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百科奉若神明的兴周良辅姜尚姜

姜子牙

陈志岁

兵权与奇计,何妨出屠酤。

白发感知遇,壮心翻胜初。

西伯得所望,君臣比水鱼。

人世重功业,贵谋民康如。

得道伐失道,顺势但一呼。

姜太公(约前-约前年),本名吕尚,姜姓,字子牙,被尊称为太公望,后人多称其为姜子牙、姜太公。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生于商朝末年。周文王时,官封太师。后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

姜子牙一生曲折坎坷而又轰轰烈烈,他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卓越贡献,但其中以军事成就最高,有兵书《六韬》传世,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由此看来,姜子牙算是中国军事家和权谋家们当仁不让的祖师爷。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旅獒》

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尚书·大传》

周朝建立后,周武王派出许多使者到边远地区去宣扬自己的文德武功,号召远方各国都来称臣朝拜。远方的国家和部落因为被周武王的威名所震慑,就先后派出使者来到周朝都城镐京,当面向周武王表示臣服,还带来了许多珍贵的礼品。

有一天,西部的旅国派来使者,向周武王献上一条大狗。这一条狗取名为“獒”,身高四尺,两耳很大,双眼忽闪忽闪的,十分机灵。旅国使者将它牵上宫殿,献给周武王,它又像懂事的小孩似的趴在周武王面前,俯首施礼。周武王看了,心花怒放。他收下了这一条狗,重赏了使者。从此,周武王整天与这一条狗逗玩,疏于朝政了。对此,大臣们议论纷纷,人心浮动,很多人也不理政事了。

姜尚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一天,他与召公一起商议,两人一起写了一篇取名《旅獒》的文章,派人去送给周武王。姜尚和召公在文章中写道:“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意思是说:你轻易侮辱和捉弄别人,就会丧失自己高尚的道德;你整天沉湎于供人玩乐的事物,就会丧失自己进取的志向。他俩还奉劝周武王:“打江山千辛万苦,你千万不可将周朝的天下毁于一旦啊!”

周武王读了姜尚和召公的文章,无限感慨。他越想越觉得他们的话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他下令把各国诸侯的贡物全部分赏给大臣们,对一些有功之臣还分封了土地。从此,他又勤于政事了。

周朝建立后,有一天,周武王在上朝时感到闷闷不乐。因为,他已经看到,殷商虽已灭亡,但很多原是殷商的百姓并没有归顺,天下还不太平。他就问:“各位爱卿,我们虽然在不久前攻克了朝歌,但对旧王朝的百姓应该怎么处置呢?”

见大臣们没说话,周武王又问:“是把这些刁民抓起来杀掉,还是罚以苦役?”

这时,姜尚上前说:“大王,我听说有这样一句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喜欢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喜欢;如果你不喜欢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家的墙壁和篱笆。如果滥杀无辜,就会失去民心啊!”

听了姜尚的话,周武王又问:“那你说怎么办?”

姜尚接着说:“我看应该让原殷商的百姓都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再分给他们一些田地,让他们各自耕田,自食其力,过上安安稳稳的日子。爱屋及乌,大王应该用仁政来感化普天下的人啊!”

周武王觉得姜尚的话是上策,于是就按照姜尚的话去做了。果然,民心很快归顺,天下也就太平了。周王朝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了。

覆水难收

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第二十八卷。

释义: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已经不可挽回了。

赏析:商朝时,姜尚才学过人,并且精通兵法,但因为家中贫困,妻子马氏离他而去。后来周文王拜他为国师,姜尚变得富贵起来,马氏又前来要求复婚。姜尚拿来一壶水倾倒在地上,让妻子收回来,对她说:“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明凌漾初《初刻拍案惊奇·通闺闼坚心灯火》:“足以快婚,尔女已是覆水难收,何不宛转成就了他。”亦作“覆水不收”。

