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评论员薛世君
淇县鱼泉村96岁的靳月英老太太,带领儿孙在荒山秃岭一捧一捧抠土填坑地种树,祖孙四代35年间接力开发出多公顷的山地,栽种了21万株的绿化树和2.2万株的经济林木。如今,这20多万棵树爬满了8架山19面坡,35年间,柏树苗从筷子粗到望不见梢,一家人“蚂蚁啃骨头”般改变了大山的面貌。(见6月11日《人民日报》)
靳月英老人祖孙四代绿化太行的故事让人动容,也让笔者想起前不久到虞城县黄河故道生态走廊采访时的情形。在虞城县田庙乡,郁郁葱葱的果林在黄河故道上绵延不绝。当地有个远近闻名的“百果村”叫刘杨庄村,解放前是一片盐碱地,经过几代村民锲而不舍地植树造林,如今已经在黄河滩涂地上形成1万余亩规模的果园,年产各类鲜果5万吨。几代人种出来的这些果树,不仅涵养了水源、绿化了生态,也提高了村民收入,近年来当地还在打造一个生态观光景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矢志让曾经的“沙丘村”再从“百果村”迈向“生态旅游村”。
植树造林绝非一日之功,绿色发展需要长期努力的韧性,要矢志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方期大成。著名的塞罕坝,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如今包含6个林场、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80%的“天然氧吧”,成为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沙地变林海,荒原成绿洲”用了50多年,三代塞罕坝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才创造出这个绿色奇迹,硬是把荒漠沙地变成了“绿色明珠”;有河南“塞罕坝”美称的民权林场申甘林带,从“风吹黄土遮天蔽日,盐碱遍地寸草不生”的沙荒,变身6.9万亩的平原林海,名列“亚洲十大平原人工防护林”之一,积三代人之力,用了60多年时间建成……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代又一代人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才是绿色发展能够持续的关键。在黄河故道采访的时候,虞城县田庙乡党委书记王连生的一句话让笔者印象深刻:“树是宝贝疙瘩,种的越多收获就越多。植树造林、保护生态,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而是几十年几百年的事儿,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儿,而是祖祖辈辈的事儿。”
正因如此,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即虞衡制度,持续了约年。据史料记载,尧舜时代就设有“虞”,舜就曾设九官治理天下,山林、川泽、草木等有关资源和环境的事宜由“虞”官掌管。绿色发展,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奋斗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大业。绿色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验的是人的耐心与毅力,绿色发展理念要得以长期贯彻,就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必须有“代际传递”的佳话在神州大地不断上演,就像靳月英一家的故事一样,也像发生在黄河故道、发生在塞罕坝的那些故事一样。
编辑: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