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往事聊一聊先秦诸国那些事儿

这是一篇关于华夏族小时候的故事,我把它写出来,叫做《华夏往事》。大概年前,有两个部族从渭河平原出发,向东迁移,一个控制了河洛平原,一个控制了汾河平原,分别是黄帝部与炎帝部,这是故事的主角,故事的舞台在哪儿呢?中原。

两个部族都源于渭河平原,这是肯定的,是不是炎帝和黄帝时期迁移到中原呢?应该不是,应该比这时要早,因为在两位伟大人物存在的时代这两个部族都已形成了强大的势力,咱也不知道人家叫啥,所以就把他们称呼为黄帝部和炎帝部。

先说下背景,主要是天地河三方面。第一个因素天,指气候,主要特征就是湿热,中原当时是亚热带气候,气候炎热、降雨充沛。这种气候特别适合作物生长,而庄稼是要种在地里的,所以第二个因素地就成了主要的争夺对象。第三个因素河指黄河,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因素,光照足、降雨多,所以庄稼长的好,适合吸引和容纳更多的人口,但又因为降雨太多,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经常毁掉人们的收成,有时也毁掉人们本身。

黄帝部当年从森林密布的黄土高原下来,经“崤函古道”进入肥沃的河洛平原,控制了天下最好的一块地盘,这为其以后赢得天下霸业奠定了基础。“崤函古道”其实是板块碰撞时产生的一个缺口,刚好连接了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使得高原部落和平原部落得以沟通交流,最后形成统一的民族。如果没有这条通道,由于地形的阻隔,两个地理单元一定会各自发展形成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这条通道从黄帝时期就很重要,往后的漫长历史时期里一直很重要,不光是它的交流作用,更重要的是其军事作用。

因为地形的原因,高原民族打平原民族都比较好打,而平原民族想征服高原民族就比较难。平原民族想通过这条狭窄的通道仰攻高原民族,要面临地形劣势、补给不便,打赢了占不住,打输了退不走,用军事术语就叫“易守难攻”。反观高原民族控制了这条通道就不一样了,居高临下,打你很好打,打赢了我进占广阔的平原领地,打输了我退回高原根据地,扼守通道出口你过不来。

所以黄帝控制了“崤函古道”,占据了河洛平原,背靠渭河平原老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实在得天独厚。正是这条通道如此重要,帮助了黄帝成就了霸业,也帮助了后世很多黄帝的模仿者成就了霸业,所以控制这条通道就成了后世历代王朝关系国本的大事。后来通道的东西出口都修了关隘,就是著名的函谷关和潼关。后世的秦国就是控制了这条通道,牢牢地守住函谷关,东方六国干着急没办法。

黄帝的对手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占据汾河平原的炎帝,一个是占据山东丘陵的蚩尤。其中炎帝部与黄帝部算是同族,可以征服也可以拉拢,由于他们的后人建立了夏王朝,我们将他们共同称为夏民族。而蚩尤部是东夷,属于异族,只能通过征服达到目的。

论实力排名,黄帝部第一,蚩尤部第二,炎帝部第三。按照后世已经重演了无数次的争霸套路,老大的战略是先收服老三,然后联合灭了老二。老二为了壮大势力必然要吃掉老三以抗衡老大。老三为了自保一定会联合老大制衡老二。想想后来的“合纵连横”,一战前英德法三国的关系,差不多一样的套路。

蚩尤部在今天的山东,炎帝部在今天的山西,一个向西扩张,一个向东扩张,于是在今天的河北接上火了。由于炎帝部已经在之前的“阪泉之战”跟黄帝部较量过了,打输了,臣服于黄帝部了,现在炎黄二部是同盟关系,所以“涿鹿之战”是炎黄两部合力打蚩尤部。涿鹿这个地方在炎帝的势力范围,从此可以看出蚩尤部是进攻方,炎帝部是防守方。

战争的过程后来都被神话了,有点像是火影忍者的忍界大战了,各种通灵兽都被召唤了出来,传说黄帝御龙,而蚩尤的坐骑是食铁兽(大熊猫)。山东有熊猫分布吗?当时应该是有的,因为当时这片儿是亚热带气候,黄河两岸长满了竹林。再联想到后世禹定九州,河洛之地被命名为豫州,“豫”字就是一人牵一象,可想见中原大象分布之普遍,因而才会被作为典型特征放进地名里。

实际的战斗过程肯定没有传说的那么精彩,甚至黄帝到没到涿鹿都存疑。因为黄帝部在今天的河南,要北上救援涿鹿(今河北张家口附近)需要绕过蚩尤的势力范围长途跋涉参与会战,那为何不直接从河南发兵打山东呢?路途更近而且对方兵力空虚。

不管黄帝是发兵涿鹿帮炎帝防守,然后打赢了又开始反击攻占了蚩尤的地盘,还是黄帝没去涿鹿而是直接发兵蚩尤的老巢打下了泰山降伏了诸部,总之黄帝最后赢了,两家两败俱伤之后,黄帝成了最后的赢家。此战炎帝地盘几乎丧尽,势力大弱,是黄帝出兵收复了失地,不用说也该知道以后这些地盘听谁的,蚩尤则直接死于战争,再没有人有实力挑战黄帝了。他来到东夷族的圣山泰山,这里是东夷民族的宗教圣地和文化中心,黄帝在泰山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就是著名的封禅泰山。

与后世霍去病攻占匈奴圣山狼居胥山之后举行的带有明显侮辱性质的祭天仪式(以敌之庙祭己之神)不同,黄帝在泰山举行的祭天仪式同时祭祀了本民族和东夷族的神,使得东夷各部深受感动,纷纷降伏,这种尊重被征服民族的开明姿态让黄帝的威望达到顶点,天下各族共尊黄帝为共主,黄帝是第一个“天可汗”。三大势力结束了长期争斗,在黄帝的统领下开始融合,从此开始进入一个美好的和平时期,也就是传说中的五帝时代。

东夷民族虽然是被征服民族,但平原民族的文化水平整体是高于高原民族的,所以两族的文化融合主要是夏民族吸收东夷文化。比如夏民族的最高图腾是龙,而东夷是凤凰,由于黄帝和后继共主的文化开明政策,龙和凤共同成为了后来华夏族的最高图腾。

这些散乱的各族之所以愿意形成一个庞大的超级部落联盟,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是这个共同的威胁团结了各族。那就是一言不合就泛滥的黄河,而治理黄河这种事不是一两个小部落的力量能办到的,只能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对付黄河。正是共主的贤明与黄河的威胁共同维持了联盟的长久存在。这种努力终于在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亏,付出很大代价的多年之后有了结果,一个叫禹的人成功的降伏了暴躁的黄河。

禹的父亲鲧(gun)曾被共主舜委派治水,失败了,因为这黄河威力太大了,根本堵不过来。后来禹又被委派治水,禹反其道而行之,改堵为疏,说白了就是挖一条人工河道泄洪,引导黄河北上入海,这条河道就是著名的“禹贡黄河”。禹建此奇功遂被推举为下一任共主。

关于尧舜禹之间的权力更迭,传说是在禅让制下的和平过渡,这种权力的和平让渡被赋予道德上的美好色彩与憧憬,仿佛理应如此一样。这其实是后世“百家争鸣”时儒家的反对派墨家故意宣扬的,以尚贤的外衣包裹平等的理念,以反对儒家尊卑有序的主张。儒家从来都是反对禅让制的,孔孟都明确反对禅让。墨家极力抬高大禹的地位,视他为楷模,以盖过儒家的偶像周公,在激进左派墨家看来,好的统治者来自人民、用自己的行动为人民谋福祉,而不是身处高位的人为了稳固统治给人民戴上礼教的枷锁。

然而事情可能并不像墨家描绘的那样美好,否则也不会有“尧幽囚,舜野死”这样的话流传下来,还被李白写进诗里。尧的下场是被舜囚禁了,舜的下场是被禹流放了。而禹呢?把共主之位传给儿子了。同样都是共主,禹怎么就这么厉害,既避免了狼狈下台的结局还把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由他的家族长期把持共主之位呢?因为禹作为黄帝之后最强大的一任共主,掌握了一件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神器,黄河。