非熊

出处:《六韬·文韬》、《史记·齐太公世家》

释义:后人或讹“非”为“飞”,“卜猎”或为“占梦”。《宋书·符瑞志》作“非熊非罴”。后因以“非熊”指姜尚,也泛指扶持国政的人才。

赏析:周文王将要出去打猎,先占卜,得到的卜辞是:“所猎获的不是龙,也不是螭,不是熊,也不是罴,所得到的是成霸业的助手。”于是周文王出猎,果然在渭水的北岸遇到了姜尚。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诗:“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亦作“非罴”、“非熊罴”、“非熊非虎”、“非虎非熊”。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诗:“图形翻类狗,入梦肯非罴。”宋黄庭坚《读方言》诗:“卜师非熊罴,梦相解靡索。”宋李曾伯《醉蓬莱·癸丑寿吕马师》词:“老子家声,六韬亲授,渭水归来,非熊非虎。”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出处:《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释义: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赏析:商纣王十分残暴,百姓十分痛苦。姜尚退隐在渭河边,经常钓鱼,但钓的方式却十分特别:杆很短,线也不长,钓钩是直的,还没有鱼饵。人们因而讥笑他,他以“愿者上钩”回答。后来姬昌请他出山,最后推翻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六章:“据传说他“姜太公”心肠好人公正,鱼若从水中跳出三尺吞他的饵,那是鱼自己的过错。普通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便是此意。”

十二属相的来历

三千多年前,在太行山下有个名叫“姜塬”的村庄(即今日的太公泉村),村子里住着一为鹤发童颜的年近七旬的老翁,不管春夏秋冬,他每天一早就到村子西边的磻溪凭栏垂钓,这个老翁就是胸有文韬武略的姜子牙。

这一天,风和日丽,春风送暖,杨柳吐絮,百鸟争鸣。姜子牙提着鱼杆,带上鱼饵,兴致勃勃的来到磻溪,姜子牙坐在岸边,取出鱼饵,挂在鱼钩上。然后使劲将鱼钩甩在水的中央,过了一会,姜子牙感到鱼杆猛一颤抖,手持的鱼杆也猛一沉,直往下坠。他乐滋滋的,使劲往上一提鱼杆,竟钓出十二条金灿灿的大鱼,喜的姜子牙抿不住嘴。那高兴劲就甭提了。他把鱼一条一条摘下来,放在鱼篓里,然后拾起鱼杆,准备回家美餐一顿。

正当他伸手提鱼篓的时候,那十二条鱼冷不丁“嗖”的一下全部飞上了天,在空中打了个圈,然后向正东方向飞去。姜子牙哪敢怠慢,放开脚步就去追赶,姜子牙追的快,鱼儿就飞的快,姜子牙追的慢,鱼儿就飞的慢,飞呀,追呀。姜子牙也不知从哪来了一股劲,一下子追了二十来里。被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那十二条鱼竟一下子窜入河中,尽情的畅游,姜子牙来到河边,稍稍喘了口气,瞅准那在一起畅游的十二条鱼,用鱼杆往上一挑,又一个不留地都挑出了水面。后来这条河被人们称为“鱼河”,现在叫“卫河”。

姜子牙把十二条鱼再次装进鱼篓盖上盖子,然后用绳子捆的结结实实,心想:就是有缩身的本领也别想跑掉,一切收拾停当,姜子牙才松了口气,这时他感到浑身像好久没浇水的葫芦一样,软绵绵的,无精打采地坐在柳树下的凉荫里,打算歇个痛快再回家去。谁知就在这时,一个既不像牛、驴,又不像马、鹿的“四不象”动物,不知是从何处飘然而至,停落在姜子牙的跟前,摇晃着身子,然后卧在地上,向姜子牙轻轻的点头,意思是让姜子牙骑在它身上,姜子牙懒洋洋的实在不想动,可那头“四不象”虔诚的卧在地上,等待着姜子牙,姜子牙看盛情难却,只好走过去跨在“四不象”的背上,那“四不象”腾空而起,姜子牙双眼紧闭,只听一阵呼呼之声擦耳而过,不消一袋烟的工夫,“四不象”就飞到了姜子牙的家门口了。姜子牙从“四不象”身上跳下来,十分感激地拍了拍它的脊背,正要进屋给它弄点吃的表示感谢时,“四不象”却不见了。

这时,马氏从家里走出来,见姜子牙钓了那么多鱼,喜的眉开眼笑,跑前跑后,又是给姜子牙倒水,又是搬凳,显得格外殷勤。姜子牙坐了下来,把鱼篓搬到自己跟前,让马氏从案板上取来尖刀。姜子牙用刀剖开一条鱼肚一看,里面没有五脏六腑,却是一块奇异艳丽的圆石头蛋。他一连剖了十二条鱼,全都是一个样,姜子牙感到非常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他用手指轻轻弹了一下,只见那块石头霎时变成了一只老鼠,在桌子上蠕动着,姜子牙用同样的方法弹了另一块,另一块也摇晃起来,不一会变成了一头石黄牛。剩下的石头又相继变成了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石头动物,这些小动物中有的虽然是凶猛的野兽,但却没有伤害人的举动,并且显的很温顺。姜子牙很高兴的把这些小动物养在自己家里,一有空,就对他们进行研究,使他们能派上用场。

