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可证实的最早的战争,也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战争之一,有大量文献和考古文物证明。后世称“武王克殷”、“武王克商”、“武王伐纣”
周武王
武王为什么要伐纣呢?牧野之战的战场上,武王做了战争前的誓师辞,即《牧誓》
《牧誓》指出了帝辛的四大罪状,帝辛即纣王,帝辛名受,后世称之为商纣王。
商纣王和妲己
“……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四大罪状翻译过来就是:
听任妲己为所欲为
荒废祭祀祖先与鬼神。
不重用比干、箕子和微子启等亲族
重用逃亡的罪人。
牧野之战地图
武王起兵伐纣之时,商军刚刚平定东夷,统帅攸侯喜率领的商朝主力军还在“人方”——山东一带,没来得及回援朝歌,这是一直约10万人的左右的商朝正规军。
商都朝歌兵力空虚,商纣王临时组织全部的奴隶和罪犯武装起来,准备迎战兵临牧野的周武王盟军。
按《史记》的记载,双方投入的兵力分别是,周武王盟军约5万,纣王兵力70万,史书记载“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形容商纣王兵力多到看不边际。
《史记周本纪》: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
意思是说:太师姜尚率领勇士一百人先行挑战敌方,然后用大部队冲击纣军。纣军人数众多,但都没有作战的决心,内心希望武王的军队攻入。武王指挥戎车、精壮兵勇冲入商军阵营之中,商王的军队临阵倒戈,反身向自己的阵营开战。纣逃回城内,登上鹿台,穿上宝玉装饰的衣服,投火自焚而死。
战争场景在《武成》中有简单的描述:“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
意思是:他们对我们的军队没有抵抗,前面的士卒倒转枪戈,向后面攻击,因而败北,血流之多简直可以漂起木杵。一举讨伐不义,而天下大安了。
当然这样的描述多多少少带着夸张成分,孟子对《成武》的说法抱有不同意见:“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流漂杵?”,《荀子》也说“武王伐纣,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兵不血刃”之说。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武王以约5万兵力完胜纣王70万大军。但纣王军队是以临时组织的奴隶和罪犯为主,并非正规军,战斗力几乎为零,奴隶和罪犯因不满商王暴政,临阵倒戈,商朝败在正规军在外征东夷而无法支援牧野。
牧野这个词指远郊,《尔雅释地》说:“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城邑外称为郊,郊外称为牧,牧以外称为野。牧野之战的战场在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以南七十里处
年的春天,陕西临潼的一个农民在挖自家地窖时,偶然发现了大量文物,专家发掘出土了件青铜器,其中有一件不起眼的青铜簋,竟然记载了三千年前的牧野大战。
青铜簋是祭祀时用来盛装煮熟的谷类食物,供奉在神坛上献给天神祖先的。它和鼎一样,也是重量级的礼器。
武王征商簋
青铜簋的主人名字叫做利,是周武王的右史,牧野大战的亲历者,簋的腹内底铸刻着铭文四行33字: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意思是说:周武王征伐商纣王。甲子那天的早上,举行岁祭并贞问,能战胜。夜晚刚至就占有了商朝。此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这个地方,赐青铜给右史利,利把这些青铜用来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这件国宝叫做“利簋”,也叫“武王征商簋”,现存于国家博物馆。
从“利簋”的文字记载,可以发现,武王伐商战争从甲子日的早晨开始,傍晚就结束,速战速决,摧枯拉朽地打败了商军,占领了商朝国都朝歌。
与“利簋”记载相呼应的还有的是历史文献
牧誓
《牧誓》记载:“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意思是说:甲子日的拂晓时刻,周武王率领军队来到商国都城郊外的牧野,于是誓师。
《逸周书世俘解》记载:“时甲子夕,商王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厚以自焚。”意思是说:甲子日晚上,纣王把五枚天智玉佩在身上,而后点火自焚。
说实话,成王败寇,后来史学家对商纣王的各种罪名栽赃,是不客观的,也不公允的。商朝灭亡,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偶然事件,若不是朝歌城内空虚,正规军外出征伐东夷,周武王要战胜商纣王几乎不可能,还有牧野战败后,商纣王其实是可以逃亡东夷的,以此为根基东山再起,因为那边有自己的军队和刚征伐的方国,但商纣王选择了自焚这条路,对于男人,有气概,还是值得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