大禹治水,使得中原各族人民免受黄河泛滥之灾,生计得以保障,天下莫不感大禹之德。然而反过来想也挺可怕,水可为利也可为害,取舍权衡全在我。掌握了黄河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大禹家族,因为治水,恩满天下,也威满天下,从来没有人立过这么大功,也从来没有人立过这么大威,从此整个黄泛区都是大禹家族的势力范围。

大禹在治水时把重大的水利工程放到了自己地盘,把引导黄河改变走向的决口处放到了自己地盘,禹贡黄河北线工程与黄河故道的交汇处在自己地盘。黄河在手,天下我有,成功搞定了黄河,然后搞定了自己,就算违背推举共主的传统把位子传给儿子,也没人敢提出异议。

事情总有例外,夏王朝的挑战者还是有的,后羿部就曾成功取代了大禹的后人成为共主,史称“太康失国”,至今仍有个县名叫太康县(在今河南省)以纪念这位失位后被流放于此的悲情天子。后羿射日的传说很有名,后羿的媳妇儿嫦娥奔月的事儿也很有名,但后羿取代太康的原因既不是他会射日也不是他有一个宇航员媳妇儿,而是因为他的地盘在泰山。后羿部的领地是山区,水往低处流,你淹不着我呀我怕啥?而泰山作为传统的宗教和文化中心,作为管理此地的领袖,后羿必然是有一定实力和号召力的。

后羿部属于东夷,其短暂占据共主之位反映了东夷实力尚可,仍能组织力量对共主之位发起挑战。但东夷族占据上风的时代太短暂,夏民族整体的实力仍较强,大禹的后人再次夺回了共主之位,史称“少康复国”。夏民族再次占据上风,长期把持共主之位,并对东夷严加防范。

然而最终的挑战者并不是来自东方,而是北方。北方的商民族崛起了,曾经取代夏的后羿部来自泰山,水淹不着,最终来取代夏的商民族来自太行山,也淹不着,黄河对商没有威胁,所以商也不怕夏。而且商对夏具有技术优势,这种优势放到军事上,是压倒性的,商率先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最先进入青铜时代的西亚把文明曙光传遍世界,经过无数民族的接力传播,最终在这片土地上商民族最先吸收和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商民族率先进入青铜时代,凭借技术优势,又整合一批长期慑于夏的淫威下充满怨气的部族,以讨伐无道夏主之名以武力手段成功取代夏成为共主。所谓夏商周三朝,实际是夏商周三族,他们本来就长期共存,先后入主中原成为共主。

所谓东夷西夏,相爱相杀,但商是北方人,从民族归属算是东夷分支,且它在东夷里都属于边缘族群。它在意识形态上更倾向于夏,而不是东夷,所以商成为共主后毫无顾忌的发动了多次征伐东夷各族的战争。东夷各族臣服于夏,是因为夏在恩威两方面都做的很好,大家都服气。而代夏的商出身很低,在东夷里都属于非主流,所以夏的附属民族都臣服了,东夷里却有不服的,即使与商同属一族,却根本不认同商,只能通过战争手段解决,就像朝鲜在血缘上跟满清更近,但在情感上更认同明朝。

商入主中原后有些水土不服,黄河水利也荒废了,战争也进行的很频繁,所以来回迁都,终于还是迁出了黄泛区定在了殷都(今安阳)消停了。等于还是回到了本民族的固有地盘,以此地来统领天下。但是安阳的地位是没办法跟开封洛阳比的,从黄帝时起河洛之地就是天下之本,是一定要占住的,定都一定要定在河洛,最好的地盘必须牢牢抓住才能无后顾之忧。你住在黄河以北遥控河洛之地跟你直接亲自镇守河洛不是一个概念。初期的时候你比较能打没问题,等到了后期问题就全出来了。

渭河平原的周民族完美的复制粘贴了它的祖先黄帝的霸业之路,控制“崤函古道”,进占河洛,号召不满部族起兵共伐无道殷主(与商伐夏的作业雷同),于是八百诸侯会孟津(黄河渡口),后渡过黄河与商战于牧野(今新乡),克商于朝歌(商的行都,今淇县),最终打败商成为新的共主。

中原的主人又成了夏民族,夷夏两族轮流执政看来就像历史的钟摆,但周成功之后明显不想再摆过去。周采取了分封天下的做法,巩固作为征服者的优势。

商民族失去共主地位后沦为周的臣属,周效法祖先黄帝对商民族采取怀柔政策,封宋国安置殷商遗民,而且周给了宋君第一等爵位公爵,所以宋国是公国,名义上的地位高于周边诸国,就这样商变成了宋。

如何才能对东夷造成压倒性优势,永远制止其东山再起发动复辟,这是周天子最关心的,也是整个分封体系成败的关键。总体来说东夷民族主要分为三摊儿,东边的、南边的、北边的,东边的要镇,南边的要拉,北边的要防。

东边的山东丘陵地区是首要解决的,其三面环海一面靠山(泰山),临海得鱼盐之厚利,靠山得地形之屏障,所以占据此地的东夷民族得以形成挑战中原霸主的强大势力(蚩尤、后羿皆出于此),故此地必须拿下。

山东丘陵自古就是东夷民族的核心地带,是最有能力整合东方力量与控制河洛的共主抗衡的潜在势力。从黄帝与蚩尤之战、夏时太康失国、商与东夷之间的多次战争就可看出,这个地方如果不控制住,就一定会冒出新的挑战者。所以这是天下第一硬的硬骨头,必须派团队里最能干的员工去啃,那么谁被派去镇守山东丘陵呢?姜子牙。周王室是姬姓,黄帝后裔,而姜姓是炎帝后裔,姜子牙被重用说明炎黄二族确实融合的很好,他被分封到齐,并被授予征伐天下不臣之权,以镇住最主要的潜在对手。

而泰山之地古来就是东夷民族的宗教和文化中心,对凝聚东夷民族作用巨大,姜子牙虽然能打,但是文化的力量拿刀枪是打不败的,所以需要在此地分封一个鲁国,要派团队里文教方面最厉害的员工去,谁呢?周公。

周公的伟大,甚至超越了他的父兄文王武王,是他一手创制了周的国家机器、政权架构、制度典章,并且被后世所沿用。比如礼法、比如三公九卿、比如六官分权(后世演变为三省六部)等等,可以说周公规定了一个朝廷应该长啥样子。孔子疯狂崇拜周公,孔子说了一万遍,他的所有主张只是想要恢复周公之礼。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八圣之中只有周公和孔子非居人主之位,但与之比肩光芒不让半分,可以说整个中国史都笼罩在周孔二人的背影里。

周公与姜太公一文一武镇守住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东边的威胁可以放心了。南边的东夷要拉,因为他们本来就参加了周对商的讨伐,与商本就不和,又在伐商战争中出了力,所以可以通过分封给予犒赏和拉拢。商就算要复辟也不会找跟他们打了无数次的南部东夷联合,而只能找北边的东夷部族。

三公里面周公和太公都已经领了任务,防范北边东夷的任务于是给了三公里最后一位,召公。召公被分封在殷商故地和辽河流域东夷的中间,建立燕国,以燕山为界,彻底阻隔两股东夷的接触,以绝其外援。这一步想的很深远,实际上殷商失败后,确实有殷商王族逃往北部东夷,比如箕(ji)子。

箕子朝鲜的传说在朝鲜半岛传了几千年,说箕子复国无望,率众东至朝鲜半岛在此建立了朝鲜,成了朝鲜族的祖宗,所以朝鲜与中华本来就同根同源,不分彼此。这个很难说真假,因为中华强大的时代,周边民族都会给自己找个跟中华有关的出身,比如越南就说自己是炎帝后裔,西南少数民族很多都说自己是蚩尤后裔,说是蚩尤残部退入西南地区形成三苗部落,之后又形成西南夷各族。

