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铭揭秘周易系列之十二周易的故事

1.历史背景

《周易》记录了青年文王到武王去世这段历史,时间跨度约75年。主要内容是描述文王艰苦创业、武王灭商治天下的历程。

全文以周文王、周武王二人的故事为线索,对南宫括﹑散宜生、姜子牙、周公旦、召公奭等重要大臣的事迹只字不提,对平定三监之乱之事也是冠之以成王的名义,并以尾声式的笔法一笔带过。这种安排说明《周易》的创作者正是周公本人。如果是后人写周初历史,是无法绕过周公摄政平叛、封邦建国、制礼作乐这些大事件的。周公自谦不居功,才有了这种突出文、武二王事迹的写法。

2.主要人物年龄

史传周文王享寿九十七岁,姜太公更是寿近一百四十岁,过于虚夸也。

据笔者推算,文王享年不超过68岁,被帝辛囚困那年不超过52岁。

武王享年不超过51岁,于灭商次年12月去世。

周公享年不超过58岁,《周易》是其最后的作品。

3.地理背景

《周易》中有不少方位词,都与当时的地理背景有关。

①坤: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乾坤是上经的总纲卦,总体介绍。周的西边和南边是未开垦的土地和一些落后小国,东边是商,北边是犬戎等游牧民族。西边和南边一直是周人致力打造的大后方,东边和北边则是将来实力强大后才能解决的问题。可见,先西与南,后东与北,是战略方针的确立,类似于诸葛亮草庐三分天下的大局分析。

②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商在东,周在西。殷商虎视眈眈,岐周只能不动声色地默默发展,才能不打草惊蛇。韬光养晦,是谓密云不雨。

③随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史记·周本纪》:“乃罢兵西归。行狩,记政事,作武成。”西山即岐山,因为这是写武王灭商后从朝歌西归,所以此处相对于殷地称之为“西山”,而升卦时姬昌的活动范围还是围绕“歧山”一带,所以升六四是“王用亨于岐山”。

④明夷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南方近蜀,高山密林。

⑤蹇:利西、南,不利东、北。蹇卦是姬昌青年时代的故事。“利西、南”,书中三次出现,是周人的长期战略。

⑥解:利西、南。同上。

⑦升:南征吉。季历死后商军入侵,升卦是写姬昌带领周人撤离岐山向南方战略转移。南边紧邻四川,山高路险,一直是殷商势力影响比较弱的地方,适合作为今后发展的根据地。

⑧小过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与小畜意同,所指也是同一时间段。区别在于小畜在上经,是以武王的视角;小过在下经,是以文王的视角。

⑨既济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既济未济是下经的总纲卦,五爻对应文王征伐周边后的和平发展期。东邻,指殷人。西邻,指周人。

4.情节地图

①分封制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坤用六:利永贞。

乾坤的用爻是谈封建制度的。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以此巩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由于这只是对故事结尾的一个交待,所以书中没有具体展开。

②周人徙都图

周人认为后稷(姬弃)是他们的始祖,并把他尊为农神。因治理农业有功,尧封稷于邰(今陕西乾州武功县西南)。到了不窋时代,周人迁徙到戎狄之间。公刘时为了发展农业又迁至自然环境优异的豳(今甘肃宁县庙咀坪)。为避免西北戎狄部落的滋扰,古公亶父(后来被追尊为周太王)带领周族东迁到岐山脚下的周原,周人从此开始崛起之路,所以又被称为岐周。《竹书纪年》:“武乙元年,邠迁于岐周。三年,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

周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扶风县和眉县的一部分,约20多平方公里)是文王的成长地。《竹书纪年》:“帝辛六年,西伯初礿于毕。二十九年,释西伯。诸侯逆西伯,归于程。三十三年,密人降于周师,遂迁于程。”