不久,姜子牙当了周文王的军师,帮助周朝治理国家,但他并没有忘记对那些石兽的研究。正巧周文王也喜欢研究八卦及天干地之什么的,俩人在一起很投机,渐渐地他们把话题转到这些小动物身上了。两人对坐,悉心思索。最后周文王一拍大腿,高兴的说:“有了,有了,这十二个动物当作生肖属相不是正合适吗?”姜子牙随声附和道:“我也是这么想的,真是不谋而合呀!”

据传十二属相就是从这个时候流传与世的。

在人生终点奋起直追

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这五个字让很多人奉为信条。可事实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幸运。上天会让有些人轻而易举地少年成名,但也会让另一些人必须经过一番屈辱磨难,才能在几乎绝望时柳暗花明,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大器晚成。要论大器晚成,有一个人绝对要数第一,因为他直到七十岁才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他就是姜子牙。

姜子牙又叫姜尚,商朝末年人。他出身贵族,先祖还帮助大禹治过水,被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故又名吕尚。但荣光只属于遥远的祖先,到姜子牙出世时,姜家的家境已经败落了。为了生存姜子牙从事过不少职业,比如宰牛卖肉的屠夫,卖酒的店家,可遗憾的是姜子牙并没有商业头脑,这些小生意,他一样也没有做好。但姜子牙有个优点,就是人穷志不短,尽管生活困顿,他还是一直很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努力琢磨治国安邦之策。他一直在等待机会,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

那天,他听说贤明的周文王经常在渭水附近的山林里打猎时,他就萌生了一个毛遂自荐的计划。这个计划很简单,就是天天到渭河边去钓鱼。当然,钓鱼只是他的一个道具而已(他从来没有钓上过一条鱼,因为他用的是直钩),他的真实目的是坐在那儿等待路过的周文王。

碰巧的是,那几天周文王恰好要出去打猎。按照惯例,他在出发前卜了一卦,卦文说:“这次打猎的猎物不是龙,不是四脚兽,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能辅佐你称霸天下的人才。”结果,当周文王路过渭水河边时,他就与姜子牙历史性地相遇了,姜子牙用七十年时光练就的卓越口才和智慧谋略,瞬时把周文王征服了。二人一拍即合,文王马上用车接姜子牙回城,并拜为太师。

周文王得到姜子牙的辅佐后,更为积德行善、招徕人才,同时减轻赋税,发展生产。这些措施,使文王在诸侯中声望更高。当时,诸侯都认为周文王是“受命之君”,有四十多个诸侯国都归顺了他。除此之外,姜子牙还替文王筹划向周围发展势力,依次“伐犬戎”、“伐密须”、“败耆国”、“伐邗”、“伐崇侯虎”,向西、向南开拓了大片疆土,势力直达江汉流域。周文王晚年,“天下三分,其二归周”,造成了包围商朝的形势。

后来文王逝世,武王继位,尊姜子牙为“师尚父”,即“师之,尚之,父之”的意思。两年后,纣王自毁长城,杀比干、囚箕子,大失人心。这时,姜子牙敏锐地觉察到,灭商的时机到了。

公元前年(一说是公元前年),武王封姜子牙为国师,率部伐纣。出师前,卜龟兆,结果不吉利,又赶上风雨暴至,诸侯们都很恐惧,只有姜子牙认识到机不可失,坚决劝武王起兵。武王听从了他的建议,由孟津渡河,与商朝军队大战于牧野(今新乡市郊),结果商军纷纷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城中,登鹿台自焚而亡。至此,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王朝。

在周武王登基的第三天,姜子牙向周武王讲述了《丹书》中以仁爱治国的话,然后就被武王封到齐国。在那里,姜子牙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又努力发展渔业、盐业和手工业,使齐国逐步成为诸侯中的强国。