总的来说周天子的分封体系是比较成功的,犒赏了功臣亲族,防范了潜在敌人,保证了周王朝的征服者优势,整体上大家都很满意。但也有不满的,楚国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天子分封天下,大家都封了公爵封了侯爵,楚只得到一个子爵,公侯伯子男,子爵是第四等爵。楚国觉得自己是个大国,给这么低的爵位太看不起人了吧,人家宋国是公国,齐鲁是侯国,合着我是子国?瞧不起谁呢?周天子可能还真的看不起楚国,因为楚国当时的国际形象是什么?答案是没形象,如果有,那跟蛮夷一个形象。

楚的不满是从分封开始时就有的,周王室看它,敌的成分大于友,向来不把楚国看成自己人,甚至不是一个平等的臣属,那是啥?楚蛮。为什么分封“汉阳诸姬”?控制铜矿、提防荆楚。南阳盆地是楚国通向中原的通道,在这儿封了一堆姬姓诸侯国,成了防范楚国威胁中原的拦路虎,国君都姓姬,都是天子亲戚,比较可靠,不会轻易被楚收买。所以后期楚国发现分化拉拢很费劲,干脆粗暴点儿,尽灭汉阳诸姬。

因为打从一开始就被提防被歧视,所以楚的向心力是很弱的,王室强大时,我老实巴交,王室衰微时,自然就开始骄横妄为了,所以才会有问鼎之事,不臣之心昭然欲揭。反正你们都戴有色眼镜看我,我反倒无所谓了,于是楚武王干脆称王了,留在史册一段著名自白:“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周王室不听,于是“王不加位,我自尊耳”,楚就这么任性的称王了。

楚对当年封子爵之事耿耿于怀,自己受封之后干出了很多业绩,竟然也不加封,索性我也不要什么公爵伯爵了,我直接当王得了,老子现在是个王国,跟你周王朝是一样的,比你们这些看不起我的诸侯国都高一头。楚国实质上已经从周独立了,后来楚灭南方诸国,连地千里,地盘也不比周王朝小多少,所以这相当于一个短暂的南北朝时期。

但楚国后来怎么从自称蛮夷又回到华夏了呢?因为它征服南方诸国后又被诸国的华夏文化所征服,从文化认同上又偏向华夏了。这就是为什么初期的时候华夏诸国跟楚遇见了就打,没商量,而后期时接纳了华夏文化的楚国也被华夏所接纳,进而有资格担任华夏霸主。

前边提到商是出身东夷,但文化倾向于夏,而楚刚好相反,楚是夏民族出身,只是来到遥远的荆襄之地,文化上不可避免呈现出明显的夷族特征。商作为共主为什么可以接受,因为虽然血统有别,但文化上差异不大,就像汉化了的满清,虽然心里不自在,勉强还能接受吧。而日本传说是徐福东渡后中华留在东洋的种子,就算这是真的,就算日本与我血缘相同,日本统治能接受吗?当然不能!我中华怎能受倭寇统治?孔子说的好,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所以文化才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因素。

有一个事儿比较奇怪,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周得天下后并没有定都河洛之地,而是仍都老根据地渭河平原。上文曾经批评过商把都城迁出河洛,都于黄河以北的殷(今安阳)是个错误,周怎么不吸取商的教训呢?要知道从黄帝开始各位共主都是定都河洛,亲自控制天下最重要的地盘。

周民族是个对血缘亲族特别重视的民族,从它分封天下可以看出其最信任的就是自己的亲族。周民族的文化特征里很突出的两点就是祖先崇拜和多子主义,祖先崇拜就是血统论,多子主义又导致多妻主义,所以维持家庭内部秩序和尊卑的需要,就必须尊正妻、传嫡长子。于是形成了宗法制,而宗法制又成为维持整个分封体系的核心。也许对于祖宗基业的不舍使得周王室迟迟未能下定决心移都河洛,而另一因素则进一步促使王室留在关中地区,亲自守护渭河平原的祖业。

按照周的世界观华夷五方,中为华夏,东为夷,西为戎,南为蛮,北为狄。渭河平原的西岐故地就面临着西戎的直接威胁,戎人为高原民族,居高临下,觊觎关中沃土。周与其交手中吃了很多亏,为表痛恨,蔑称其为犬戎。犬戎善于制造马车,战斗力非常强,镐京(今陕西西安)居渭河平原之中,在地理位置上离犬戎很近,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

三公分别镇守齐鲁燕防范东夷,而西部的威胁由周天子亲自负责。周天子在渭河平原西端封虢(guo)国(在今陕西宝鸡),东端封郑国(在今陕西渭南),国君皆天子亲族兄弟。虢国守汧(qian)河河谷,临近马场(秦人在此为周王养马),所以它的任务是凭借地利和战略资源(战马)拱卫王京。郑国在渭河平原东端,为王室控制“崤函古道”,西边若有失,还可向东移都河洛,后来骊山之难后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骊山之难,幽王征伐犬戎却被犬戎所杀,镐京被洗掠一空,平王立,东迁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西戎中有一支申戎归顺周王室(联姻),故封申国(今南阳宛城区)以安之。到了幽王的时代,宠幸美人儿褒姒(baoshi)故废后废子,王后正是申侯之女,故申侯勾结犬戎共害幽王,立外孙宜臼为平王。主要拥护者为申、郑、晋、秦。

申侯为阴谋总导演,为保外孙王位,郑为取地盘权柄(拥立后郑伯权势日重),晋杀王子余臣(虢公所立,幽王弟,史称携王)结束二王并立局面有大功于平王,而秦参与拥立则是渴望得到王室对其征服的渭河平原领地的合法性承认(天子故土,陷于犬戎后被秦收复)。

东周时的王室明显不如西周时强大,一方面因为平王得位不正,东方诸国耻之,拒奉王命。而另一点王室失去了可以亲自掌控的战略要地,进而失去了对诸侯的威慑力则更为重要。

周的封建是一种层层效忠的间接统治,封某人去某地建某国,则某国在名义上和义务上保持对王室的忠诚,听从王命调遣,实质上人口赋税皆自有,有相当的独立性。虽然名义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王室其实也只是直辖京畿之地,其他地方是靠分封体系间接管理的。王室占据战略要地,控制比诸侯更多的资源、保持更强大的武力,再巧妙运用宗法、名器,恩威并施,才能确保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平王东迁后,虽然确实把统治中心放到了河洛之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但王室现在是战败后逃过来的,不是王朝初创平定天下后定都河洛,武力、号召力、威慑力都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王室来到洛邑,要实力没实力,要地盘没地盘,要威慑力没威慑力,只有一个周天子的名义,东方诸国还不承认你。

由于鲁国为首的东方诸国不承认平王政府的合法性,而申郑秦晋这些参与拥立的诸侯也只是把王室当个好用的牌坊,所以王室基本谁也管不了,只是作为一个最高统治的象征对诸侯争夺利益的结果进行合法确认罢了。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橡皮图章,在春秋五霸时代还算有一定尊严(出于霸主尊天子以令诸侯的需要),而越往后越无尊严无底线。

比如后来周王室对“三家分晋”结果的合法确认,真的是为了苟延残喘毫不顾忌礼法道义,什么乱臣贼子只要脚下有地盘手里有刀都能从王室得到一个合法爵位。这叫什么?这叫“礼崩乐坏”。对非法之事进行合法确认,则合法性本身就被消解了,而失去合法性来源地位的周王室则毫无用处,战国时期几乎没有一点戏份了,诸侯根本不在乎王室给的光环了,纷纷自加光环,以至于诸国相继称王,周王朝名存实亡。司马光痛心疾首,将此事列为《资治通鉴》第一篇,以警醒人主。

周王室离开关中前往河洛后,渭河平原迎来了新主人,秦人。秦人世代为周王养马,颇为忠诚,而骊山之难后王室衰微已无光复西岐故地之力,原本仰仗的姬姓封国也不愿面对犬戎压力,纷纷东迁。

