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院落、一座庙堂、一方戏台、一片风水林,都是人们心灵深处乡愁的寄托。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许多小村落来不及保护就已被并村拆迁,人去村空,荒芜凋敝。特别是处于深山之中的村落,村民为了更好地生活,离开祖辈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形成一个个无人村。
鹤壁淇县西部山区是太行山的一部分,山势大致成南北走向,山峦叠嶂,青石嶙峋,海拔高度~m。在山林之中分布着众多古村落,然而因地质灾害、交通不便等多方面原因,许多有着辉煌历史的古村落都已成为无人村。
太行山里,泉水流淌,“石桌石凳石院墙,石路石桥石头房”,这是几乎所有太行山里古村的共同风貌。每家每户盖的都是石头房子,门窗、椽檐、阶石、栏杆等,造型精巧,匠心独具。
入村后,清一色的石墙青瓦,依势而建,错落有致,整个村庄像一座用石头搭建的城堡。一间间石头房子质朴典雅,偏正侧倚,用石头铺成的小路曲折回环,窄巷深幽。石阶小巷的两旁是丛生的树木,青草野花伴着轻柔的山风在墙头摇曳,倾颓的石墙孤独地与孤树野草相伴,无丝毫人烟。
步入一座院落,房子砌石接缝紧密,线条层次匀称,村民劳作的工具,家里使用的器皿,都有着石头的痕迹。这些建筑既有中原农村特有的以砖、石为主体的高大深邃,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门窗为装饰的小巧玲珑。一些古老的宅院用多层弧形石板作为门洞的拱顶,每层石板上都雕有图案,十分美观。
这些房子当年建起来的时候,一定是富丽堂皇,绝非一般人家能拥有。置身于寂静的大院之中,完全可以想象到当年屋里的摆设:中堂、条桌、掸瓶、字画、太师椅、八仙桌……每天有丫环家仆打扫通风,那住起来一定是舒服极了。很可惜,这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更迭变成过往,成为尘埃。
村子兴盛时有四五百人,现在常住人口不足十人,且都是老人。整个村子残垣断壁,人走屋空,冷冷清清。岁月沧桑,老村、老屋、老人,都将多年以后随风消逝,留给后人的,只有这黄土大地千年文明的种子,在水泥和钢筋之中不断地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