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家都知道,光靠‘悬挂标牌、制度上墙’来推进工作是形式主义,但又怕摘了牌子年终验收过不了关。”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列举了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西坛社区一个居委会形式主义挂牌多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专项整治,从挂了99块材质五花八门的牌子到整治后只剩下4块牌子,解决了牌子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有效减轻了基层干部负担。
“重叠设牌”“满门贴牌”令基层干部头疼、群众反感。有的地方“一室多牌”现象比较突出,各种牌子见缝插针、满墙都是,挂不下就堆一边,有的甚至是一二十年前的制度牌子,挂上就算完事;还有的地方受办公场所面积所限,为了满足不同部门的“有相关场所、制度上墙”等要求,普遍采取的应对办法是“牌子轮流挂,谁来检查就挂谁的”......凡此种种,既耗资损财,又分散基层干部工作精力。
牌子在下面,根子在上头。首先,评价标准不科学。一些上级部门把牌子多少作为评价工作的唯一标准,导致基层把“工作好不好,先看牌子挂没挂”奉为圭臬,一心想着装门面、撑场面。其次,考核制度不合理。在上级考核“指挥棒”下,宣传栏、宣传牌等大都是为了应付检查,平时并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