程,一作郢,又称毕郢。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接泾阳县界。《逸周书·大匡解》:“维周王宅程。”《书序》:“维周王季宅程。”《续汉书·郡国志》引《帝王世纪》:“文王居程,徙都丰。”《史记·周本纪》:“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

克崇后文王迁都到丰(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沣河西岸,以客省庄、张家坡为中心约6平方公里)。《竹书纪年》:“三十五年,西伯自程迁于丰。三十六年春正月,诸侯朝于周。”这就是丰卦六五所述:“来章,有庆誉,吉。”四方诸侯前来道贺姬昌迁都丰邑,周族于此时达到鼎盛。

这里有个细节透露了隐秘于史册的历史情节,《孟子·离娄下》:“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逸周书·作雒解》:“周公、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

武王葬于毕容易理解,上承文王也。但是文王既然居丰,为什么会卒于毕郢呢?《周易》下经的最后几卦可以为此解疑。

迁都到丰,周向东进逼的势态引起了商的警觉,于是大军西征。丰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见,凶。”旅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丰旅是一组对偶卦,上爻就隐晦的记录了在商的高压下文王离开丰京的故事。巽、兑、涣、节、中孚、小过三组对偶卦则是对此事件的展开。兑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涣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

毕在丰之西仅三十里,不会是文王离京避难的佳所。那么文王最终卒于毕郢,最大的可能就是临终返回。至于为什么止于毕而不前,或者是没能走到丰邑,或者是遥望丰邑以示复夺之心。

周武王即位后,由丰迁都镐京。丰镐二京一桥相连,镐京在沣河东岸,以普渡村、花园村、斗门镇为中心约4平方公里,作为西周时代的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前年―前年)。

灭商后,为了便于控制东方,武王考虑在今洛阳一带营建新邑。周公在东征之后,即摄政的第五年,开始大规模迁徙殷民,在洛水北、瀍水东、西筑两城,总称洛邑(今洛阳老城和白马寺中间的区域)。西面为周王所居,又叫“王城”;东面是周王室宗庙之所在,亦是殷移民所迁之处,又叫“成周”。于是,西起岐阳,东到圃田,所有渭、泾、河、洛地带,都成为周的王畿。关中的镐京被称为“宗周”,东都王城被称为“成周”。这是后话,《周易》中没有写到。

③朝歌与羑里

朝歌是商纣王帝辛的都城,位于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朝歌镇。同人上九:“同人于郊。”周时距离国都五十里的地方叫近郊,百里的地方叫远郊,这里所说的国都即指朝歌。

羑里,离朝歌50多里,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4.5公里的羑里城遗址。困卦是写姬昌七年羑里之厄。从爻辞看,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前三年是被流放于羑里城外的深山。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役。困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到了四爻才回到羑里城。

④文王得专征伐

上经的师、比,下经的震、艮,都是记录文王脱困后征伐方国的事件,只是一个从武王的视角,一个从文王的视角。

《竹书纪年》:“三十一年,西伯治兵于毕,得吕尚以为师。三十二年,密人侵阮,西伯帅师伐密。三十三年,密人降于周师,遂迁于程。三十四年,周师取耆及邘,遂伐崇,崇人降。”

很明显,入阮伐密须,是为了巩固后方。迁程是为了东进做准备。伐崇更是周人东进扩张的战略需要,与崇侯虎的积怨正好提供了理由。崇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一带。《史记·周本纪》:“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文、武二王后来建都的丰、镐两京,就在崇的地界上。

⑤敏感的黎国

黎是商周之间的一道屏障,为商据守着太行山南端的壶口关(今黎城东阳关上),距商都朝歌只有一百多公里。文王先灭黎以牵制商,然后才灭的崇侯虎。从战术上看这样是有效的,但从战略上看是失败的。小畜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履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商周因之反目,乃至下经巽、兑、涣、节所述之韬忍退守,都因此事而起。

《尚书·西伯戡黎》: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

《史记·周本纪》:“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殷之祖伊闻之,惧,以告帝纣。纣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