比如郑国就从陕西迁到了河南,居洛邑之东,郑国欺负了当地小国,连打带抢得了地盘,就把国人搬过来了,所以此地后来才被称之为新郑。天子故土陷于戎人之手,原本为周王养马的秦人此时得到机会,秦人经过顽强战斗从犬戎手里收复了渭河平原。原本出身微寒的秦人,如今将昔日京畿之地握于掌中,得到了与诸侯争雄的资本。

虢国也随王室东迁了,作为王室座下的左右护法,郑国和虢国是最受信任和倚重的。因为历史上虢国太多了,有东南西北好几个,不知道的基本都会看晕。最开始武王灭商后封两个叔叔虢仲、虢叔建立虢国,虢仲封东虢(在今荥阳),虢叔封西虢(在今陕西宝鸡)。西虢国前面说过了,它的作用是在渭河平原西端拱卫王京,而东虢国守汜水关(也称虎牢关)刚好可以拱卫洛邑。

西虢国东迁后居陕州(今三门峡)被称为南虢国,郑国东迁后势大,灭东虢国,东虢国后裔投靠了南虢国,居南虢国的黄河对岸依附于南虢国,称北虢国。从当年分封时的俩虢国,现在东迁后反而统一了,北虢国是东虢国后裔,南虢国是西虢国迁来的,北虢国依附于南虢国成为南虢国的封臣。王室的信任依然延续,“崤函古道”的东口(函谷关)交给南虢国把守,而它又和归附它的北虢国一起为王室守住黄河渡口。

陕州古来具有地理分界作用,比如所谓陕西就是陕州以西之意。武王立国后,三公中姜太公是武人,主要负责征讨,而辅佐天子治国的工作主要由周公和召公承担,相当于正副宰相。具体的片区划分呢,就是以“崤函古道”的东端陕州为界,以西的召公负责,以东的周公负责。

陕西之地是周的老根据地,所以召公的职责是守成,而陕东为新征服之地,所以周公的职责是进取。洛邑就是当年周公在辅佐成王时建议修建的,以作为新征服的中原之地的统治中心,因为是成王所立之城,所以迁到此地的东周也被称作成周。周公因为太有才干,王室根本离不开他,所以他虽然有封国鲁国,但他其实主要在朝廷为王室效力,去就国的是其长子伯禽。

周公成礼,天下归心,其才干远在成王之上,主少国疑则代王摄政,天子成年后又还政于王,完全可以篡位,也完全具备篡位的实力,就是不篡位,摄政还政皆出于公心。如此才干品德完全就是为儒家定制的理想楷模啊,何谓大儒?可为天子师、友、臣,周公全做到了,所以儒家才极力推崇周公。

另一方面,也因为周公的名声实在太高太好了,周王室世念周公之德,顺带着鲁国也世受优待,孔子哪儿的人?鲁国人呀!你搞个学派,玩命吹捧鲁国国君的祖宗周公,至少你这个学派在鲁国的发展不会受到政治上的压力吧,一举多得,那还不吹爆它!

周王室世念周公之德,鲁国世受推崇优待,因此鲁国长期在诸国中威望崇高,传说王室允许鲁国在祭祀周公时使用天子之礼,可见推崇之极。分封制的核心是宗法制,鲁国在宗法上获得了这么高的地位,故阴谋家们当年拥立平王时才会假托鲁侯之名(实际鲁未参与)以服东方诸国,中间自然少不了许诺颇多好处利益。但鲁国并不买账,出于对王室一贯的忠诚和对道义的一贯坚持,鲁侯以王室亲信长辈资格评判平王得位不正,颇有份量,于是东方诸国皆拒奉王命。

东迁后秦国成了最大的获利者,因为它收复并占据了旧京畿之地渭河平原。秦人地位很低,是给周王养马的下人,不是姬姓贵族,所以道德上的义务没那么重,关系也没那么铁(铁的都随王东迁了),而且秦在收复失地时是自己豁出命独自跟犬戎战斗的,没有得到王室和诸侯的助力,所以指望秦人光复镐京后为表忠诚迎回天子是不现实的。

而王室和亲信诸侯也不想回去了,一是不想再面对犬戎的压力,二是渭河平原的家园已经没有之前那般美好了。或许是天意弄人,幽王继位后不久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泾水、渭水、洛水竟然一起断流了,水源对于农耕民族有多重要不用多说了,一直到幽王死于骊山之难也没见河流复流。所以就算没有骊山之难,长期看不到河流复流希望的王室恐怕也会进行迁都了。

实际上郑国在骊山之难前就受不了了,已经开始小规模移民了。所以大家一致觉得这片土地迟早要荒,干脆去河洛开辟新家园,而把它交给忠诚的仆人秦人总好过交给犬戎,秦人正好可以在西边替我们承担来自犬戎的压力。而秦人得到此地后河流竟然神奇般的又复流了,关中之地,又成沃土,秦凭此宝地得与诸侯争雄之力,后一统天下成不世之功,莫非周衰秦兴真有天意?玄的很,玄的很呐!

秦捡了大便宜,但也还是有些顾忌,没有选择居于镐京,毕竟是旧王京,在那个宗法道义流行的时代,还是少给自己找点骂名吧,于是选择了居于附近的咸阳。秦得了地盘,而郑得了权柄,由于在拥立和护王东迁中的功劳,郑被王室重用,郑伯在朝廷任卿士总揽朝政,一时间风光无两。

当时的规矩,凡在王室座下担任过卿士的诸侯,恩许其在国内称公,其国可以公爵礼下葬祭祀之,以表恩赏。所以郑国国君是伯爵,郑国是伯国,但其君可称公。后来的霸主很多也不是公爵,也称公,像齐国是侯国,齐桓公尊天子令诸侯成为霸主,作为齐侯被尊称为公。后面还有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等等,只有宋国是分封的时候就是公爵,其他的多是尊称。

郑国得王室重用,开始打着王室大旗扩张自己的领地,比如灭东虢国就是不义之举,在礼法时代是要被谴责的,但有王室默许大家也不好说什么。郑国是勤王功臣,东虢国是没来勤王的胆小鬼,把辜负王室期待的东虢国的地盘给了对王室忠诚无比的郑国(前有郑桓公挺身勤王死于骊山之难,后有郑武公护王东迁),也算是合情合理。但是王室与郑国的蜜月期没持续多久就出现了裂痕,事情源于郑国内乱后来竟然发展到周郑交质的严重地步。

上文曾提到过郑伯(武公)是申侯之婿,但没说申侯之女是谁,现在说一下,武姜。前面说了这么多骊山之难以及周室东迁,以及由此导致了无数历史变局,进而开始了混乱不堪又精彩纷呈的春秋战国时代,打根儿上来说其实就是因为周王室的一场内乱。

申侯之女嫁幽王为后称申后,其与褒姒争宠失败被废,连带太子宜臼(即平王)被废,废太子宜臼投奔外公申侯,幽王兴兵问罪,申侯本来就出身戎人,于是勾结犬戎夹击幽王,遂有骊山之难。

申侯有弑君之罪,若携王(幽王之弟)争位成功,则免不了要收拾申国,但携王被晋国所灭(晋先拥携王,后杀之转投平王),平王顺理成章成为周天子,平王是自己拥立的亲外孙,于是申侯不但无罪反有拥立之功。但是在礼法上不这么看,申侯是平王的杀父之仇,平王不思报仇反而与之沆瀣一气,于礼法不容,平王继承权已被废,又立之为王,也于礼法不符,东方诸国常以此抨击平王。

申侯的女儿个个能折腾,申后引起周王室内乱,而另一个女儿武姜又引起郑国内乱。武姜为郑武公生二子,一为郑庄公,一为共叔段,看人名儿眼熟不?没错,这场内乱就是课本里都学过的“郑伯克段于鄢”。

具体来说就是一个偏心妈妈导致的悲剧,因为生庄公时难产自己受了罪,所以就不喜欢庄公,而独爱幼子段,于是想让郑武公废长立幼。申戎出身的女子就是简单直接,纯感性思维,压根儿就没找任何宗法上的理由,全凭主观好恶,佩服佩服!郑武公听到这个幼稚的荒谬理由时自然会一笑了之,没有采纳。

