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穿越剧和穿越小说火爆一时。那些故事里的现代人,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古代后,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现代知识,或是随身穿越的现代工具,在剧中混得风生水起。而对于现代人非常普通的物品,在古人眼里,也就成了高深莫测的神器。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专家从古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令人瞠目结舌的出土文物。这些物品无论是功能或是制作工艺上,都远非那个年代的技术水平所能生产和制造。这不禁让人疑惑,难道神话剧中的穿越真的存在?否则,又如何解释这些代表高度文明的文物,存在于它不该出现的时代遗迹中呢?
(“扯淡”碑)一、繁体“扯淡”碑。
在河南淇县,有一块名叫“扯淡”碑的文物古迹,它原在北关八角楼西祖师庙中,年4月迁入摘心台公园,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景名胜。
这块碑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在碑上,既无墓主人姓名,也无立碑时间,碑文藏头露尾,扑朔迷离,直到今天,都不能确定它的主人是谁,在一些考古学者的文章中,有人说它是明朝勋臣沐氏的墓碑,也有人说它是崇祯皇帝的墓地遗迹。
这块碑高厘米,宽86厘米,厚18厘米,碑底座宽约厘米。在碑的顶部横刻有四个字的现代口语“再不来了”。在其下面,还有两个很醒目的大字“扯淡”,而这就是“扯淡”碑的由来。
整个碑文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再也不来了,扯淡,人生没什么意思,我泰极仙翁姓沐是燕地人,明末到云蒙山修行,有人说我活了岁,此碑为性格高洁,不愿与清人为伍,对于明朝灭亡心怀愤恨的老人仙翁立。
由于碑文中有扯淡、再不来了等现代流行词语,而且这几个字为简体汉字所书写,其它碑文均为繁体所写。因此有人推测,该碑为穿越到明朝的现代人士所立。否则那时喜好咬文嚼字的明朝人,为何会说现代才流行的口语呢?
(战国水晶杯)二、战国水晶杯。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由于技术落后,大多的工具和器皿多为青铜铸造,比如饮酒的青铜杯。然而在年10月时,浙江博物馆的专家们,在杭州半山镇石塘村一处战国古墓中,居然出土了一个晶莹透明的水晶杯。
这只水晶杯做工精美,保存完好,看上去和现代制造的水晶杯没有两样。但是专家们经过鉴定后发现,它确实属于战国时期的文物,因此把它当国宝,禁止出国展览。
而根据史料记载,那个时候,是没有水晶杯烧制技术和工艺的,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个水晶杯很可能是某人从现代社会穿越到战国时期,随身所携带的喝水工具,只是不小心遗留在了战国年代。
(洛阳铜齿轮)三、洛阳铜齿轮。
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对洛阳东周王城进行发掘,不仅挖出了全长约米,厚约10米的城墙遗址,还发现了大量建筑遗迹。
在清理粮仓遗址时,考古人员惊讶地发现了一个青铜齿轮,经鉴定确定它属于公元前4世纪东周的文物,但专家们看了此物后连称不可能,因为这个青铜齿轮和现代齿轮几乎一模一样。
它不仅齿牙均匀,做工精致,在齿轮中央还留有一个方孔,便于插入方形柱状物用来传动。而这种工艺和设计,本是现代人的智慧,为何几千年前的古人,就能设计出这种传动结构呢,于是人们又把它和穿越联想在了一起。
(王莽青铜卡尺)四、王莽青铜卡尺。
王莽登基以后,发布了一系列在当时看来不可理喻,却和今天制度相吻合的政策。因此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王莽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到那个年代,以现代政治制度的思路统治古人,结果不合时宜才招致失败。
还有重要的一点,王莽还是个天生的发明家,他创造的游标卡尺与现代的游标卡尺,在结构上几乎一模一样,功能也大同小异。可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或是圆形特体的外径,两者间相似度达到80%以上。
当然,事实上穿越是不可能存在的,从这些考古所挖掘具有现代功能的文物可以看出,我们切不可小看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因为古代有些发明,即使到了今天都难以重现;而那些我们看似穿越到过去的文物,却其实早已为古人所掌握,只是我们觉得新奇罢了。
(参考资料:《淇县“扯淡”碑的若干特征及文化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