以上史料中的“黎”与“耆”是一个国家,在部落时期黎国称“伊”,“伊”之后又称作“耆”,之后又称“黎”。《尚书·西伯戡黎》《史记·周本纪》都没有写帝辛后来如何行动,但综合各种资料可以推论出这事的后续结果:即由于黎的位置实在太敏感,周师取耆胜崇,使殷商震动,帝辛于是亲自率师伐周,姬昌与帝辛在山西黎城恶战一场,被打得大败,军师姜子牙策反东夷作乱,使得帝辛放弃灭周,在击败周军后回兵东进,去征伐反叛的东夷人,周得到了喘息,但也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付出了巨大代价。

正因为当年失去了对黎国的控制,所以后来武王伐纣时为了达到突袭的目的,才没有取道黎国,而是选择强渡孟津。

⑥武王伐纣

书中用同人、大有、谦、豫两组对偶卦谈武王伐纣。其中重要节点是“孟津观兵”和“牧野之战”。

孟津,今为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史记·周本纪》:“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竹书纪年》:“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师渡盟津而还。……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同人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三岁,就是指首次孟津会盟后备战的三年。

牧野,今河南省新乡市的卫辉市境内。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公元前年1月26日周武王联军与商军的决战。

同人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是写周军从丰到牧野这一路上,对所过城邑采取统战的策略,避免消耗战,以达到突袭的目的。

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大有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谦六四:“无不利,撝谦。”豫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这四爻都是描写牧野决战。

5.时间节点

《周易》既然是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那么知道六十四卦的时间节点就能帮助我们把握每一卦的主题,现简单梳理如下:

上篇写武王事业。乾坤帝业,是概述。屯蒙上学;需讼工作;师比带兵,与下篇震艮遥相呼应;小畜履参与朝政,中间发生了黎城大败的事件;泰否接班,文王于此时去世;同人大有谦豫武王伐纣,孟津观兵、牧野之战发生在此时;随蛊灭商,武王“作《大武乐》”、“荐殷于太庙”发生在此时;临观建周,噬嗑贲法治,剥复吏治,无妄大畜经济,颐大过税赋,此十卦细说行政施令;坎离武王重病去世。

下篇写文王一生。咸恒恋爱;遯大壮追求;晋明夷婚礼;家人睽家庭生活;蹇解工作;损益参与朝政;夬姤商周决裂,导火索是季历被杀;萃升反商复周,姬昌继承西伯封爵;困井囚禁姬昌,七年羑里之厄;革鼎改革,得吕尚;震艮靖边,伐密、耆、邘、崇;渐归妹战后恢复;丰旅,崛起,小节姬昌脱困后的兴周之旅,徙都丰邑,作辟雍;巽兑受挫,起因殷师伐周,黎城之战;涣节制裁,中孚小过韬隐,文王晚年时光,造灵台。既济未济使命,是对文王翦商事业的总结。

6.事理与史事

《周易》为君子谋,根本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精英。其以六段论分析事物的写作方法,使表述的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非仅仅是历史故事的描述。正因为如此,我们看64卦,才会看到每一卦都有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也才会觉得卦爻辞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所以,《周易》虽然是以先王事迹为主线谋篇布局,但歌功颂德不是目的,为子孙后代留下经纬天下的智慧锦囊,乃至建立一个完整的认识论体系才是主旨。整部《周易》就是为了塑造周王室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是一幅描绘修齐治平理想的宏伟画卷。

由于《周易》的这种写作思路,使得有些卦侧重于对事理的分析,有些卦侧重于对史事的描述。笔者根据个人理解简略分类如下:

①侧重于事理分析的卦

上经十四卦:屯、蒙;需、讼;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

下经十四卦: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革、鼎。

②侧重于史事描述的卦

上经十六卦:乾、坤;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坎、离。

下经二十卦:夬、姤;萃、升;困、井;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本章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202.html