庄公立,武姜为段请封地,哪儿呢?制邑(今荥阳,东虢国故地)。这个地方是不可能给的,郑灭东虢国得虎牢关,据此可为洛邑王室东部屏障,这是郑国保持国际地位的战略要地。又请京师之地,庄公准之。这神操作简直看的人一愣一愣的,这是咋想的?莫非申戎出身的武姜真的不学宗法?还是太狂妄自大了完全不在乎?你要封地哪有要京师的?你见过哪家的诸侯把自己国家的都城分封出去的?这些庄公都忍了,因为庄公懂宗法也懂人心。

所谓欲让其灭亡,先使其疯狂,庄公是嫡长子,继位是合法的,而段是庄公之弟,又是庄公的封臣,其居京师之地又毫无节制的扩张势力,属于明显的以下犯上,必然惹人非议,名声臭了,自然收拾起来就方便多了。所以不停的有臣下要求尽快处置武姜和段,以免生出祸乱,庄公却一直不出手,只说了一句“多行无义必自毙”。等武姜和段不停的招黑,郑国臣民皆不堪忍受时,一击即中,将其打败,克段于鄢(今鄢陵),段出逃卫国,被卫君安置于共(今辉县),故史书称其为共叔段。

卫国收留了郑庄公的政敌,自然免不了与郑国发生冲突,于是郑卫之间爆发了几次战争。郑国长期打着王室旗号代表王室行事,俨然就是当时的世界警察,在攻打卫国时不但出动了国师(郑军)还出动了王师(天子军),这个就有点过分了。难道你郑国的家事也需要出动天子军队来处理吗?如果王师随随便便就被郑伯调动,那周天子也太没有安全感了吧。

为了平衡郑伯在朝中大权独揽的情形,平王决定分郑伯之权,将卿士之职一分为二,分别为右卿士(周时右为上,相当于正宰相,准备授予虢公)和左卿士(相当于副宰相,准备授予郑庄公)。郑国怒了,怎么回事儿?不信任我?当年我们家为你家流了那么多血出了那么大力都忘了?现在开始怀疑我提防我了是不?平王予以否认,庄公也是够狠,为了维持双方信任,于是出现了周郑交质的事。

这也是旷古未闻之奇事了,按说为了维持两国战略互信,互相把儿子送去对方当人质的交质行为在诸侯间很普遍,但从来没有人把天子家的太子拿来扣作人质的,简直了,周郑交质之事说明东周王室的实力已经完全沦为一般的诸侯国水平了。这件事也给郑国招了不少黑,周天子毕竟还是名义上的上级,岂容你随便欺负?没人管吗?谁管?这件事确实让大家对郑不满,但是真的会干预的人,不多。

盘点一下拥立的诸国(东方诸国压根儿也不认平王更不会为他出头了),申国会管吗?不太会,周王室跟申是亲戚,郑跟申也是亲戚,申国是小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大国呢?秦国会管吗?管不了(忙着跟犬戎打),晋国呢?想管也管不了(忙着内乱)。剩下还有谁能倚仗,虢国实力不够,它能做的只是收留了被郑国所灭东虢国残余势力(虢国曾拥立自己政敌,本不得平王信任,后为制衡郑国故重新重用虢国)。还有卫国,它确实看郑国不爽,收留了共叔段,与郑为敌。然后呢?没了,所以也就这样了。

顺便说一句,晋国当时正在进行的令人发指的竟然持续了70年之久的血腥内乱(曲沃代翼),或许启迪了共叔段在内的各种乱臣贼子以下犯上。因为晋国小宗势力越来越强,竟然在内战中打败了合法的大宗(先后有五位大宗合法晋侯被杀)取得了统治权。这种以下犯上之事不但成了,而且事成后还得到王室承认的励志创业故事,自然激励了不少人蠢蠢欲动,于是乱臣贼子蜂起,诸国内乱。

郑国作为中原霸主的时期非常短暂,也就郑庄公一世,因为拥立王室而获得政治资本,后又因与王室交恶(甚至曾交战)而失去政治资本。郑处天下之中,乃四战之地,又失去了王室的旗号,故霸业不得久持。

虽然郑国也做对了很多事,比如东与齐、宋为盟(不承认平王的东方国家),北则支持晋国内战中的小宗(最终的胜利方,打败了周王支持的大宗),南与申国联姻(使其保持中立),但不论如何西与周王室为敌都是颇为不划算的。周王室这么好的一个旗号,你不打,自有别人要打。

比如卫国与郑国作对,则背后自少不了周王室的支持与鼓动,而卫国自然也愿意凭借天子旗号为自己的扩张提供合法性外衣。说到卫国,它是诸国中最长寿的国家,挺过了春秋不义战,挺过了战国争雄,挺过了秦始皇灭诸国,一直到秦二世时才被除国。原因我在之前写的文章《罗马下的蛋》中比较中国和德国统一的异同时已经详细讲了很多,不再赘述。

那些算卫的后世,现在说说它的前生,它这国咋来的?周公封的。不要奇怪,很多国都是周公封的,不是周武王封的。因为武王刚立国不久就去世了,所以后边的分封工作是周公做的(摄政时以成王之名义进行)。

当时的规矩是灭国不灭祀,因为人们都比较迷信,都比较畏惧鬼神,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鬼。所以灭了你的国但不毁你的宗庙不挖你的祖坟,一般会给你的后人封一小块采邑(祖坟宗庙附近)延续香火祭祀,以免你们家亡魂没人祭没处待变成孤魂野鬼天天骚扰我。可见前期大家还是比较讲究的,可越到了后来越不讲究,战国时代不但灭其国绝其祀,还屠其城坑其卒,太可怕了。

商被灭后,纣王之子武庚就被封在殷商故地守坟,为防其复辟作乱,武王在其东南北三面(西边是山)安排了三个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建立卫(今淇县)、鄘(yong,今卫辉)、邶(bei,今汤阴)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这三国应该是军管区形式的存在,不是正经的封国,纯军事作用,三人在其他地方另有正式的封国。

谁也想不到牢头会和犯人勾结在一起暴动越狱了,负责监视武庚的三监竟然跟武庚一起造反了。造反这种不道德的事情自然要经过一番美化,找到一些合理化依据,披上一些礼法道德的外衣才好办事,前朝龙脉殷王子武庚可以号召和凝聚殷商遗民,周公摄政正好提供了朝中有奸佞需要起兵清君侧的借口,于是三监之乱开始了。

平定的过程很简单,无非是重新走一遍周克商之路,连进军路线都没变,东部的东夷也没闹出大动静(姜太公镇着呢),所以被周公干净利落的平定了。事实上周公是不是想篡逆,大家都看在眼里,至少除了叛军之外的其他封国是相信周公的品德的,包括姜太公。成王之母是姜太公之女,成王是太公的亲外孙,如果周公真的要篡成王之位,恐怕最先接到衣带诏起兵勤王的应该是太公才对吧。事实上周公深得成王信任,太公也是周公的坚定盟友。

参与叛乱的按照罪行轻重各有处置,武庚作为前朝余孽,复辟作乱自然必死无疑。而三监身为宗室辜负王恩,自然也不得轻饶,主犯管叔畏罪死、次犯蔡叔流放、从犯霍叔贬为庶民。周公封康叔至殷商故地建立了卫国,统辖之前武庚和三监地盘,又从殷商王族中选择了纣王庶兄微子封宋国(在今商丘)以延续殷商香火祭祀、安置殷商遗民。所以宋卫两国后来文化极为发达,跟其地有大量殷商遗民是有重要关系的(殷商在前期武力强盛,后期文化发达)。

既然前朝故地这么难管,三个管一个还管不住,最终还协同叛乱,康叔独辖殷商旧王畿之地,谁来管康叔呀?没人。因为周公信任康叔,虽然各位王叔都是成王的叔叔、武王的兄弟,但亲兄弟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由于周民族崇尚多子主义进而导致的多妻主义传统,文王相传有百子,妃嫔无数,所以比同父兄弟更亲的是什么?同父同母兄弟。谁是武王同父同母的胞弟呢?周公、康叔。所以武王死时为什么要托孤给周公,成王为何信任倚重周公,而周公为什么选择康叔,明白了吧,人家是最亲最亲的亲人。

