渡黄河来到卫都朝歌云梦山定居。由于跋涉的艰辛,使鬼谷子认识到要救世人于水火,必须强兵富国,扶持正义,战胜邪恶。于是便在云梦山聚徒讲学,并把孙武子的兵法发扬光大。站在高高的楼台上,只见四周石树交相辉映,潭瀑错落有致;对面一条石阶小路自山下盘旋而上,在绿树掩映中时断时现,很有些曲径通幽的意境。遥想当年,那些叱咤风云、扬名天下的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人都曾在这里拜师学道,就不由得也豪气满腹,志胆顿生。再看今日,那讲经洞内声声道号,回音袅袅,仿若众生读书诵典,又使人心静如水,意若岚烟。古时的事,也很有意思。孔夫子没当过一天君主,却满世界去讲王道,推广治国治世的大道理。鬼谷子没打过一次仗,却在深山里教兵法,培养许多军事家和纵纵家。猜想那时,这里远离红尘,人烟稀少,更不用说歌厅、网吧、酒馆了,就读的学生们无处可去,看罢了青山绿水之后,就只有去狂读兵书,所以他们的成绩都不错。而现在,已听不到了孙膑们的朗朗读书声。这里已经开发多日,虽不至于灯红酒绿,但也有星星点点的酒家,各种娱乐项目肯定一应俱全。更让人诧异的是,本来是古代军校,却来了不少现代香客,除了进香跪拜,还要给众神们表演。鬼谷先生若地下有知,估计会哭笑不得。其实这也没什么,他当年清心寡欲,苦心钻研,一定没有享受过这些人间乐趣,现在给他补偿一下,也未尝不可。尽管都是粗手大脚的村夫村妇,表演起来也很有板有眼,风情万种。老先生笑后,应该能理解众人的苦心哩。下山时,还看到一群奇怪的人,聚在一起喊立正、稍息,然后齐唱三大纪律,俨然是一排训练有素的军人。这个队伍多数是女兵,由前面一位戴红军帽的男子指挥着,大约是在模仿红色娘子军的建制吧?他们虽然衣冠不整,年纪也偏大,但都表情认真而严肃,一看就是一支有纪律的队伍——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啊。也是,既然是古代军校,怎能名不副实,没有学员呢?鬼谷先生看到他古老的军校后继有人,一定会倍感欣慰的。上山下山,一共个把小时,只能匆匆一游。没能尽兴,留下的遗憾颇多。唯有遗憾,方才思念,何况人生又何处无遗憾呢?归去来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