据史书记载,姜子牙活了一百多岁,死后风光地大葬于国都镐京。

屠牛卖饮

吕尚生逢乱世,遭遇曲折,致使一生染上浓厚的传奇色彩。据传说,他的祖先是神农氏后裔,在虞舜时曾任四岳,因辅助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今河南南阳)。后以封地为氏,故称吕尚。虽说是出身贵族,但传至吕尚一代,家道已经中落。年轻时,吕尚家居朝歌(商朝陪都,今河南省淇县),以屠牛为业,后又在黄河之滨的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做卖酒生意。他生逢乱世,但勤苦向学,孜孜不倦地探究古今政治演变和军事斗争的成败得失,加之因他从上流社会沦落下来,饱尝民间饥苦,对世事洞若观火,终于锤炼成满腹经纶的一代奇才。

姜太公的垂钓养生之道

姜太公即姜尚、姜子牙,因其德高望重而又高寿被尊称为姜太公。他高寿97岁,80岁时被周文王访贤发现,拜为丞相。后人总结他养生的秘诀是“豁达、淡泊、动静结合,天人合一”,而这一秘诀集中体现在他的垂钓中。

姜太公将钓鱼作为养生之术,他几十年如一日,只要一有空儿便持竿傍溪,静观天水一色。钓鱼实为形式,他那无饵直钩能钓鱼的理论,说明他淡泊利禄,为人豁达,钓鱼是假,赏鱼是真。正是在众人千方百计要多钓鱼、钓大鱼之际,他却静观鱼群绕钩而乐,一池清波,两岸翠柳,几声鸟鸣,大自然的清新陶冶着他的情志。

垂钓的环境多为湖滨、溪畔、河旁,绿树青草,空气中含有较多负氧离子,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而环境清幽也使人心旷神怡。长时间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天人合一,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有利于改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生态功能。

垂钓虽无饵,但抛钩观浮,一览群鱼绕直钩而过,再抬竿提线另抛,这一起一立、一提一抛,正好使四肢、手腕、脊柱全面活动伸展,起到了舒筋活血的作用;而静观鱼儿绕钩时则全神贯注、屏气凝神,两者一动一静,动静有致,是运动平衡的统一。

姜太公在垂钓中还磨练了自己的毅力和耐性,使他养成了谋大业不求功名利禄的胸怀,从而以豁达、宽容、仁和迎来健康长寿。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涉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对姜太公的谋略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有一段概括评价说:姜太公一生多谋善断,长于用兵,工于奇计。

姜元帅赞

明·许仲琳

六韬留下成王业,妙算玄机不可穷。

出将入相千秋业,伐罪吊民万古功。

运筹帷幄欺风后,燮理阴阳压老彭。

亘古军师为第一,声名直并泰山隆。

钓鱼台

河北省南皮县城西五公里处有一村,名钓鱼台(年划入泊头市)。相传商代纣王,荒淫无道,建筑鹿台。下大夫姜子牙直言相谏,触怒纣王,欲杀子牙。子牙气愤逃走,隐居此地,常在水边钓鱼。周文王访知子牙乃贤士,遂以礼相聘。封为太师。因辅佐文王之子武王伐纣灭商有功,封为齐侯。后来,把姜子牙垂钓的地方和村名,称为钓鱼台。

姜太公祠

位于临淄永流镇张家庄太公衣冠冢北侧。姜太公在公元前11世纪封于齐,为齐国第一代国君。他在任期间,“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卒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衣冠冢墓高28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55米。年,临淄区在太公衣冠冢北侧建姜太公祠,建筑面积98平方米,主殿为歇山式挂廊配殿,各三楹,现为名人书画展厅。

进门所见的“姜太公祠”四个大字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全国宗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题写的,大门两侧两座威武的大将雕像即青龙、白虎二星君。

主殿供奉着姜太公彩绘圣像,殿壁有反映姜太公贫困生涯、避纣去商、习武著书、牧野大战、封齐就国、破菜争丘、太公治齐、惩治不训、周王授权、传子归国等到不平凡一生的壁画。

姜太公成功启示录

姜太公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他的故事告诉人们:不管是早还是迟,一个人施展才华抱负的机遇总是会有的。当它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就必须牢牢抓住,紧紧把握,切勿失之交臂。

才华卓绝的传奇人物姜太公辅佐了西周三代君主,一生业绩非凡,几千年来受到人民一致推崇和爱戴,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最负盛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谋略家的开上鼻祖。

姜太公持之以恒的精神永远被人们所追随,困难,他不退却,不屈辱,不低头;年高,他不服老,而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更是毫不动摇。他是有志不嫌年高,大器晚成“使老者奋”的典范,更时时刻刻地激励着我们追求自己的理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4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