康叔原封康国(今禹州),因在此次平叛中有功,改封卫国(今淇县)。三监之乱主犯管叔死,其封国管国(今郑州管城区)被废。蔡叔从乱,被流放,但蔡叔之子贤,周公许其承继封国,所以蔡国(今上蔡)保留了下来。后来楚国扩张中灭蔡国,但也采取了灭国不灭祀的做法,所以蔡国后裔得以在附近复国,称新蔡(跟新郑之名类似,此名也得以保留,今为河南省县名)。

霍叔属于被胁迫者(霍叔素有德名,之前并无不法之事),先被贬为庶民,后得成王饶恕复归封国霍国(今山西霍州),赐伯爵(一般天子叔伯兄弟都封侯爵,降爵以示惩戒),后被晋国所灭(末代霍伯对祖宗被削爵不满,自加公爵,晋以此为名出兵灭其国)。

看到这儿不禁要感慨,这哪儿是《华夏往事》,应该叫《河南省各地县往事》吧?没办法,历史大省就是这么豪橫,谁让它是中原,是主舞台呢。实际上为了简便叙事,在本文所有历史地名国名的括弧备注里,只要是河南省的都只是简单的“今某地”,其他省份的才会明确备注,因为实在太多了。在河南省没个几千年历史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有些地名沿用时间之久令人发指,比如去安阳市下乡的话,很多乡镇名、村名里都是带“商”、“周”的,叹为观止。

东周初期的郑卫之争,只能算是开胃菜,他俩跟后面的各位霸主比起来确实不算强。盘点一下华夏诸国谁比较有实力参与争霸,所谓实力,无非就是地盘、人口、钱粮财富、军队的规模和战斗力以及政治影响力这些东西。普遍的规律是占据一块平原领地,附近要是还有一条河就更好了,有了可耕地有了水源,农业才能发展,地里面打的粮食多了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人口数上去了,赋税就多了,有了钱有了人就能组织大规模军队,支撑大规模战争,征服别的诸侯国,把雪球越滚越大。

首先,齐国最先成为霸主是很好理解的,山东丘陵自古以来就出强大势力,因为位置太好了,三面环海一面靠山,从军事防御角度看确实得天独厚。临海又得鱼盐之利,商业很繁荣,文化上跟鲁国齐名,全是加分项。所以齐国是五霸里最先起来的,而且一直到战国时齐国国力也是诸国中数一数二的。

春秋五霸究竟谁能入选一直都有争议,但齐桓公是没有争议的,因为就是他开创了霸政这种政治模式,代替了已经运转失常的王政。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是齐僖公之子,齐襄公之弟。他不是长子,按说是做不了国君的,但是他的哥哥齐襄公太能作了,作死了,于是才出现了机会,公子小白在与公子纠的争位中胜出,继位为齐桓公。

关于齐襄公各种作的事迹中最著名的就是跟妹妹文姜的私通乱伦。襄公在做公子时就跟妹妹私通淫乱,后来文姜嫁与邻国鲁国(鲁桓公)作夫人,鲁桓公携夫人文姜访问齐国时,襄公与妹妹文姜旧情复燃,竟然为了这冲昏头的爱情指使手下杀了妹夫鲁桓公,为了平息鲁国愤怒又干掉了动手的手下。这剧情简直绝了!不德之君其下必有不义之臣,公孙无知弑杀襄公篡位自立。

后来公孙无知又被臣下袭杀,齐国无主,这个时候为避内乱而流亡国外的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开始了时间竞赛,谁先回到齐国谁就能合法继承齐侯之位。公子纠在鲁国(因其母为鲁女),公子小白在莒(ju)国(因其地近齐,今山东莒县),因为两位公子都有耳目在国内,所以国君之位空缺的消息都会第一时间传回,剩下就看谁更快了。

很明显公子小白离的近,公子纠离的远就算急行军也不一定更快,这时公子纠的幕僚管仲献计,袭杀公子小白,没了竞争者则大位必然属于公子纠。管仲亲自执行此次暗杀任务,急行军追上公子小白队伍,一箭射中公子小白,眼见其吐血而死,遂赶回鲁国报信。等鲁军护送公子纠慢悠悠的来到齐国,才听说在这之前公子小白已经继位了,原来之前公子小白中箭未死,急中生智,咬舌吐血诈死骗过了管仲。

已经继位为齐桓公的公子小白集结军队与外来干涉势力(鲁国)作战,齐强鲁弱,结果自不用说,鲁国杀公子纠以免齐军借口入侵,曾经暗杀齐桓公的人犯管仲被遣送回齐交由齐桓公处置。桓公欲拜幕僚鲍叔牙为相,但鲍叔牙力荐管仲,称其有大才,若能为主公所用必可富国强兵。

于是才以桓公要手刃管仲以报“一箭之仇”的名义要求鲁国务必送活的过来,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而鲍叔牙自甘位于管仲之下(管鲍二人生死之交,虽各为其主不断交情,叔牙惜管仲才,荐于其主,不惜舍名利甘居其下,真挚友也!人称“管鲍之交”),管仲才干天下无双,相齐后迅速帮助桓公实现富国强兵,成就了齐国的霸业。

当时的天下纷乱不止,乱臣贼子篡弑于内,戎狄蛮夷横行于外,礼崩乐坏,秩序全无,黎民如居水火,苍生苦之甚矣。这一切的源头就在于王室衰弱,王命不复行于天下,于是齐桓公和管仲的称霸策略就是“尊天子以令诸侯”。

恢复周天子的合法地位,作为名义上的共主,在天子名义下团结诸国,一致对外,共抗戎狄,号令之权则归于霸主。等于给已经运转失常的封建体系打个补丁,重新树立一个权威,在不破坏原有宗法封建体系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成本团结和整合华夏各国的力量,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

日益严重的戎患和司空见惯的篡弑(戎患日重,灭国掠地,横行天下,诸夏皆不堪其扰。至于篡弑,孔子《春秋》载弑君三十六,可见礼法道义之沦丧),让华夏诸国皆感到巨大的压力和畏惧,对于秩序的渴望也使得天下期待一个权威的出现结束这漫无止境的纷乱。

齐桓公的登场恰逢其时,齐国高举天子和宗法大旗,以强大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正义事业作出持续贡献,北抗戎狄,南击楚蛮,救燕存卫,会盟诸侯。诸夏在周天子的名义下,在齐国的实际领导下重新团结了起来,霸政既行,戎患遂解,宗法大旗重新高举,乱臣贼子皆惧。

齐之后称霸的是晋,晋的地盘就是今天的山西,也是好地方,地形的原因使它被山脉和大河包围着,形成自然的屏障,内部又有几块小平原。有了平原就有了耕地,有耕地就有人口,有人口就有了争霸的资本,后继的所有强国无一例外都是在自己占据的那块小平原上完成内部整合后参与到争霸中的。春秋时的秦(渭河平原)、楚(江汉平原)、吴越(太湖平原),战国时后起的魏(河洛平原)、赵(河北平原)都是这样。

晋国骊姬之乱后,公子重耳流亡诸国,后得秦国帮助,归国得位,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晋国霸业可与齐国比肩,晋文公救宋败楚、伐狄和夏、召周天子与盟,被周天子封候伯(诸侯之长)。而且霸业持续了好几代,达百年之久,所以晋国从一个非主流的华夏国家成了华夏核心国家和霸主。

为啥说晋是非主流华夏国家,因为它总是内乱,总是篡弑,各种不合礼法,还常与戎狄通婚(如公子重耳之母即为戎女、引起晋国内乱的骊姬亦戎女)。说非主流算好听的,初期在华夏正统国家看来,你就是个半夷狄国家。

晋内乱频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这里有好几块小平原,在封建体系下,每一个占据小平原的封臣都能形成一定势力,所以大宗小宗之间、各位公子之间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夺。于是晋国干脆“无畜群公子”,不封建了,这下不争了吧!晋国在诸国中特殊就特殊在这里了,晋无公族,故权柄皆分授与大夫,这也为后来的悲剧(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

实际上在诸夏之中,鲁国最有资格担任霸主,但受礼法和实力限制,鲁国从来没有公开的参与过争霸。由于传统以来在宗法上的崇高地位,鲁国一直是威望甚高的领袖国家,这个礼法道德的框子把它给架到那儿了,太尴尬了。你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国际威望,就是因为你是礼法道德的代言人,你要是参与争霸必然免不了发动不义战争、免不了招揽骂名给自己招黑,你不守礼了,那你的影响力优势也没了。

再则,实力也不允许啊,地利不如人家齐秦楚越,进取的机会不大,还是自保吧,所以鲁国最理性的选择就是做一个秩序倡导者、旧礼法文化的代言人、霸政体系合法性的注解者。鲁跟宋的情况差不多,一块说了吧,都是携礼以自重,还是依靠宗法礼乐文化的残存影响力,努力的希望把大家都笼络到旧框架旧文化的旗帜下,只有这样自己在传统统治秩序里的优势地位才能得到保持。

宋国自视甚高(公爵,殷商王族后裔),它发现最有资格担任华夏领袖的鲁国不出头,而齐国冒出来积极表现结果也得到诸国认同担任华夏霸主。那你行的话我也行啊,不就是重举礼法大旗么?鲁宋举这个旗确实比齐晋更有资格,但这不光是一个文艺复兴的事儿,举什么旗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管仲之所以为齐桓公谋划了这样一条霸业之路,是因为这样成本最低、见效最快、路径最短。

换你宋国行吗?不行。你以为你比我们都高,其实那是虚的,给你个公爵是为了安抚你,你看把你封在天下之中,压根儿无险可守,周围一堆封国全在防范你,所以从当初周王室给你分封起,你宋国就别指望能扑腾出啥浪花来!其实你在我们眼里就是战败国,我们围着你防着你,我们根本不信任你。所以宋国肯定是没戏的,因为它地处四战之地(商丘最多的就是古战场),根本无险可守,又是必争之地,所以一定会被灭掉。

郑卫已经衰落(在南蛮北戎攻伐下),宋有意(礼法上爵位最高)但不得,又处四战之地不可久持。所以中原核心国家反而不如边缘国家有优势,比如最东边的齐国,三面环海一面靠山,在大家都没有海军的时代,齐国只需要面对一个方向的压力,而这个方向上又是可攻可守,在完成内部整合后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向西扩张。

最西边的秦国也差不多,只要整合了国内势力,压制了西部戎狄,就可以向东扩张。秦据“崤函古道”,从来也没有丢过函谷关,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东方诸国根本打不到秦国本土,所以防御上优势太大了,为秦国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平戎狄、灭巴蜀、兴变法、修水利,最终积攒了足够实力后,东出秦军荡平天下,无人可挡。

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讲中原,讲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要有一定戏份的,周的分封无疑是以黄河流域为重点的,长江流域的蛮夷们从来也不被平等看待,故其向心力自然偏弱(楚、吴、越皆自立为王)。但是长江流域也是个大舞台,谁要是能够整合了长江流域然后北进中原无疑是可以有一番大作为的。有这种想法的不只一个,所以楚、吴、越三国之争自然不可避免。

从地盘来看,楚据江汉平原,吴据太湖平原,而越据会稽山,根据谁占据平原谁就拥有更多人口进而形成更强国力的普遍规律,越较弱,而吴楚皆强。按道理吴越临近,吴国应该先灭越国,整合长江流域下游后再与上游的楚国争雄,而不该留下越国在肘腋,以成后患。但是根据当时的普遍做法灭国不灭祀,吴国打败越国后给越国后人留下一片地方延续祭祀(越为大禹后裔)也是常情。

吴国的崛起是极为迅速的,得益于两个外国人的帮助(齐人孙武、楚人伍子胥),孙武为吴国打造了一支强军,伍子胥兴修水利、筑姑苏城(今江苏苏州)、为吴王出谋划策,功劳颇大,而其助吴只为报父兄之仇。

伍子胥堪称那个时代的大谋略家、大阴谋家,太史公称其为“烈丈夫”。从他干的事儿来看,真够的上这个名称,楚平王囚其父召其与兄共至,兄遵命至与父同死而其独逃,可见伍子胥不迂腐。为报大仇出奔吴国,见用于吴王后力主灭楚,攻破楚都后(楚昭王出逃)将楚平王尸体掘出鞭尸三百以泄愤,可见为人之凶狠。

这样的才干、这样的品行,不引起争议是不可能的,尤其在礼法时代简直太独特了!这样一个又有才干又心狠手辣的角色,即使不被小人谗杀,恐怕也会引起吴王忌惮,伍子胥曾助吴王阖闾杀吴王僚篡位,作为吴王阖闾之子的吴王夫差自然清楚其危险性。

吴王阖闾的霸业主要是败楚入郢(ying,楚都,今湖北荆州),逼的大国楚国迁都,震动天下,也是第一次发生诸侯战争攻入大国国都的事情。当时战争频繁,但一般都打不到这个份儿上就会议和,毕竟春秋时的战争主要是以迫使对方臣服为主,伍子胥的个人恩怨势必在其中施加了影响。若吴王听从了伍子胥意见直接灭掉越国则又会创造一个第一次,可惜吴国没有采取,这个第一次历史选择了交由越王勾践来创造。

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直接灭掉了吴国,什么灭国不灭祀?还给你留个保留地?统统没有了,整个吞并了吴国。战争还能这么打呀?对,新时代来了,之前的崇尚礼法的战争在灭国战争面前就像过家家,所有人都被刺激到了。礼法道义原来根本就没有用,也保护不了自己,我不强就会被别人吃掉,不是胜与负,而是生与死。

如果之前大家对春秋时代不满,说春秋战争是不义战,那么来战国时代体会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残忍和无情,战国的战争真叫无情无义战,战争的目的纯为了利益和生存,已经告别了正义性和崇高感。越王勾践灭吴一事可以作为历史进入战国时代的标志。

战国的事儿我不太想讲,我很不喜欢战国时代,跟春秋时代比起来,战国时代大家都不要脸了,没了文雅风流,全都是权谋诡计。一帮军国主义国家联合、背叛、交易、杀伐,没了合法性也不要正义性之后,纯是利益争夺,丛林游戏,真难看呀。不过也没办法,这个局已经形成了,只能是一场大逃杀,最后活下来一个。

魏国很有理想,制定了一统天下的“三步走”大陆政策,先据大梁(今开封)以争地利,再伐韩赵欲统一三晋,而后再以三晋之力谋天下。可惜被齐国作梗,大志未成。韩赵魏地处中原,四战之地,非奋发无以自存,所以他们的紧迫感是最强的。

韩国无有为君臣,始终不强,只能尾随魏国成为附庸。魏国开变法之先声(吴起变法),率先抛弃旧文化旧框架变法强国。赵国通过胡服骑射改革了军制(向戎狄学习),通过强军而强国。三晋都在通过各种办法努力自保自强,但是地理决定论是很恼人的,和平时期中原之地自然是天下最佳领地,但战乱年代就不同了,无险可守,易攻难防,在周边国家的持续打击下只能逐个没落。

燕国偏安一隅,戏份最少,地盘一般,实力也一般,既没有齐鲁宋卫有文化,也没有韩赵魏土地肥沃人口充实,还面临戎狄强大的压力,对辽东的羁縻统治也不足以形成秦楚那样广阔的战略纵深。所以天下霸业是与它无缘的,但进取不成,偏安总是可以追求的,故燕国的外交政策跟韩国是完全相反的。

韩国弱小,谁强我跟谁,这叫事大主义,燕国实力比韩国要强一些,又处边缘地带,觉得自己过挺好的,所以叫孤立主义。但乱世是不能独善其身的,你不图别人也要防范别人觊觎你,齐国就曾险些将燕国灭国,所以政策必须转为谁强防着谁,这叫均衡主义。

燕国的最终诉求无非是你们大家最好都别招惹我,把我忘了最好,谁也不要破坏国际局势平衡,千万不能形成一强独大,要不然我就会受到伤害,跟英国看待欧洲大陆一模一样。你看燕国这个佛系国家不管是与秦韩赵魏一起伐齐,还是跟东方诸国一起伐秦,都是为了自保以及削弱破坏均势的强国以便重新达成均势。它的军事外交政策都是为这个大目标服务的,包括燕太子丹的激进恐怖政策(以死士荆轲刺杀秦王),妄图以恐怖主义行为刺杀强国元首以制止强国进一步扩张。

真正有实力一统天下的选手其实只有秦齐楚三国,其他国家的各种努力只是在延缓统一进程、尽量为自己争取更久的生存时间。在仔细比较有进入决赛资格的三国后,就会发现天下注定属于秦国。齐楚二国地缘优势明显,人口充实、军力也不弱,怎么就没能挺到最后呢?因为论长跑还是秦国耐力好,齐楚二国久经战乱已经被削弱很多了(二国均有过被攻破国都的耻辱历史),而秦国从来没有让东方诸国跨过函谷关,始终没有把战火烧到本土。

秦国每次打仗都是在别人的土地上打,打赢了自然好,打输了回去休养生息,有利可图就积极进取,局势不妙就回来固守,成本控制的很好,本钱一直都在,只要不下牌桌,你们熬不过我。秦为了利益而战,自然就有取舍、可进退,而诸国为生存而战,政策没有弹性,要么割地事秦,要么联合伐秦,前者《过秦论》已经批判过了,后者本文已经说过多次,秦据“崤函古道”你压根儿过不去打不着。所以这是个死局,是个不公平的游戏,没办法。

秦国比谁都清楚只有齐楚这样的大国才有实力与自己抗衡,中原诸国不过是盘中餐,所以秦的政策就是远交近攻,在外交上与齐楚结好,在军事上攻伐三晋,等中原已定再回过头收拾齐楚。在最后关头楚国焕发了强大战斗力,打败了二十万秦国侵略军,秦国换老战神王翦为帅,征发了六十万秦军,简直是倾国而出,打败了楚国俘虏了楚王,楚国迁都易君继续集合残部顽强抵抗,虽实力悬殊不免灭国下场,倒也颇为悲壮,过程中激发的民族意识也为后来秦末豪杰“复楚灭秦”打下了群众基础。

反观齐国确实让人失望透顶,明明大有可为却坐视不管,齐王昏聩,被奸佞所惑,竟然在秦国兼并诸国的过程中毫无作为,如此绥靖政策无疑是掩耳盗铃、养虎为患。瞎子都看出来秦王意在一统天下不会独留齐国为掣肘,怎么可能再去相信秦国承诺和平的鬼话。当秦军灭燕后出奇师由燕入齐,直接绕过了齐军西部主力,直捣临淄,齐国竟然不战而降,太耻辱了。诸国皆平,秦王大业已成,一统天下。

秦朝的建立划时代的改变了中国史的发展,关于秦朝的功绩和弊端在之前《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文已经写了太多了,不聊了,这里说个小事儿。这个事儿是我叫啥?关于这个事儿其实很乱,我叫中国这是我自己的叫法,别人管我叫啥呢?咋叫的都有。

泰西诸国管我们叫China,其实就是从秦朝来的,不是后来我们的瓷器出口到欧洲才被以物名国,而是一开始就管我们叫China,然后以国名物给瓷器也起了同样的名字。西方是拼音文字,记的是音不是意,“秦”字用现代汉语拼音念“qin”,欧洲古代拼写为“chin”,然后在后面加一个表地名的后缀“a”,就叫China了。所以其实他们一直管我们叫秦,叫到现在。

跟China类似的地名多了,什么India(印度)、California(加利福尼亚)、Australia(澳大利亚)、Russia(俄罗斯),无非是把当地称呼、人名、神名后面加表地名的后缀,哥伦布是个人名,加个后缀a表地名,就是哥伦比亚。

使用西里尔文的民族(俄国、中亚、东欧)一直管我们叫契丹叫到现在,所以俄国人管我们的国号就叫契丹人民共和国。从此也能看出这些民族历史较短、进入文明时代较晚,是宋辽时期才知道中国,契丹曾统治中国北方,蒙、金等族都是契丹臣属,而俄国历史上长期臣属于蒙古,对中国的认知应该是通过蒙古间接获取的,因为蒙古长期把中国北方称作契丹,所以随着蒙古征服世界大家也就跟着这么叫中国了。

日本自从把中土文化学习引入到本国后就一直管中国叫唐,称中国人为唐人,海外华人聚集地叫唐人街。由于唐朝在东亚历史上的超强影响力,称呼我们唐是一种敬称,而日本崛起后脱亚入欧、赶超中国,故意用西方人的称呼China再翻译成支那称呼中国,而且通常作为一种蔑称。明明咱俩有上千年的历史联系,你的文明就是我传给你的,结果你搞的跟不认识我似的,非拿西方人的称呼来叫我,故意要摆脱我的影响跟西方人站在一起,可见当时一心脱亚入欧的日本有多魔障。

朝鲜管自己叫朝鲜或者韩,因为历史上的“箕子朝鲜”和“三韩”,但西方人一直管它叫高丽,“高丽”两字的发音是Kore,再加表地名后缀a,拼出来就是Korea。从名称也可看出西方人很早就听说中国,但认识朝鲜很晚,应该是这个时期传教士大批东来,西方才知道了还有个朝鲜。

越南大家都叫它越南,其实它自己想叫南越,但它的宗主国中国没同意,给它改成了越南。因为“越”通“粤”,百越民族自古就生活在中国南方和中南半岛,秦亡后南征大军没有回师勤王,而是割据独立,大将赵佗自立为王,建南粤国。所以越南想恢复南粤国号,这个中国是不可能同意的,个子不大,想法不少,连我的广东广西都想惦记?死了这心吧!

还有个国家我觉得翻译错了,Iran为什么翻译成伊朗啊?明明是雅利安呀!伊朗这国家古代叫波斯,民族是雅利安人,后来到了近代巴列维王朝专门给全世界发了通知,我放弃波斯这个国名了,我就拿我们民族的名字当国号了,以后请大家叫我雅利安,谢谢!伊斯兰革命之后也还是叫雅利安,所以伊朗国号其实是雅利安伊斯兰共和国。我猜可能是因为纳粹德国把“雅利安”给整跑偏了,让人一提到“雅利安”就联想到法西斯主义那种极端种族主义,所以还是音译成伊朗显得中性一点。

伊朗其实是很无辜的,希特勒非要认我当祖宗、给我当孙子,我也没招儿啊!其实德国人根本不是雅利安人后代,反倒是他们歧视的斯拉夫人身上的雅利安血统更多一些呢。为啥纳粹非要认雅利安人当祖宗?因为尼采写的那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雅利安人作为古代史上威震天下的战斗民族,牛叉闪闪,彪悍到让敌人胆寒,这形象跟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绝配。

伊朗是一个六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文化灿烂辉煌,同时雅利安人爆表的战斗力又创造了赫赫武功。阿富汗有个外号叫“帝国坟场”,因为历史上多个强大帝国征服阿富汗都深陷泥潭以失败告终。而伊朗的外号叫“帝国产房”,伊朗高原这块地方崛起的国家都特别强悍,不停的冒出各种强大王朝。关于雅利安人的战斗力只说一个事儿就可以了解了,它灭掉了四大文明古国里的三个。

为啥《华夏往事》最后要说这么多别的国家别的民族?了解别人、更好的认识自己。我主张拿什么态度看待国史呢?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民粹主义。我希望我们都能带着“温情与敬意”看待我族往事,汉民族是一个“其命维新”的民族,它历尽沧桑却不失激情,无数次从沉沦中重新奋起,我想这种坚韧不拔的品性就是它的故事这么吸引我打动我的原因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